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雍正帝为何宁用贪官也不用无能清官

Posted 清官

篇首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清雍正帝为何宁用贪官也不用无能清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清雍正帝为何宁用贪官也不用无能清官

腐败问题是古往今来都令最高同志者们为之头痛的事,“铁血”反腐皇帝朱元璋什么招都使出来了,反而越反腐越腐败。到康熙皇帝时吸取之前的种种教训,政尚宽仁,采取培养清官、树立榜样的做法,但雍正一继位,清官问题又完全转了向,卢华为先生在《金融观察》著文说:“他(雍正)处处与乃父背道而驰”,深信“贪官之弊易除,清官之弊难除”,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雍正帝宁用贪官也不用无能的清官呢?

网络配图

有人认为清代多贪官缘自俸禄过低,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雍正养廉并没有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而没有养廉的康熙朝恰恰清官不少,说明官员的道德人品和社会风气也很重要,只有将道德风气的砥砺、导扬与合理的制度保证相结合,方能收到实效。

吏治腐败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痼疾,不仅令黎民百姓扼腕,也是最高统治者最为头痛的问题。他们千方百计地加以防范,但结果却是防不胜防。如明太祖朱元璋立重典、动严刑,甚至屡兴大狱,采取酷烈的手段,亦未能根治腐败。到清代,精于治道的康熙政尚宽仁,采取了颇为不同的做法。他认为加强纠察、惩处贪官只是消极的防堵措施,而明智的做法是培养清官。在康熙的取士标准里,“节操清廉,最为紧要”。他重视对臣下道德品行的考察,平时注意通过秘折等渠道了解各级官员的名声好坏,还利用出巡等机会倾听民间舆论。他第六次南巡时,一路访察清官,并下令各地督抚举荐清廉。

康熙深知清官刚正不阿,易为奸佞残害,因而常加意保护,甚至加以特殊眷顾。如“治行为畿辅第一”的彭鹏因事多次受到革职处分,但康熙都改为降级留用,直到被降了十二级,仍奉旨留任原官。康熙还特意大张旗鼓地宣传清官的事迹,意在让天下官员仿效。康熙尚德、兴廉的吏治思想和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清官成为其治国的一面旗帜。当然,康熙朝清官众多,而贪赃枉法的官员也时有出现,尤其是后期,对于各级官吏疏于察考,惩贪不力,官场风气颇为后人诟病。

网络配图

雍正帝即位之后,一改乃父宽仁作风,以“严明”察吏,推行刚猛政治。他大力整顿吏治,清查钱粮亏空,对查实的贪污官员严加惩处,追回赃款,抄没家产;又改兴廉为养廉,实行“耗羡归公”,官员按级别从中提取“养廉银”,给予官员合理的酬劳,使贪污行为失去借口。雍正的高明在于不仅惩治了大批贪官污吏,而且在加大惩罚力度的同时诉诸制度保证,对整肃吏治颇为有效。

不过,雍正帝也犯了一个错误。在对待清官问题上,他处处与乃父背道而驰。在他看来,“洁己而不奉公之清官巧宦,其害事较操守平常之人为更甚”。康熙希望通过扶植、保护、褒扬清官而倡导一种廉正的官场风气,注重通过舆论来鉴别官员的操守政绩。雍正则认为,“此等清官,无所取于民而善良者感之,不能禁民之为非而豪强者颂之,故百姓之贤不肖者皆称之……及至事务废弛,朝廷访闻,加以谴责罢斥,而地方官民人等群然叹息,以为去一清廉上司,为之称屈”,而像李卫等能吏敢于触犯各级人等的利益,结果“或谤其苛刻,或议其偏执,或讥其骄傲,故意吹索”,为舆论所不容。因此,雍正提出“舆论全不可信”,甚至舆论皆称好者,想必是沽名邀誉、欺世奸诈者流;为众人所攻讦而孤立无援者,则应备加呵护。

网络配图

雍正帝深信“贪官之弊易除,清官之弊难除”,选拔大臣时,“宁用操守平常的能吏,不用因循废事的清官。”为了彻底消除官员好名的风习,他还一改康熙时期的做法,禁止百姓挽留卸任官员和为他们建祠树碑。雍正过于倚重能员,鄙薄清官,这种矫枉过正的措施也产生了消极后果,即时人指摘的“贪吏、酷吏者,无一不出能吏之中“。此后乾隆大大强化了雍正重能轻贤、重才轻守的倾向。他不仅贱视清官,而且对一切有沽名钓誉之嫌的官员深恶痛绝,绝不能容忍臣子以气节操守获取清名。乾隆中期以后士大夫道德自律日益松弛,清官不称于世,而墨吏出于能员者不乏其人。后来养廉制度虽一直沿用,但各级官员不再以清廉品节相尚,虽一时畏于严法不敢出格,但忽略人品的砥砺与惩劝,已经埋下官场风气渐衰的隐患。

相关参考

清朝皇帝雍正为何用贪官弃清官

  腐败问题是古往今来都令最高同志者们为之头痛的事,“铁血”反腐皇帝什么招都使出来了,反而越反腐越腐败。到皇帝时吸取之前的种种教训,政尚宽仁,采取培养清官、树立榜样的做法,但一继位,清官问题又完全转了

这名清末“清官”比贪官更可恨 做何事成民族罪人

核心提示:此人是一个卑鄙龌蹉的小人,从作为和功绩来看,此人可谓是一无是处,而奇怪的是,此人竟然凭借着钻营的手段,一直做到了大清的刑部尚书。可以说是飞黄腾达,而也正因为如此,此人的糟糕作为也将中华民族引

慈禧太后为何帮贪官打压清官阎敬铭

阎敬铭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为官廉正耐劳,生活奇俭,以直言敢谏、曲正分明而闻名。曾弹劾大小不称职的官员百余人。阎敬铭做官多年,一直穿一件布袍,不管周围人如何评论,他都毫不在

一代清官为何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个被腰斩之人

俞鸿图,字麟一,浙江海盐人。他是康熙五十一年,即公元1712年进士及第,入选庶吉士,在京城不时过着职微言轻的小官生活。但是一次颇富传奇颜色的事情让俞鸿图始料不及地走进了大清王朝的朝廷中枢。一日,雍正皇

慈禧太后为何要帮贪官打压清官阎敬铭 晚清轶事

阎敬铭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为官廉正耐劳,生活奇俭,以直言敢谏、曲正分明而闻名。曾弹劾大小不称职的官员百余人。阎敬铭做官多年,一直穿一件布袍,不管周围人如何评论,他都毫不在...

慈禧太后为何要帮贪官打压清官阎敬铭 晚清轶事

阎敬铭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为官廉正耐劳,生活奇俭,以直言敢谏、曲正分明而闻名。曾弹劾大小不称职的官员百余人。阎敬铭做官多年,一直穿一件布袍,不管周围人如何评论,他都毫不在...

清朝第一清官,死后家中连安葬费都拿不出来,嘉庆帝亲赐谥号文正

说起清朝,人人无疑会想起这是一个陈旧没落的朝廷,清当局靡烂无能,导致老公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切实,提起清朝,似乎更多的是说起清末。这个中的启事也很简洁,那就是因为,在近代,清朝的脆弱切实给社会造成了

清朝第一清官,死后家中连安葬费都拿不出来,嘉庆帝亲赐谥号文正

说起清朝,人人无疑会想起这是一个陈旧没落的朝廷,清当局靡烂无能,导致老公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切实,提起清朝,似乎更多的是说起清末。这个中的启事也很简洁,那就是因为,在近代,清朝的脆弱切实给社会造成了

为什么清官在有些时候会比贪官更可恨

清官信仰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大特色,千百年来老百姓对清官乐此不疲的期盼和传颂,使得这种信仰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包拯、海瑞等著名清官的名字即使三尺之童也耳熟能详。作为反映社会普通民众心理的一面镜子,宋...

古代清官好色并不逊于贪官 海瑞70岁还纳妾

提起古代的清官,人们可能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明代最著名的清官海瑞,与海瑞“齐名”的还有北宋的包拯,他们二人被人们称之为古代最著名的“青天”。人们呼海瑞为“海青天”,叫包拯为“包青天”。但是,“海青天”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