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作弊会怎样

Posted 科举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科举考试作弊会怎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科举考试作弊会怎样

从科举制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一直在反对作弊、加强监管,但不同朝代的惩罚力度和方式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唐朝,在唐朝,由于科举制才刚刚创立,还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并没有完全取代之前世家介绍的入仕方式,有许多士人更乐意到那些王公贵戚面前自荐,进而进入仕途,而不是只参加科举考试。

正是因为朝廷还没有将科举考试视作头等大事,所以唐朝对于科举作弊的惩罚很轻,当然,这也造成唐朝应试者作弊的手段比较初级,就是夹带小抄之类的,并不需要绞尽脑汁去想更复杂的作弊方法。

作弊手段不论高级初级,也总会有被发现的,可考官的处理办法也只是没收、警告,严重的逐出考场,跟现在的期末考试处罚差不多,甚至还要轻一些。

而且,唐朝的科举考试也没有后来那么严密,经常会出现漏题、代考之类的事,处罚也都比较轻,如此环境下,竟然催生出一种特殊的职业,那就是专门帮人代考的职业枪手。

别以为这些枪手都是些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大名鼎鼎的晚唐诗人温庭筠,就是这样一个职业枪手。温庭筠有才,但可能手上缺点零花,经常出入考场给人代考,时间长了,就连考官都认识他。

但是,温庭筠这家字号能开那么久,也是有本事的,他在考官眼皮底下,还是能从容地与所替考生交换考卷,也算是个作弊高手了。

不过到了宋朝,情况就不一样了。

宋朝是科举制度井喷式发展的朝代,科举日渐成为选官的主流,虽然能够凭借祖荫入仕,但要想晋升高位,还得参加科举考试。因为科举制受到重视,如何防范作弊,也成了朝廷的一大任务。

为了减少贿买考官的现象,宋朝捡起了武则天时期设立的"糊名法",将考生的名字用纸黏贴遮掩,以避免批卷者认出考生,后来更是发明了誊录方式,由专人抄录考生的试卷送往评阅,以防批卷者从字迹认出考生。

宋朝还严厉要求考官,确立了"锁院"制度。每次考试前临时委派主考官,大家互相监察,然后考官同考生同日进入贡院,在考试结束发榜前不得离开,也不得接见宾客。

而在考生方面,宋朝则实行连坐制。按照区域划分几个考区,让这个区的所有考生都进行相互监督。如果发现一个考生作弊而其他人没有举报的话,这个区的所有考生都会受到牵连,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

到了明朝,科举制基本固化,法治更加严明,考试作弊一旦被抓,一般都是发配边疆,也就是流放到祖国的尽头,好好改造。当然,读书人嘛,有点特权,这个流放并不是终身的,只流放三届科举考试,明朝科举考试通常每三年一次,也就是说作弊者要在边疆呆九年。

古代大部分读书人都是身体瘦弱,这么长的时间,生还率已经不高了。不过就算侥幸没死,回来后也将限制参加科举考试,靠读书出人头地的机会也就没了。

清朝是科举作弊最为严重的一个朝代,但偏偏清朝对科举作弊的惩罚是最严厉的。

清朝详细限定考生带入考场各式物品的规格,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以致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确限制,考生入场前由卫兵搜身,要求片纸不得入考场。

不过清朝作弊之风盛行,这种防范根本挡不住考生,科举史上最大的舞弊案,就发生在清朝。

鉴于作弊的普遍,清朝官方也出台了多种措施,对处罚进行了精细化,不同的作弊处以不同的刑罚,总的来说,处罚的方法有枷号、斥革、刑责等。

枷号是用来对付临场替考、夹带小抄、传递答案这种低级作弊者的,一经发现,立刻拖出考场,在考场外戴枷锁示众,当然也少不了游游街,让大家认识认识,比现在的通报批评要狠点,毕竟丢面子。

斥革则是对付生员的,生员也就是秀才,是通过了最低一级科举考试的士子。虽然之前考试辛辛苦苦,但谁让你作弊呢?一经发现是,所有努力化为乌有,生员称号革除,秀才的种种特权也全部丧失。

刑责则是对舞弊行为严重的人处以充军发配的处罚,一般这种作弊者的待遇等他重犯,先枷号几个月,游游街,然后发配充军,到了目的地再打个百来大板,还有脸上刺字什么的也少不了。

清朝对于考官的管理也极其严厉,在几场大案中,都严肃处理了一大批大臣,其中不乏高官。

比如清军入关后不久的顺治年间,就爆发了丁酉案。

顺治十四年(1657年)是丁酉年,这一年南京的乡试科场中,正考官曹本荣、副考官宋之绳和其他几位考官公然在考场内互相翻阅试卷,按照事先拟好的名单取人,结果被人告发。朝廷查实后,顺治帝下旨将涉事官员立斩、抄家!

而咸丰九年(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激战正酣,官居一品的文渊阁大学士柏葰却因咸丰八年(1858年)的顺天(今北京)乡试的科举舞弊案斩首,成为清朝历史上因科举舞弊而死的最高级别官员。

清朝科举作弊情况如此严重,真的是科举制已经僵化腐朽的缘故?然而随着科举制的废除,考试不曾消失,作弊更是屡见不鲜。

相关参考

古代科举考试时,作弊方法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分别有哪些

现代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都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而有考试,就有人想作弊。为了让现代考试变得公平公正,国家出台了许多的法律法规,也完善了监考制度,防止作弊。而古代的科举,对许多读书人来说,都是改变命

才子唐伯虎竟曾经“作弊” 揭秘明代科举考试

...”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据南京地方志资料显示,古代高考的考生们有“标准装备”:手提灯笼、书箱、食品等...

才子唐伯虎竟曾经“作弊” 揭秘明代科举考试

...”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据南京地方志资料显示,古代高考的考生们有“标准装备”:手提灯笼、书箱、食品等...

清朝科举考试有哪些作弊套路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短短两句话,道出了科举考试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对于大多数古代学子来说,科举考试是他

万万没想到才子唐伯虎竟曾在科举考试中“作弊”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

历代科举考试如何防范考生夹带这种作弊行为?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科举考试本来是一项非常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形式,特别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但随着科举考...

历代科举考试如何防范考生夹带这种作弊行为?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科举考试本来是一项非常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形式,特别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但随着科举考...

历代科举考试如何防范考生夹带这种作弊行为?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科举考试本来是一项非常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形式,特别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但随着科举考...

揭秘三大公务员考试作弊案 下场还不如当公公

在古代想成为公务员也就两个方法,一个是来一刀,切了身上某个部分直接进宫;而另外一个便是科举考试。科举制度的历史可算是长久,隋朝开始实行到清朝最后一次科举,朝代虽然换了很多,但这一制度却一直被沿用,前前

轻者罚款 中国古代高考如何严惩作弊者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完全称得上是古代的高考了。科举之路,一可光宗耀祖,二可顺利踏上仕途娶娇妻发大财,真可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面对如此诱惑,古人为顺利地考取功名,可谓费尽心思,夹带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