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的“拟兽舞”有着怎样的精彩瞬间

Posted 纳西族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纳西族的“拟兽舞”有着怎样的精彩瞬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纳西族的“拟兽舞”有着怎样的精彩瞬间

2、纳西族舞蹈“打跳”有着怎样的特点和发展

纳西族的“拟兽舞”有着怎样的精彩瞬间

在纳西族地区流传的“拟兽舞”相传系由内地传来。明末清初之时,孔子第六十六代孙孔熙询到丽江建孔庙、兴孔学之时,将此舞蹈整套带至丽江,并“顺携专门艺人操之”,今已成为纳西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每逢春节期间,在锣、镲、鼓的伴奏下,都要跳这类舞蹈。它以动物的形状制成大型道具,人们拿着或披挂起来舞动。

1.耍龙(龙蹉):

流传在丽江坝区,除在春节表演外,过去天干地旱时,也作求雨之舞。

龙的全身共十二节,用白布画上龙纹箍在插有木捧的圆木桶上。

跳时由“夜明珠”引路,舞的花样由“夜明珠”灵活掌握。在舞时,用虾、蟹、云等为前导,加上打击乐及大管吹奏,并放出烟火,好似巨龙游动在云波雾海之中,十分壮观。

据说,过去舞龙时众人用水泼之,一是游龙戏水之意,二是检验舞者是否有真功夫。

2.狮子舞(狮子蹉)

这种狮舞分一雌、一雄,在全部狮舞中,以“双狮争绣球”、“白鹤戏双狮”等较为精彩。 其他还有:“狮身直立”、“双狮嘻戏”、“双狮滚体”、“狮上高台”、“鹤戏眠狮”、“双狮动怒”等。

3.麒麟舞(麒麟蹉):

它分别以几段舞蹈组成。即“彩云南观”它是由女童们双手拿着用竹编扎,用纸糊染色而成的一对彩云片,在滇锣、镲、鼓等打击乐的节奏中跳出。以“一堵云”、“散云”、“带云”……等,形状舞蹈,最后以“云开”为结束。“寿星祝福”:彩云开处,寿星着面具,手柱拐杖出场。用“扫地”、“漱洗”、“拜天地”、“牧小花马”等舞蹈表演,十分诙谐、可爱。“花马报晓”:在寿星的吆喝声中,在打击乐伴奏声中,小花马上场。小花马由童男扮演,他们身着用竹编、纸糊、画成马状的道具,分前后两截系在胸部、背部。动作有“花马欢跃”、“花马嘻戏”、“花马戏寿星”……等。充分体现出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鹿鹤同春”:它由“寿星驯鹿”、“鹿戏寿星”、“寿星饲鹤”、“鹤戏寿星”、“鹿鹤欢舞”等舞蹈动作组成。画面调度较大,情节变化多样。“麒凤呈样”:由“麒眠”、“麒童唤麒”、“麒麟望月”、“凤凰戏麒麟”、“麒凤呈要”……等组成。整个舞蹈显得五彩缤纷,场面宏大。

纳西族舞蹈“打跳”有着怎样的特点和发展

纳西族民间舞蹈——打跳流传于丽江市、宁蒗县、华坪县、永胜县、盐源县、中甸三坝等纳西族、傈僳族及一些普米族村寨。纳西语称“咚罗丽”或“纽踔”。“咚罗丽”有“欢乐的跳舞”或“大家来跳舞”等含意。一些地区因其舞时用笛子和葫芦笙伴奏,也称之为“芦笙舞”或“笛子跳”。

特点

打跳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在婚嫁、丧事、起房盖屋或欢庆丰收节日,不管是在狭小的院子还是在宽广的场坝,只要悠扬的笛声一响,刹时就可围拢一群群、一圈圈参舞者,舞场上顿时一片欢歌笑语。

从舞蹈里可以感受到这个民族无比强大的内聚力。动作简单易学,韵律感强,也注重舞者间的互动性,能较好地带动人体各处关节,加之其动作配合队形的变化,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适应各种主题的舞蹈形式。

发展

丽江纳西族大都与各民族杂居,与邻近民族有频繁的交往,因此,从打跳的风格细微处也可看出它的变异。

“咚罗丽”因受手挽手、手拉手的限制,主要动律在胯部、腰部及膝下的腿部。

舞蹈时顺时针方向行进,最后一位是吹笛者,他也可在舞圈的中心,没有限制。因此,吹笛者的舞蹈动作幅度较大,韵味极浓。

相关参考

纳西族的春节有着怎样特殊的民间习俗

农历正月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纳西人的过年习俗很有意思,在云南丽江古城大研镇,春节之前一段时间,古城街市便已空前热闹,人山人海,民间有“达瓦纳西努”之说,意思是“腊

纳西族的“打跳”在民间有着怎样的传说

远古的时候,在崇山峻岭中,居住着许多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纳西族的部落里,有一户勤劳的农家,母亲早逝,留下五个儿子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对儿子们百般疼爱,尽心操劳把五个儿子拉扯成人,五个儿子

纳西族舞蹈“打跳”有着怎样的特点和发展

纳西族民间舞蹈——打跳流传于丽江市、宁蒗县、华坪县、永胜县、盐源县、中甸三坝等纳西族、傈僳族及一些普米族村寨。纳西语称“咚罗丽”或“纽踔”。“咚罗丽”有“欢乐的跳舞”或“大家来跳舞”等含意。一些地区因

纳西族祭天仪式有着怎样复杂的程序

祭天有一套复杂的程序,尤其忌讳“秽气”,所有成员和用于祭祀的物品都必须通过严格的“除秽仪式”。为了保持祭天族群的纯洁性和神圣性,祭天场内只能使用纳西族的语言。禁止外人进入祭天场,凡是新增加的成员,包括

东巴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纳西族历史

源于纳西族原始宗教东巴教的东巴文化,包括东巴教祭祀仪规、东巴象形文字、纳西族古典哲学、东巴文学、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绘画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东巴文化对纳西族的精神文化影响深远,对县境内其它世居民族亦

东巴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纳西族历史

源于纳西族原始宗教东巴教的东巴文化,包括东巴教祭祀仪规、东巴象形文字、纳西族古典哲学、东巴文学、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绘画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东巴文化对纳西族的精神文化影响深远,对县境内其它世居民族亦

纳西族最高神灵“三朵”有着怎样的传说

“三朵”是纳西族的本主神灵和最高保护神,传说是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矛的战神,常常显圣,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唐代建祠祭祀,深受纳西人信奉。人们也认为“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忽必烈南征大理过丽

纳西族祭天仪式有着怎样的历史由来

祭天的由来,传说是纳西族的始祖崇任利恩和衬红宝百命成婚后,久不生育,在天神父母指点下祭天之后,生了三个儿子,但长大后又不会说话,便再次行大祭天,三个儿子才说出三种不同的语言,变成了纳西、藏族、白族等三

纳西族古老的东巴画有着怎样的历史

老的东巴画是最具特色的纳西族美术遗产。纳西族东在做仪式时,要绘画各种各样的佛神、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对他们进膜拜与祭祀,这种服务于宗教活动的各种绘画,统称为东巴画。东巴画是东巴文化的

纳西族“白沙细乐”有着怎样神秘的说法

这一说法相似的亦有清末的《丽江县志》的记载:“现实元太弟革囊渡江,其音乐相传有胡琴、筝、笛、诸器,其调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及奠期,主人请乐工奏曲灵侧,名曰‘细乐’,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