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呢 只因秦昭襄王在策略上的一大失误
Posted 平原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邯郸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呢 只因秦昭襄王在策略上的一大失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邯郸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呢 只因秦昭襄王在策略上的一大失误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邯郸之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经战胜当时对他威胁最大的赵国。此后秦昭襄王打算乘胜追击,出兵至邯郸准备攻灭赵国。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秦国惨败而归,这一战让秦国损失了近30万士兵,严重拖缓了秦国的进程。赵国虽然输了长平之战,但此后却同他国形成合纵之势,但秦国依然强行进攻,根本不把他国的援军放在眼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这场战役也是秦昭襄王在策略上的一大失误。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爆发,赵国兵败,秦将白起坑杀赵兵四十万人,赵国举国哗然,国内一片哀嚎。
赵国主力军被消灭,国力十分虚弱,而此时白起决定分兵两路,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白起又派人向秦昭襄王报告,请求增粮灭赵,原因有二:
第一:赵军主力被全部歼灭。
第二:赵国民心极端不稳。
秦昭襄王内心却有些担忧,自古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秦国在长平之战虽然获胜,但自身也损失惨重。秦昭襄王犹豫之间,赵国就派来使者来游说秦国的丞相范睢,想让秦国停止灭赵。
赵国使者对范睢说:“赵国灭亡,秦王就要君临天下了,武安君白起当封为三公。白起为秦国攻占夺取的城邑有七十多座,南边平定了楚国的鄢、郢及汉中地区,北边俘获了赵括的四十万大军,即使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召公和吕望的功劳也超不过这些了。如果赵国灭亡,秦王君临天下,那么武安君位居三公是定而无疑的,您能屈居他的下位吗?
即使不甘心屈居下位,可已成事实也就不得不屈从了。秦军曾进攻韩国,围击刑丘,困死上党,上党的百姓都转而归附赵国,天下百姓不甘作秦国臣民的日子已经很久了。如果把赵国灭掉,它的北边土地将落入燕国,东边土地将并入齐国,南边土地将归入韩国、魏国,那么您所得到的百姓就没有多少了。所以不如趁着韩国、赵国惊恐之机让它们割让土地,不要再让武安君白起建立功劳了。”
范睢深以为然,于是向秦昭襄王进谗言:“秦国士兵太劳累了,请您应允韩国、赵国割地讲和,暂且让士兵们休整一下。”
秦昭襄王就下令停兵休整,这就给了赵国得以喘息的机会,赵王和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派使者去各国求援。赵胜就写信给魏国的信陵君,让他劝谏魏王带兵救赵。信陵君的姐姐是平原君的夫人,信陵君自然就极力帮忙游说魏王,这样魏国就派十万大军来援救赵国。
秦昭襄王知道之后,就写信给魏王说:“我灭赵国旦暮之间,诸侯有救赵者,我灭赵之后,移兵攻之。”这把魏王吓得不轻,他立刻下令魏国军队停止前进。信陵君焦急万分,突然想起了自己对魏王的宠姬有恩,于是就委托她偷魏王的虎符,这就是历史上的“窃符救赵”。
信陵君顺利偷到虎符之后,来到到了邺城,他拿出兵符假传魏王命令代替晋鄙担任将领。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怀疑这件事,信陵君眼疾手快,一刀解决了晋鄙,夺了军权,带兵去救赵。
赵国得到了魏国的援助,但仍觉得力量不够,平原君赵胜决定亲自去楚国搬救兵,准备挑选门下有勇有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国。可选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没有可再挑选的了,竟没办法凑满二十人。
这时门下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径自走到前面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要到楚国去,让楚国作盟主订下合纵盟约,并且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员不到外面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您就拿我充个数一起去吧。”这衍生了一个成语“毛遂自荐”。平原君无可奈何,就带上了毛遂。
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订立合纵盟约的事,再三陈述利害关系,从早晨就谈判,直到中午还没决定下来。于是毛遂紧握剑柄,一路小跑地登阶到了殿堂上,楚王见毛遂登上堂来就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回答说:“这是我的随从家臣。”楚王厉声呵叱道:“怎么还不给我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谈判,你来干什么!”
毛遂紧握剑柄走向前去说:“大王敢呵叱我,不过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现在我与你相距只有十步,十步之内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国的人多势众的,大王的性命控制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当着他的面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如今楚国领土纵横五千里,士兵百万,这是争王称霸所凭借的资本。凭着楚国如此强大,天下谁也不能挡住它的威势。
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毛孩子罢了,他带着几万人的部队,发兵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极大凌辱。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连赵王都感羞耻,可是大王却不觉得羞愧。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
听了毛遂这番数说,楚王立即改变了态度,与平原君歃血为盟,之后派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去援救赵国。
秦国再次派兵围住了赵国都城邯郸,可今时不同往日,赵国军民得知有援兵,就拼死抵抗,而此时邯郸城外魏、楚援兵赶到。这样内外夹击之下,秦军惨败,付出了30万大军的伤亡代价,甚至出现了投降的现象,这在秦军的军事史上十分罕见,可见秦兵的败得十分惨。
秦赵邯郸之战,也使秦昭襄王丧失了灭亡赵国的机会,甚至是一统天下的机会!如果秦昭襄王听了白起的意见,长平之战之后,一鼓作气拿下邯郸,赵国必亡,诸侯的援军根本赶不过来。那么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将会提前,甚至不是由秦始皇一统天下了。
邯郸之战后的三十年,秦昭襄王的曾孙—秦始皇再次派兵灭亡了赵国,由此吞并天下。
相关参考
秦昭襄王赢稷,长平之战大破赵军,灭东周,奠定秦国统一战争胜利
赢稷秦国国君,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间,发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秦国攻打赵国,攻占了三座城,赵国的左师触龙说服太后派遣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齐国于是发兵营救赵国,秦军开始撤退。秦昭襄王四十四年,秦国的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攻占了南阳(河南焦作修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秦国攻打赵国,攻占了三座城,赵国的左师触龙说服太后派遣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齐国于是发兵营救赵国,秦军开始撤退。秦昭襄王四十四年,秦国的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攻占了南阳(河南焦作修
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被周天子正式册封为诸侯,由此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帷幕。而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强盛,又在秦惠文王时期攻占了巴蜀大粮仓,为秦国不断征伐提供了充足的粮草,使得秦国隐有凌驾六国之
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对于历史中的和珅,人们大多会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要说到和珅其人是一个大奸臣,却又有失偏颇。>和珅
历史人物 一代名将白起因不听从调遣而遭赐死,最大的错误就是邯郸之战
在秦国统一的道路上,秦昭襄王在位时间最长,虽然他的光芒一直被风流率性、作风放浪的秦宣太后所掩盖。没有宣太后,他当不上王,但有了宣太后,他却做了40年不掌权的王,从18岁的少年一直熬到50多岁,终于在范
春秋战国人物本名:嬴稷别称:嬴则所处时期:战国末期(秦国)民族族群:中原族诞生地:咸阳诞生时刻:公元前325年作古时刻:公元前251年重要造诣:长平之战大破赵军,灭西周公国;奠基了秦一致战役的成功基本
秦赵邯郸之战秦军在长平之战胜利之后,乘胜攻取了赵国的太原郡和韩国的上党郡。这时白起主张一举灭赵,秦相范睢却主张叫韩国和赵国割让几座城,答应他们讲和了,秦昭襄王同意,吩咐白起撤兵回国。可是秦撤军后,赵、
芈月,战国时期秦国的王太后,即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姬妾,秦昭襄王的母亲。秦昭襄王继位之初,因秦昭襄王年幼,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她只灭了一个国家,即义渠国。那么她是如何灭了义渠国的呢?诱灭义
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与宣太后之子,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以白起为帅,长平之战大破赵军,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昭襄王>秦昭襄王陵在哪里>秦东陵距秦陵不远,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