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与明朝决战,30万蒙古军队打不过
Posted 蒙古军
篇首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蒙古与明朝决战,30万蒙古军队打不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蒙古与明朝决战,30万蒙古军队打不过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称帝,成立了大明王朝。而正在这个时候,明朝的大将军徐达正率领着明军精锐正在北伐。而且成功的攻下了大元的都城元大都。不过虽然攻下了元大都,元朝的主力军队却都向北撤退了,所以徐达并没有成功的消灭元朝的主力部队。所以这些部队在回到草原之后,休养生息,准备反攻。而徐达没能歼灭敌军主力,也为大明留下了隐患。
元末农民战争胜利以后,朱元璋相继灭掉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政权,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朱元璋决定进行北伐,在经过战略研究以后,任命徐达为灭元先锋。徐达率领明军所向披靡,可以说畅通无阻,一路打到元大都附近的通州。元顺帝在得知明军逼近大都,带着后宫妃子和太子等人,从居庸关逃到了元上都开平。而元大都,在元顺帝出逃不久,就宣告陷落。
1370年徐达再次击败扩廓帖木儿,又俘获2名蒙古宗王及国公、平章以下文武僚属1860余人、士兵8.45万人。李文忠攻占应昌后,北元嗣君逃走,但其嫡子、后妃、宫女、宗王、文武官僚数百人都被拿获,城中没来得及跑的蒙古军民想必也不少。沐英进军至漠北攻陷和林(蒙古帝国早期首都),将北元将领、丞相脱火赤及所部俘虏。
明朝为了永绝后患,对北元残余实力发动了共计13次的大规模北伐,除了发生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的八次北伐,尚武出身的明成祖朱棣更是五次御驾亲征发动对残元的北伐战争,最后一次北伐还病死在回师途中。明朝如此不遗余力的对北元作战,一为永绝后患,二为收归漠北,将统治疆域最大化。
相关参考
金那么多军队为什么打不过蒙古?历史几个原因:1,金的腐朽,实际上,金在中后期,内乱不断,统治者贪图享乐,胸无大志,依靠对各部族掠夺和南宋的岁币过日子,而蒙古则厚积薄发,尤其是铁木真统一蒙古部落后,羽翼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秋7月,也先统领强悍的瓦剌骑军大举犯边。势如破竹。北部边境告急的十万火急军报送达京师,京师一片慌乱。7月8日,也先军团进入明朝境内,兵锋甚锐。势不可挡。明廷大同守军溃不成军。
1260年8月,埃及开罗。马穆鲁克国王忽都思率领十二万大军前往叙利亚,准备与蒙古帝国军队决战。这几年来,蒙古帝国西征大军在统帅旭烈兀的指挥下,横扫波斯和两河流域。两年前巴格达陷落,阿巴斯帝国灭亡。七个
北宋鼎盛时期有120多万军队,西夏虽然一次可以动员30多万人来犯,但那是广泛征兵的结果,真正有战斗力的,区区十万多点。可是西夏这点兵力,把堂堂大宋纠缠的狼狈不堪,这是什么原因?简要地总结西夏和北宋这三
西夏是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起源于唐,建立于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如果从881年李思恭拜定难军节度使算起,这个位于西北边陲的李氏政权,一共延续了346年。在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以
蒙古帝国就是元朝的前身,元朝能够建立,与成吉思汗的征战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可否认的是,成吉思汗的征战,为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元朝建立之后,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同时被追谥圣武皇帝。由此可见,
在很多人印象中,南宋军事实力羸弱,所以最终被蒙古人灭国实属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事实真相却并没有那么简单。蒙古帝国的实力在当时虽然如日中天,但也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比如在征服高丽的过程中,蒙古人前后
这是明朝《平番得胜图》的局部画卷。由于原作长期由私人保存,所以难免损坏和有所缺失,直到1959年才交给专业的博物馆收藏。但详实的内容与逼真的描摹,还是为后人展现出明朝边境驻军的风采与其受到蒙元影响的独
文/木子君侃史(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欢迎关注转发)自古以来,不管多么强大的军队,总有盛极而衰的一日,此乃历史的规律。兴起于十三世纪初的蒙古军队,就是一个好例子。一、强大的蒙古军团蒙古军队的显赫武功可谓「
公元1449年7月,23岁的明英宗亲征蒙古瓦剌部落。虽然这场亲征的行动显得草率,但明王朝的禁卫军毕竟是经营了70年的王者之师,这场亲征无异于是对禁卫军的一场总的实战考核。事实是无情的。这场亲征的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