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和南唐,跟历史上的唐朝有什么关系

Posted 王朝

篇首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后唐和南唐,跟历史上的唐朝有什么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后唐和南唐,跟历史上的唐朝有什么关系

后唐建立者李存勖虽然信李,但他不是李唐宗室。甚至于连汉人都不是,他是沙陀人。

这个沙陀族乃是突厥人的分支,所以又被称为沙陀突厥。沙陀部本属吐蕃,安史之乱后,唐朝对各地掌控力减低,外族多有侵扰,归附的少数民族多有叛乱。唐宪宗时吐蕃与回纥争夺甘州、凉州,调沙陀部北上参战。

朱邪执宜认为沙陀部世为唐臣,不愿反叛,劝说其父朱邪尽忠带领族人东迁,被吐蕃围追堵截,朱邪尽忠战死,朱邪执宜率余部万余人抵达山西代北,被唐朝接纳。此后,朱邪执宜替唐朝征战,官至阴山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朔州刺史,借此统一了代北各部,成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沙陀族归附了唐朝以后,为唐朝屯守西北,屡立战功。特别是后来沙陀首领朱邪赤心即李存勖的爷爷因为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唐懿宗赐名“李国昌”,这便是李存勖李姓的由来。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个庞勋起义,对于唐末乱世,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是黄巢这个落榜生,用一场大起义一举摧毁了唐帝国。但事实上,唐末之乱,起点在于庞勋起义。这段历史也是颇为有趣,大概就是一群由徐州征发往桂林驻守的边军,为了回家而爆发的一场起义。当时一共是八百人左右,按照规矩这些人只需驻守三年,便可换防回家。但其中长官搞鬼,三年过后又三年,之后还想继续让他们在这儿呆着。已经被坑过一次的徐州边军们再也忍不了,他们已经六年多没有回家和家任团聚了。于是大家索性不管了,在庞勋的带领下就往家里赶。

其实到这里形势就已经很明显了,不管原因是什么,私自脱离驻地,违抗军令,那就是等同于兵变,造反。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场回家之旅,逐渐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八百人变成了数十万人,他们回到徐州,和唐王朝对峙。为了镇压这场起义,唐朝损失惨重,腐朽的唐朝军队根本不是庞勋起义军的对手,最终还是朱邪赤心的三千沙陀骑兵,屡立奇功,最终将这场起义扑灭。

但这事儿没完,当年那些幸存下来的起义军骨干们并没有放弃,还来黄巢、王仙芝义军的背后,都有着他们的身影。故有学者称,唐实亡于庞勋起义。

可想而知,朱邪赤心也就是李国昌,以及他的沙陀骑兵有多重要。赐名也就不意外了。但是,李国昌却因为恃功而骄,不服调令,擅杀官员,占据州郡,与李唐王朝决裂,被唐懿宗派兵征讨,李国昌不敌,逃亡鞑靼。

不过后来黄巢起义,唐朝无人可用,遂免了李国昌之罪,召其子李克用领兵攻打黄巢。李克用的沙陀兵不仅收复了长安,还剿灭黄巢于野狼谷。唐僖宗以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封晋王。李克用遂拥有了河东代北之地,成为沙陀首领。

后来李克用割据河东,他与朱全忠(朱温被赐名全忠)成为唐朝两股强大势力,分别被封为晋王、梁王。双方相互攻击,最终,朱温代唐自立为帝,成为五代第一个朝代后梁,病重的李克用拒绝承认,坚持继续使用唐年号,一年后李克用去世,其子李存勖继位为晋王。

李克用临死给了儿子李存勖三只箭,让他灭燕国,灭后梁,灭契丹。李存勖完成了前两项,原本他的国家应该叫晋,但是,考虑到自己被唐朝皇帝赐姓,自己又是唐朝的忠臣,因此,李存勖就把自己的国家也称为大唐。只不过史家为了区分,才写作后唐。

所以,这个后唐乃是沙陀人建立的一个新王朝,其与咱们历史上熟知的“李唐王朝”没有关系。但如果抛开血统不谈,在法理上,这个“后唐”与“唐朝”又存在一定的存续关系!

首先在朱温代唐以后,李克用父子一直都是打着唐朝的旗号,用的也是唐朝的年号。所以从名义上来讲,李克用父子只是一个唐朝的军阀,他们乃是为大唐而战。后来灭掉朱梁,李存勖也没有用“晋”这个国号,而是用的“唐”。而且他奉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为宗庙,说明他是奉唐朝为正统,奉李氏为先祖。

从某种角度来讲,在他这里,唐朝还没有灭亡。倒是有点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的感觉,只是刘秀好歹也是刘家亲戚,宗室之后。李存勖则基本上是一点关系没有了。

“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后唐是五代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之前梁晋吴蜀四分天下,李存勖灭其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但李存勖晚期治国无方,造成内乱,死于兴教门之变,后唐从此衰败,李嗣源统治时期虽有所起色,但他死后,后唐很快就被契丹扶持下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所灭。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后唐之外,在五代十国时期,还有一个以“唐”为国号的政权,即“南唐”,其建立者是李昇,这哥们自称是唐宪宗李纯的四世孙。如果其言非虚的话,他这个南唐倒是比后唐更正宗。不过这个李昇的身份来历也不是太光彩,一切都是他自己说的。

因为他之前不叫李昇,而是叫徐知诰。后唐被灭后第二年,南吴大元帅徐知诰建立齐国,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西都,以广陵为东都,改元升元。

升元三年,徐知诰“复姓李氏,改名曰昪,自言唐宪宗子建王恪生超,超生志,为徐州判司;志生荣。乃自以为建王四世孙,改国号曰唐。”为了与唐朝及“后唐”区分,宋代编史时将李昪建立的“唐”国称为“南唐”。

不过这个南唐政权还颇为出名,在当时的南方颇有势力是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极盛时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传三世一帝二主,享国三十九年,最后被北宋太祖赵匡胤所灭。

值得一提的是,其最后一任国主李煜,是个大才子。

综上所述,五代十国两个国号为“唐”的国家中,“后唐”皇帝并不是唐朝皇帝的后裔,只是以被唐朝赐姓为李的借口立国,“南唐”则自称唐朝李姓皇帝之后,其真伪虽无法分辨,但姑且信其有吧。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我们常说的说曹操,曹操到 真的跟三国时代的曹操有关系吗?

人们常用「说曹操,曹操到」来形容人或事来得非常及时。这个典故还真的跟歴史上的曹操有关系。东汉末年,历经党宦之争、黄巾起义,汉王朝已经摇摇欲坠,无法维持对国内的统治。董卓带兵入洛阳,废少帝,立汉献帝。后

我们常说的说曹操,曹操到 真的跟三国时代的曹操有关系吗?

人们常用「说曹操,曹操到」来形容人或事来得非常及时。这个典故还真的跟歴史上的曹操有关系。东汉末年,历经党宦之争、黄巾起义,汉王朝已经摇摇欲坠,无法维持对国内的统治。董卓带兵入洛阳,废少帝,立汉献帝。后

李煜和宋徽宗之间有关系吗 李煜的经典诗词有哪些

李煜是南唐后主,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九位皇帝。当对俩人进行对比时,又会发现李煜与赵佶有着惊人的相同点。首先,俩人都是博学多才的君王。李煜擅长写诗作词这是家喻户晓的事情,而宋徽宗赵佶在诗词方面的成就虽然没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跟宋神宗有关系吗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用了19年完成,一个294卷。大多以时间为起点,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多年的一些事。在这部书里,通过大量的例子,进行经验总结教训,以此来告诫后世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跟宋神宗有关系吗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用了19年完成,一个294卷。大多以时间为起点,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多年的一些事。在这部书里,通过大量的例子,进行经验总结教训,以此来告诫后世

历史人物 郭子仪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系吗

  郭子仪和李白,两位都是唐朝时期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不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名声响亮。不过这两个虽然都获得很高的成就,但是却并不是同一个领域的人物。  郭子仪是唐朝名将,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维护

解析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和明教有关系吗?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当年风靡一时,也让很多人知道了明教这么一个神秘的基地组织。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写到明太祖朱元璋本是明教弟子,后来借助明教的势力夺取天下故而定国号为“明”,不仅他是明教弟子跟

解析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和明教有关系吗?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当年风靡一时,也让很多人知道了明教这么一个神秘的基地组织。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写到明太祖朱元璋本是明教弟子,后来借助明教的势力夺取天下故而定国号为“明”,不仅他是明教弟子跟

攀大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设有没有跟宾川县有关系吗

(二)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方案及主要控制点:路线总体走向为由南向北,起于大理市,经宾川县抵达永胜县。路线具体起于大理市的滇西水泥厂接大丽高速公路K19+200处,在该处设置十字型立交连接大丽高速及规划区道

锦绣未央中拓跋浚的母亲怎么死的?李未央跟拓跋浚母亲的死有关系吗?

  随着《锦绣未央》的热播,剧情不断反转,剧中人物们的关系也更加错综复杂,北凉公主要复仇的道路也变得越来越艰辛。不知下一秒下一集中故事将如何发展。  最近网上也有许多剧透《锦绣未央》的消息出来,据传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