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战史风云 30万大军如为何会死于蒙古刀下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战史风云 30万大军如为何会死于蒙古刀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战史风云 30万大军如为何会死于蒙古刀下

公元1449年7月,23岁的明英宗亲征蒙古瓦剌部落。虽然这场亲征的行动显得草率,但明王朝的禁卫军毕竟是经营了70年的王者之师,这场亲征无异于是对禁卫军的一场总的实战考核。

事实是无情的。这场亲征的结果是,明王朝的禁卫军败得一塌涂地。虽然明军是主动出征,但每一场交兵都是被动挨打,一路落败,30万大军有去无还,英宗皇帝被蒙古瓦剌军俘获,明王朝的虚弱本质彻底暴露。如果不是瓦剌人缺乏问鼎中原的实力准备,那么明王朝的灾难将与北宋灭亡相雷同。

自明成祖开创了授予内臣提督禁卫军的先例,明朝在制度上便确认了宦官的统兵权。在特定意义上说,皇帝将宦官视为他的私人代表,因而尽管知晓宦官掌权会带来很多危害,但明代历任皇帝都自认为,没有比任用宦官更有利于维护皇权的。明代第五任皇帝明英宗即位时只有10岁,陪伴他长大的宦官首领王振,就成了代理皇帝管理禁卫军当然人选。王振的职位是内衙总提督,其侄王山历任锦衣卫千户、指挥同知。王振借助皇帝的幼稚、软弱和轻信,大肆扩张自己的权势,以至于成了朝廷政务的实际决策人。当时朝廷风气空前恶劣,正直官员难以立身,朝野百官无论是为了投机得利还是为了苟全官位,几乎全部倾倒于王振的权势。

王振在民间本是一个科举屡屡不中的落魄书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愤而“净身”做了宦官。他在内廷的得势,只足以滋长和满足他的私欲。这样的人根本不具有管理国家的才能,当然也不会管理军队。依附于他的宦官在禁卫军充任提督,也只能使士气颓败,弊陋丛生。

蒙古瓦剌部落的首领在英宗即位初年是顺宁王脱欢。正统八年(公元1443)四月,脱欢去世,其子也先继承王位。瓦剌部在蒙古诸部中一直平平,从脱欢杀死阿鲁台、吞并诸部以后,日渐强盛,称雄于北部中国;到健壮勇武、能征善战的也先继位,瓦剌更是兵强马盛,不仅不受明廷约束,反而不断犯边,攻击塞北边镇,挑起事端。北部边境进入了多事之秋。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正月,巡抚宣府、大同的佥都御史罗亨信预测瓦剌将对明王朝构成威胁,郑重上书皇帝,指出瓦剌图谋入寇,应增置边防城市的武备,不然将会留下大患。但是包括兵部尚书在内的大臣,都因为畏惧王振的淫威,不敢在备战问题上有所作为。而王振只是以备战为借口,向边地民间增加税收项目。在瓦剌多次试探性地进犯和大臣多次上书请求加强军事力量的压力下,到正统十四年六月末时,禁卫军统帅、内衙总提督王振这才应付了事地派人到大同、宣府分练京师禁卫军,以防备瓦剌南侵。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瓦剌南侵的导火索是贡使事件。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二月,也先遣使二千余人进贡良马,诈称是3000人。总提督王振大为气愤,认为诈称贡使人数是蔑视朝廷,下令削减马价。贡使称:“这是聘礼。”意即也先要娶皇室公主。朝廷答复:“没有许配婚姻。”原来在此之前,也先遣使入贡,厚贿明廷通事官员,通事详告国内虚实;也先向通事表达通婚意愿,通事私下许诺,又不奏报朝廷。也先以为通婚成功,这才以贡马作为聘礼。也先想不到明廷不仅削减马价,还拒绝通婚,恼羞成怒之下,遂决意调动兵马,大规模入寇大同。

秋7月,也先统领强悍的瓦剌骑军大举犯边,势如破竹。北部边境告急的十万火急军报送达京师,京师一片慌乱。7月8日,也先军团进入明朝境内,兵锋甚锐,势不可挡。明廷大同守军溃不成军,塞外一应要隘、城堡陷落,瓦剌军所向披靡。

火急军报一日数至,报告城池相继陷落。在大同、宣府分练京军的驸马都尉井源,都督王贵、吴克勤等四位将军奉命各领京军一万人抵御瓦剌军。井源统领的京师禁卫军出发后,王振觉得这是一次大显自己威风的机会,于是鼓动皇帝亲征,顺道让皇帝光临自己的家乡,以光耀门庭。23岁的皇帝朱祁镇并不清楚边防局势之严重,对王振的见解一贯言听计从,这次统领数十万兵马亲临前线,在皇帝看来是件十分豪迈而且风光的事。于是下令:两天之内出发。

亲征诏书发布后,举朝文武惊骇,谁也不敢相信皇帝真要亲征。然而,还没等大臣们回过神来,兴奋不已的皇帝朱祁镇接连发出一系列指令,直接调兵遣将,指令禁卫军护驾北征:太师、英国公张辅,太师、成国公朱勇统领大军相从;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学士曹鼐、张益等统禁卫军扈征。整个北征大军由禁卫军统帅、内衙总提督王振统领和指挥。

安排妥当,皇帝得王振奏报,50万(实为30万)大军两日内集齐,正整装待命。皇帝神采奕奕,当日在王振的护从下,统领30万禁卫大军,浩浩荡荡出京北征。

行至龙虎台,兵疲将乏,王振下令驻营。大约一鼓时分,风声惊动了军士。身体疲惫、内心虚弱的禁卫军营地大乱,虚惊一场。于是便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第二天,大军继续北进,出居庸关,过怀来,直至宣府城。连日来风雨大作,本来就毫无斗志的禁卫军,人心惶惶。兵部尚书邝埜感到此行凶多吉少,极力请求皇帝回銮。王振大怒,严厉斥责邝埜,命他与户部尚书王佐随大营从行,由侍卫亲军监护。邝埜时年65岁,又忧又急,加上连日行军,疲惫不堪,从马上坠地,差点摔死。大臣们请他留下来医治伤病,他坚决拒绝,说:“皇帝亲自北征,我敢托词有病自便吗!”大军进入宣府,瓦剌军前锋攻到。朱勇率领禁卫军前锋与瓦剌交锋,结果不是敌人的对手,落得大败。王振下令禁卫军精锐军掠阵,瓦剌军作出溃退的姿态,实际上是佯装败北,意在诱敌深入。皇帝十分兴奋,鼓励王振指挥大军,北进讨伐,直指大同。

相关参考

沈儿峪之战中,30万蒙古军,为何被徐达的10万明军打到全军覆没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月,朱元璋命大将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分东西两路开始了第一次北伐。此次北伐的目的,就是要彻底铲除元朝的残余势力。徐达奉命率领十万大军出潼关,直攻扩廓帖木儿的新根据地——定西。同

历史军事 蒙古灭金决定性的一战 野狐岭之战金国为何会惨败

野狐岭之战:此战发生于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八月,在野狐岭(今河北省万全县)发生的决定蒙古与金朝双方命运的决定性战役。在此次战役中,成吉思汗指挥十万大军集中打击45万金国大军的中路

历史秘闻 为了此地,秦始皇动用50万大军,苦战10年,30万秦军战死

公元前221年,曾经叱咤风云的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被秦军横扫,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中原大地持续几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秦朝建立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并没有满足,因为北方的匈奴和岭

为了此地,秦始皇动用50万大军,苦战10年,30万秦军战死

公元前221年,曾经叱咤风云的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被秦军横扫,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中原大地持续几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秦朝建立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并没有满足,因为北方的匈奴和岭

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30万大军为何挡不住1万湘军

1861年,安庆失守后,宁靖天堂首都上游再无任何戍守据点,这对于依靠长江的天堂政权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之后,固然宁靖天堂在江南一带仍有建树,然则这却没有什么计谋意义,因为对于曾国藩来讲,他的方针只有一个

明朝历史 明朝的东林党“清官”为何会死于“受贿”

明朝天启年间,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进入血腥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天启五年(1625)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六人殉难,时称六君子。魏忠贤消灭东林党本身并不奇怪,奇怪的是

“战神”白起,横空出世的他,为何能在30年间屠掉六国百万大军?

“战神”白起,横空出世的他,为何能在30年间屠掉六国百万大军?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白起(?—公元前257年),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因一生带领秦国无敌军

西夏拥有数十万大军,为何在决战当中不敌蒙古惨遭亡国

西夏是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它起源于唐,建立于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如果从881年李思恭拜定难军节度使算起,这个位于西北边陲的李氏政权,一共延续了346年。在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以

历史人物 金兀术手下四个猛将实力如何 为何会死于同一人之手呢

本站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金兀术手下四个猛将,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完颜宗弼(?—1148年11月19日),本名斡啜,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女真族,生于哈尔滨阿城区海沟河畔,

历史军事 蒙古大军为何惯于屠城

虽然现在的蒙古族只是偏安一隅,仿佛憨厚的黄牛一般,但是在历史上,这一民族拥有极其耀眼的时刻,甚至就连统治中原时间最长的汉族,都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境界。而且他们的交战风格极其剽悍,一旦攻城成功,就是惨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