赵光义为何不顾群臣反对,发动对辽国的战斗

Posted 骑兵

篇首语: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赵光义为何不顾群臣反对,发动对辽国的战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光义为何不顾群臣反对,发动对辽国的战斗

宋军长途奔袭幽州错了?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我们现在复盘北宋赵光义的高粱河之战,会发现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情。当时的赵光义不顾群臣反对,毅然在攻灭北汉尚未修整时就发动了对辽国的战斗。很多人会觉得还是赵光义的不懂军事,当然,赵光义的确不怎么太懂军事。如果我们把角度换成宋军其实是最后一支五代军队,这件事就可以理解了。

北宋初年的宋军跟后来那个作战呆板如提线木偶的宋军完全不同。此时的宋军最具攻击力的不是步兵也不是远程武器,而是骑兵!五代时的战争大部分时候都是以斩首结束。由于藩镇演变来的各国基本只占领一个或者两个省份,战斗空间狭小没有足够的资源大规模展开交战。所以,突袭成为了常用手段。比如,山西省长李存勖就是利用沙陀骑兵突袭河南省长立国。而之后名声很差的石敬瑭也是突袭李从珂建立的后晋。相比于北方,南方国家很多只有一支或两支具有军事力量的军队。像赵匡胤就是通过奇袭南唐大将皇甫晖攻略淮南,把南唐从皇帝打成了国主。虽然到了赵光义时期,宋军不像后唐后晋这样的沙陀人以骑兵战术为主。但是,宋军中依然存在大量的骑兵。吸收了沙陀、吐谷浑、党项骑兵的宋军骑兵是不惧怕任何战斗的。而赵光义常年跟着哥哥打仗,虽然精髓没学到,皮毛还是有点的。赵光义打算趁辽军疏于防范,带领宋军来一个出其不意。这样的战术,才符合五代军队的特点。

正如赵光义所料,辽军根本没想到宋军会在灭了北汉后就发动对燕云的进攻。岐沟关守将刘宇在看到气势汹汹的宋军,马上吓得投降。宋军留下一千守军后,大军继续北上进攻涿州。由此也能看出,宋军是非常善于突袭作战的。而这样的作战,在与南方十国的作战中,也很常见。守卫涿州的也只是辽国的边境部队,辽军守将看到宋军长途奔袭首尾不能相顾,就出城野战准备给予其迎头痛击。很快辽军就与宋军的骑兵遭遇,这些骑兵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可是完全不惧怕辽国这些边境部队的。为了防止被远程部队攻击,宋军骑兵利用松散阵型进攻。两军厮杀,宋军骑兵部队硬是等到了步兵列阵完毕。拥有人数优势的宋军在之后的战斗中碾压辽军,追杀十几里,最后迫使辽军500人投降。

而之后,宋军的战败,就是宋军的步兵与骑兵结合的战术没有全骑兵的战术有优势的失败。虽然宋军这些以沙陀、吐谷浑和党项组成的骑兵不弱,但是宋军的主要进攻手段还是步兵。所以,在辽军逃跑宋军追击时候,步兵与骑兵拉开距离给了辽军直接攻击赵光义本阵的机会。这就是宋军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这个原因,当然是赵光义的错。因为,下令追击的就是他。之前,涿州之战就已经有步兵与骑兵拉开距离被辽军进攻的问题,只是辽军人数较少,没有击垮宋军骑兵才躲过一劫。而这一切,凭赵光义的军事能力,是完全看不出的。

这才有了高粱河的惨败,赵光义股上被射了一箭。

相关参考

赵匡胤曾拟迁都洛阳长安 遭群臣反对埋下隐患

北宋疆域图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开封。考虑到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难”,赵匡胤曾拟先迁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但遭到群臣及晋王赵光义极力反对,迁都计划搁浅。自古统治

一步错步步错,宋太宗赵光义的失误才是促使西夏国崛起的原因

党项夏国成为宋国西陲边患,宋太宗赵光义要负大半责任,赵光义对待夏州的措施步骤一共经历了四步的转变:轻视威压、以夷制夷、妥协招抚、弃之不顾。一步错步步错,因为赵某的轻率终致夏州一点点坐大,最后割据西部,

在赵匡胤驾崩之后,为啥是赵光义称帝,了解一下他儿子就清楚了

在赵匡胤驾崩之后,为啥是赵光义称帝?了解一下他儿子就清楚了。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有很多难以解开的谜题,在今天的我们就来谈论一下,在赵匡胤死了之后,为何登基称帝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呢,然而却不是他的儿子

赵光义对于小周后的美色是不是垂涎三尺

首先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赵光义对小周后并非垂涎三尺,看看他的兄长赵匡胤对花蕊夫人,共同点就是别人家的女人才是最好的,纯粹是好奇心作祟。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南唐后主满腹诗书才华,天天沉迷于美酒、美人,

宋太宗赵光义简介 赵光义的女人及儿子介绍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宋太宗赵光义简介赵光义的女人及儿子介绍”的详细内容!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

高梁河之战,高梁河之战影响大吗

高梁河之战影响大吗?影响很大。赵光义是想借灭北汉之威拿下幽州,结果赵光义本身军事素养不足在战斗中犯了几个致命错误,导致30万禁军丧失殆尽,这批禁军是百战之师,当初赵匡胤选拔禁军的时候对身高体重等都有严

为何文臣主战武将反对

 南北朝时期的元嘉北伐:为何文臣主战武将反对  历来一个国家要发动战争,多是武将们摩拳擦掌、主动请缨,而文臣们则沉稳持重、瞻前顾后。所以三国时曹魏来犯,江东群臣大多主和,才会成就诸葛亮&ld

林徽因去世 61岁的梁思成为何不顾子女反对决然续弦

核心提示:当一位与林徽因截然相反的女性——林洙——出现在梁思成的生活中时,61岁的梁思成不顾子女们的激烈反对,决然选择了续弦。梁思成对林洙说“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并在给林洙的求爱“申请书

揭开赵光义最肮脏的一面 这个所谓的乖孩子赵恒

公元997年,统治了宋朝22年的宋太宗赵光义去世。当时赵光义给人留下的是一个文治武功俱全的正面形象,不过客观的说,赵光义做到了文治,但是武功差得远。正是在他在位期间,宋朝走上了重文轻武的畸形道路。在赵光义的...

揭开赵光义最肮脏的一面 这个所谓的乖孩子赵恒

公元997年,统治了宋朝22年的宋太宗赵光义去世。当时赵光义给人留下的是一个文治武功俱全的正面形象,不过客观的说,赵光义做到了文治,但是武功差得远。正是在他在位期间,宋朝走上了重文轻武的畸形道路。在赵光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