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也不傻,为何偏偏要举起重鼎,然后不小心压死自己呢?

Posted 太庙

篇首语: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武王也不傻,为何偏偏要举起重鼎,然后不小心压死自己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武王也不傻,为何偏偏要举起重鼎,然后不小心压死自己呢?

秦武王也不傻,为何偏偏要举起重鼎,然后不小心压死自己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细数各朝各代的皇帝,都有不同的死法,除了多数寿终正寝的,其他的,真是五花八门,有的被臣子谋杀,有的被饿死,有的被吓死,但自己把自己作没的,却很少,秦武王就是这少数人之一。

秦武王乃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惠文王改“公”称“王”,成为秦国第一王,横扫各方,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秦惠文王去世之后,秦武王就是秦国第二代王,当时的秦国国力强盛,诸国畏惧其势力,都不敢争其锋芒。

秦武王天生有神力,且崇尚武力,十分好战,他偏爱勇士,乌获、任鄙二将就是因为作战英勇而被赐封。他更喜欢和人比角力,甚至会将和他比角力的大力士封为大官,齐国有个孟说,以力气大闻名于乡里乡外,他听说秦武王积极招募天下勇士,于是前去投奔,秦武王亲眼见到孟说,果然和传闻一样,力大无穷,欣喜之下,孟说青云直上,成了大官,十分受宠。

秦武王在秦国如此鼎盛的时候登基,可谓是天时地利,然而秦武王太年轻了,登基那年不过十九岁,加之诸国都畏惧秦国,他有些年轻气盛,年纪越长,脾性越大,十分容易冲动,而正是这样的冲动,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祸端。

秦武王四年,秦国攻占韩国,秦武王带着手下直入洛阳,想瞧瞧周王室的太庙,那太庙,有一件天下皆知的东西——九鼎。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大禹将天下划分九州,收集九州青铜,铸造成九鼎,九鼎之上铭刻名山大川,神兽奇物,九鼎名称各不同,鼎腹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即古九州名)九字相别。从夏朝到商朝,从商朝到周朝,朝代更迭,九鼎不会更迭,九鼎是权力的象征,寓意天命所归,九鼎在哪里,王权就在哪里,诸侯对九鼎,向来虎视眈眈。

秦武王也如此,他一直都对九鼎十分感兴趣,直接指着龙文赤鼎说这是秦鼎,他要带回咸阳。他并非只为了带回龙文赤鼎,而是想秦朝一统,秦武王野心可见一斑。

守鼎的人告诉他,这鼎有几千斤重,当初周朝迁地于洛阳,九鼎也跟着一起迁移,迁移的时候,需要上百人力,自从放到这里,已经有几百年没有移动过了。

秦武王一听,问了身后的勇士,问他们能不能举起这个鼎,任鄙摇头,表示自己只有百钧之力,举不起这个鼎,看向孟说,孟说笑道他可以试试。

只见他用两个绳子系在鼎的两端,大声喊道“起!”,那鼎竟真的动了,被他举得离地半尺,孟说使劲了全身的力气,用力过猛使得眼眶都流出了血,但已经没了力气,鼎又重新砸在了地上。秦武王见孟说真的能举起这鼎,好战之心又起,既然孟说可以举起,那他也可以,他还能走动几步。

于是,他不顾属下的劝阻,向前举起这鼎,那鼎果真被他举了起来,也是离地半尺,秦武王正要迈步,却不小心失手,这鼎坠落在地上,正好压在了他的右脚上,千斤之重的鼎直接压在脚上,众人只听得咔擦一声,脚骨当场就断了。

属下连忙将秦武王带到休息之地,然而骨头断裂,极其疼痛,加之流血不止,秦武王连当晚都没熬过去,年纪轻轻就死于洛阳。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相关参考

秦武王历史上,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被压死的吗

  【秦武王】历史上,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被压死的吗?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名荡,秦惠文王之子,又称为秦武烈王、秦悼武王。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死,武王即位,身高体壮,有神

三国乐不思蜀的刘禅在历史上其实一点也不傻

刘禅,蜀汉后主,小名为阿斗,刘备的儿子。刘备在入蜀之后,立刘禅为太子,在公元233年继承了皇位,在位四十一年。后来投降曹魏,蜀汉灭亡。有很多认为刘禅是弱智,主要表现在亲信小人、不战而降和没心没肺,但是

日本继承了中华诸多文化思想,为何偏偏抛却了孝道文化

  说到日本这个国家,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尤其是近代史上的抗日战争,让许多国人至今跟日本耿耿于怀,甚至有人说终身不踏入日本一步,也不去日本旅游消费,其实如果追溯历史,就会发现日本跟中国大有渊源。 

除了西楚霸王项羽,历史上的这5位牛人,也能举起大鼎,你知道几个

秦武王嬴荡秦武王身高体壮,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两眼出血,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

明明内陆可以买到马,为何朱元璋偏偏要跑到台湾买马

在冷兵器时代,马是战争的必需品。自古以来,我国军事用马,或是自产自销的,或是从西域购买的。然而在公元1383即明洪武十六年却有件不寻常的事——皇帝朱元璋派遣梁民出使琉球(既如今台湾),并且购买马匹。《

官员清正廉明,为何回乡时满载 ”金银”,乾隆得知还十分欣慰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当差,说话都要小心翼翼,不然就很容易触怒天子,一不小心就会丢了性命。因此古代才会出现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小人。不过历史上,也不缺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清朝就有这么一位。这个人

孙权又不傻,为何把荆州借给刘备

熟读汉末三国史,盘点彼时的枭雄,我们不难发现,袁绍虽好谋而无决,难成大事,却在只身出逃时,令董卓忌惮不已,也曾一统河北四州,成最大割据势力;刘备虽出身微末,曾以织席贩履维持生计,也曾历经惨败,失去立足

刘备明明有好几个儿子,为何偏偏要让“扶不起的阿斗”继承皇位?

刘备明明有好几个儿子,为何偏偏要让“扶不起的阿斗”继承皇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备,蜀汉开国皇帝,堪称一代枭雄。刘备出身于农民身份,却能凭着自己的本事能力坐上皇帝之位,建立蜀汉政权,

貌美如花的清朝公主为何要守活寡?竟因为她

最近迷上了清代的历史研究,在书声阅读了不少古籍后发现清代的公主,其实绝大多数生活都是不幸福的,等于活守寡。有子女的也是少之又少,寿数也不长。网络配图据统计来看,自顺治以下数下去七个皇帝所生的公主,成年

明初太子朱标如果不早死, 朱棣还敢造反吗

朱棣应该不会造反的,即使想造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信朱棣也不傻,造反前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评估一下造反风险和成功几率,估计就会乖乖地做臣子了。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出去,在当时也是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