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节度使,为何你能称帝我却不能

Posted 节度使

篇首语: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同为节度使,为何你能称帝我却不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为节度使,为何你能称帝我却不能

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朔州人,是个行伍出身的武夫,此人性情粗鲁莽撞,是个十足暴虐的统治者。安重荣有个部下名叫贾章,有一回惹怒了他,将被杀害。贾章一家三十口有二十八口死于战乱,仅剩下一个年幼的女儿。她向安重荣叩头哭诉,希望免去父亲一死,但安重荣却置之不理。贾章的女儿见救不了父亲,自己一个人又活不下去,于是请求安重荣把她也杀了。安重荣索性就把这父女俩人一起杀了,百姓无不诟骂安重荣的残暴,赞叹贾女的刚烈。

安重荣不仅残暴而且又野心勃勃,他见李从珂、石敬瑭都由藩镇节度使爬上皇帝宝座,便常对人说:“如今的帝王只要兵强马壮谁不能做?”石敬瑭派他去接替秘琼的职位时,一再告诫他要小心从事。安重荣由此认为石敬瑭懦弱,就不把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一心只想着哪一天打进宫里,做几天皇帝过过瘾。因此他招兵买马,纠结亡命之徒,准备有朝一日起兵反叛。

当时想做皇帝的岂止安重荣一人。安重荣比别人更为阴险的是,他表面上反对石敬瑭对辽国卑躬屈卑躬屈膝,颇能煽动人心。安重荣自恃作战勇敢,也确实讨厌对辽称臣。他每次见到辽国使者,都摆出傲慢的架势。他还不断向辽国寻衅滋事,扣押辽国使节,派骑兵去抢劫已割让给辽的幽州等地,弄得辽国经常向石敬瑭大兴问罪之师。

安重荣又向石敬瑭上了一道千言奏章,指责石敬瑭尊辽国皇帝为父,向贪得无厌的夷狄献媚;说辽国野心不死,正要大举南下进犯中原。而自己愿意亲率十万人马,与辽国决一雌雄。他把同样内容的信分送给朝廷重用官员以及其他藩镇节度使。实际上,安重荣的目标不是辽国,而是石敬瑭。他暗中派人与幽州统帅刘晞以及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联系,打算一举反叛朝廷,夺取天下。

石敬瑭对契丹卑躬屈膝,中原人民深以为耻,强烈反对。安重荣的“上书”无疑给石皇帝出了个难题,他不知如何应对。泰宁节度使桑维翰写信给石敬瑭出主意,他列出目前不能同契丹开战的七条理由,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如果一旦打起来,功臣将相和藩镇节度使将会更加骄横,乘机要挟朝廷,朝廷将两面受气。此话说到石敬瑭心里去了。于是他听从了这个建议,一面去军事要地邺都视察,做好军事准备,一面给安重荣下诏说:“我是靠契丹创下基业的,你靠我有了富贵,我不敢忘,你倒忘了。现在,我是皇帝,统帅全国,又有辽国帮忙,你以一个军镇的力量反对,是不自量力。安重荣听了这种不知羞耻的说法,反而加大了反叛的决心。

后晋天福六年(941),安重荣得知安从进已经起兵进攻后晋军队,便也马上起事。石敬瑭派天平节度使杜重威讨伐。杜安在宗城(今河南威县东)西南摆开战场,开始不分胜负,后来杜重威接受部将王重胤的建议,派勇士去攻击安重荣的两翼,自己则率主力直冲中军,安重荣的军队战败,士兵和被纠结来的百姓被杀,被冻死的不下四万多人。安重荣被活捉后斩首,人头被送到石敬瑭那里,石命人刷上油漆,装在木匣,送到辽国。因为辽国曾因使节被安重荣所杀而前来问罪,如今总算有了交代。

相关参考

同为抗金名将,为何岳飞被杀,而韩世忠得以善终

靖康之乱时,宋朝的两位皇帝都成为俘虏,康王赵构登基称帝,开创了南宋政权。在对金国的政策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以岳飞、韩世忠为首的将领,是绝对的主战派,而秦桧等人则是主和派。最终,宋高宗赵构听从了秦

要废太子,大臣问太子,你能出逃么,不能,你能造反么,太子说能

皇位争夺战自古就很激烈,做权力面前,在那把唯一的宝座面前,无数人争的头破血流,没有父子之情、没有手足之情,其实也不要笑话帝王家里残忍,你看普通百姓争起家产来,不是一样没有兄弟手足之情么。今天也讲一件历

历史秘闻 同为抗金名将,为何岳飞被杀,而韩世忠得以善终

靖康之乱时,宋朝的两位皇帝都成为俘虏,康王赵构登基称帝,开创了南宋政权。在对金国的政策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以岳飞、韩世忠为首的将领,是绝对的主战派,而秦桧等人则是主和派。最终,宋高宗赵构听从了秦

三国中同为曹操手下的曹丕为何不喜欢名将曹洪

  曹洪是曹魏名将,当年手下的主要将领之一,与曹仁齐名。曹操外出打仗,武将总有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这曹洪因为自幼和曹操关系交厚,因此很早就跟着曹操闹革命。闹革命就不能怕危险。曹操早年多次差一点毙

历史人物 靠明教称帝的朱元璋为何后来称明教为邪教

  太平天国以宗教起家,以宗教立国,拜上帝教与太平天国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正如夏春涛先生所说,能不能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关系到能不能客观而公正地看待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根据《辞海》的解释,邪的

曹操大权独揽为何至死不称帝

 曹操大权独揽为何至死不称帝  曹操与献帝的关系,表面上看,是孱弱的一把手与强大的二把手之间的关系,是有着正统名分的皇帝与实权在握的大臣之间的关系;那么,为什么汉献帝屡次欲杀曹操却不能成功?

历史人物 荀彧能容忍曹操挟天子,为什么不能容忍他称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为何荀彧能容忍曹操挟天子,却不能容忍其称王?因为有前车之鉴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最初曹操迎天子至许都,是荀彧给出的建议。毕竟对于荀彧来说,谁成为当时的霸主

三国历史 曹操大权独揽为何至死不称帝

 曹操大权独揽为何至死不称帝  曹操与献帝的关系,表面上看,是孱弱的一把手与强大的二把手之间的关系,是有着正统名分的皇帝与实权在握的大臣之间的关系;那么,为什么汉献帝屡次欲杀曹操却不能成功?

历史人物 为称帝不惜带绿帽子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凤翔节度使、潞王李从珂发动宫廷政变,成为后唐末帝。李从珂当上后,深怕拥兵自重的河东节度使「窃取神器」(篡夺皇位),便将其召回京师洛阳,予以软禁。李从珂还在身边安插耳目,窥探他的言

揭秘野史中为何要掩盖刘娥妄图称帝的事情呢

一般说来,在野史当中比较能够看到一些历史的真相,毕竟相对官方史书,作为私人文字,不必有太多的约束。当然,野史也往往因为有个人偏见,或者见识局限,往往不能准确把握真相。不过,在历代史料笔记中,以宋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