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服!古代科举考试考生的作弊手段大揭秘

Posted 科举

篇首语: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不得不服!古代科举考试考生的作弊手段大揭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得不服!古代科举考试考生的作弊手段大揭秘

公元858年的一天,大唐科举会试进行中。

坐在“隔离专席”的考生,站起来提前退场,监考的礼部侍郎沈询见了,顿时松了口气。

此人经过时,沈询还是忍不住了句:“这么早交卷,这回没作弊了吧?”

他一脸无辜:“你们盯那么紧,我哪敢,只扶了八位老铁过马路而已。”沈询一口血差点喷出来,扎心啊。

这位老司机,就是花间派诗人温庭筠。他才华横溢,但运气糟糕,屡试不中之后,居然生出一种爱好——助人作弊。老温怎么在考官眼皮底下开车的,《唐书》怕后人学坏了,给这段打了厚厚的马赛克。

但没关系,科举制度沿袭千百年,同学们作弊的手段就五花八门登峰造极,下面朕就带爱卿们抨(学)击(习)一下——

“作弊手段”TOP 1的,是“怀藏小抄”。

用蝇头小楷将参考资料抄写在薄纸上,然后,藏哪里带进考场好?

古人藏小抄的地方之多,朕的选择困难症都要发作了:鞋底,笔管,空心砚台底,缝在衣服中间,以及,一些不可描述的地方。

冯梦龙在《古今谭概》里说,万历年间就有人就将用油纸卷好小抄,藏在肛门……

藏小抄,真是空间小任务重,藏的搜的,都不容易啊。

微缩小抄,也由此应运而生。晚清的《四书典仓》,长八九厘米、宽五厘米,但上下两册居然有11万字,“四书”的精华浓缩在此了。

有些同学是暴脾气,忍受不了这种细致活儿,干脆做了件“作弊衬衫”,上面抄满四书五经,直接穿在身上。敢情除了作弊,还自带辟邪神效?

另一种神奇的作弊手段,是生化黑科技。

用盐水在衣服夹里写满字,看着什么都没有,但进考场后用蜡烛一烘,文字就显现出来了,俗称“银盐显影”。

又或者在衣服内层用墨鱼汁写满小抄,再涂上烂泥遮掩。进考场后把泥抹掉,小抄出现;再过一段时间,墨鱼汁会自己褪掉,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藏小抄、黑科技,都是作弊中的技术活。最简单粗暴的土豪方子是“替考”。

替考有两种:

一是“替名入试”,直接由抢手直接替考。

二是“就院假手”,考生和“枪手”都一起入场考试,誊写姓名时互换身份,这才达到替考目的嘛。

唐朝时替考很猖獗,一个考场中可能有30%-40%是“枪手”。明清时甚至有替考一条龙服务,从县试、府试、院试都由“枪手”一手包办。

有作弊就有反作弊,朕发现,历代官方有几大对策:

搜身。

宋朝进考场前就必须先搜身,连鞋底都要重点检查。同时代的金国,考生还要解开发髻,袒露身体,甚至连鼻子、耳朵都要被扒拉查看。

沐浴更衣。

因为有人觉得搜身太有辱斯文,建议考试前先集体洗白白,再换上官方统一的“考试服”,体面地打击了夹带小抄的问题。

办准考证。为了防止“枪手”横行,从宋代开始,官方要求考生提供有体貌特征的履历,以便验明身份。

当时没有那么多人力去给天下考生逐一画像,只能用寥寥字,描述考生体貌特征,辨识度嘛,只是聊胜于无。

但这至少是现代准考证的雏形,“浮票”。

作弊屡禁不止,最后一着就是严惩。

以酷刑着称的明朝,科场舞弊的下场是这样的:

藏小抄、传阅考卷者发配边疆,期限是三届科举考试;期满后还要革去士子身份。

朕最近才说过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为啥后半生坎坷潦倒?正是因为卷入一桩轰动的科场舞弊案。

他不但受株连入狱,被拷审,出狱后还被永久剥夺科举资格,人生遭到一万点暴击。

到了清朝,对科考舞弊更如同洪水猛兽。

《大清律例》规定,作弊者轻则罚款,重则戴枷锁示众三个月、杖责一百,以及发配边疆。

清朝的“科场案”很多,其中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是有科举以来的最大惨案。

不但参与贿赂的考官、考生被统统处死,家产被抄没,连直系亲属也遭流放。

至于我们熟悉的鲁迅,曾提到少年时家中遇巨变,从此成为破落子弟,尝遍人情冷暖。

这“变故”,正是祖父周福清的科场舞弊案。

周福清早年考取进士,曾入京为官。因为儿子周伯宜(鲁迅之父)屡考不中,他决定向考官行贿。

后来,事情败露,周福清足足蹲了8年大牢。

家里到处花钱请托营救,从“小康”陷入困顿。儿子周伯宜,秀才功名被革去,35岁就郁郁而终……

相关参考

才子唐伯虎竟曾经“作弊” 揭秘明代科举考试

...”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据南京地方志资料显示,古代高考的考生们有“标准装备”:手提灯笼、书箱、食品等...

才子唐伯虎竟曾经“作弊” 揭秘明代科举考试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

万万没想到才子唐伯虎竟曾在科举考试中“作弊”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

万万没想到才子唐伯虎竟曾在科举考试中“作弊”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

古代考试如何防止考生作弊?这一作弊法曾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古代宋朝以后,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改变家族命运基本上都会选择科举这条路。不过当时科举的录取率非常低,只在3%~10%之间,也就是说最少会有90%的人无功而返。而且科举每三年才举行一次,如果三次都

历代科举考试如何防范考生夹带这种作弊行为?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科举考试本来是一项非常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形式,特别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但随着科举考...

历代科举考试如何防范考生夹带这种作弊行为?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科举考试本来是一项非常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形式,特别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但随着科举考...

揭秘清朝文人考秀才如何作弊

现在,有人为了对付考试,想出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于是,也有人希望走“捷径”。近日,宁波镇海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清代乡试作弊时用的物品——夹带。这件作弊物品其实

揭秘清代考秀才是如何作弊 清代“夹带”现身

现在,有人为了对付考试,想出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于是,也有人希望走“捷径”。近日,宁波镇海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清代乡试作弊时用的物品??夹带。这件作弊物品其实

揭秘清朝文人考秀才如何作弊

现在,有人为了对付考试,想出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于是,也有人希望走“捷径”。近日,宁波镇海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清代乡试作弊时用的物品——夹带。这件作弊物品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