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把秦昭襄王送回秦国?燕国为何也帮助赢稷回秦国呢?

Posted

篇首语:有了知识不运用,等于耕耘播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把秦昭襄王送回秦国?燕国为何也帮助赢稷回秦国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把秦昭襄王送回秦国?燕国为何也帮助赢稷回秦国呢?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突然离世,留下秦王的位置,无人继承。历史上有记载说是秦武王立了一道遗诏立公子稷为秦王,但是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毕竟谁在23岁的时候,受伤奄奄一息,还有心情去管谁来继承王位,那时候最在乎最关心的难道不是希望自己能够活下去吗?

  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我们看到公子稷和秦惠文王的妃子芈八子是从燕国回到秦国的,其中燕国和赵国这两个国家都帮助过他们。但是,仔细一想就会觉得奇怪,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呢?让公子稷回到秦国显然不能得到明显的好处,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呢?尤其是赵武灵王,若是知道赢稷回国继任新君以后的许多年,会跟赵国有长平之战,那么他一定会杀了赢稷,坚决不会放他归国。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赢稷若是没有回到秦国,时局会如何变化?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其中,秦国在秦孝公时期进行了商鞅变法,发展起来,国力强盛远胜当年。而赵国、齐国、楚国一直就是几个国家中的强国,只不过最近这些年其他国家也发展起来了,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缩小了很多。各国之间结成联盟,成兄弟之国,帮助兄弟之国,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可是,秦国秦武王上任三年突然死亡,他死得很突然,连后人也没来得及安排。这时候秦国王位的空悬就是秦国的一大危机。若是其他国家趁此机会攻打秦国,秦国必然大乱。新君迟迟不立,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就是秦国被其他六国瓜分。

  秦国送赢稷到燕国做质子,到底赢稷在秦国的势力和地位如何呢?一般来说,送去做质子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不被王所喜爱的王子,才会被抛弃在异国。第二种是被王器重的太子,因为有利用价值,所以才会被派到其他国家去。赢稷在秦武王死的那一年还没有满二十岁,也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加上常年待在燕国,试问他在秦国有何势力?

  好在赢稷有一个极富智慧和心机的女子芈八子,还有一个在秦国担任大将军的魏冉舅舅。也是这两个人将赢稷送上了王位,还为赢稷消灭了那些反对派,季君之乱的平定,魏冉当居首功。赢稷背后有这两个强者撑腰,自然是有条件被赵武灵王看上的。

  赵武灵王派人护送赢稷和芈八子回秦国,想来是想送个人情,希望将来秦国和赵国能够结盟。而且,在秦武王死的这一年,赵武灵王正开始胡服骑射并进攻中山国,他根本没有多余的心力来插上一脚秦国的储君之争。他此时最需要做的,就是维持好赵国的国际关系,而不是四处树敌。为了赵国的安定,他也只好放过这个机会,还做了个顺水人情,让人送赢稷回国继位。

  那么,燕国呢,燕国为何会派大将乐毅一路护送赢稷和芈八子到秦国?赢稷到燕国不是去玩的,他是去当质子的。质子说白了也就是人质,能过得多好?况且,燕国国弱,还好有乐毅将军在,燕国才不至于被大国欺负得太惨。秦国那个时候虽然和燕国结为盟国,但是这种盟约并不稳定,燕国应该也看得见这样浅显的道理才对。在回国路上,赢稷和芈八子遇到了乐毅将军的马车,他们还上了乐毅将军的马车,来了一招偷桃换李,躲过刺客的刺杀。到了进秦国函谷关的时候,也是乐毅将军提供了方法,让他们躲过了秦军的搜查。到了秦国,赢稷他们才算是真的平安了。

  燕国怎么能轻易地就将质子放回国,会不会和赵武灵王的想法一样,燕国国力不敌秦国,害怕和秦国发生战争。

相关参考

是如何规划南下灭秦国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

赵武灵王是个实干家,他想灭秦国,不局限于纸上谈兵,他乔装为赵国使者赵招,入秦进行实地考察。赵武灵王入秦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是勘查地形,为此赵武灵王还配备了几个勘查和作图工匠,将沿途的地形全部载入图轴...

魏冉和秦昭襄王的关系如何?魏冉有没有谋反之心?

...,虽然他位高权重,却一直守护着宣太后和宣太后的儿子秦昭襄王赢稷。剧中,魏冉和秦昭襄王的关系并不好,他们时常因为政见不和而争吵,赢稷甚至不愿意去魏冉的寿宴,还公然在朝堂上,让一向亲近楚国的魏冉出兵攻打楚...

秦昭襄王赢稷,长平之战大破赵军,灭东周,奠定秦国统一战争胜利

赢稷秦国国君,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间,发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

历史人物 秦昭襄王赢稷简介 在位时间最长的秦国国君

  导读:(前325年-前251年),即。战国时国君,又称秦昭王。嬴姓,名则,一名稷。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稷(嬴则)。是秦惠文王与芈八子所生之子,秦武王之异母弟,公元前306年—

谁助秦昭襄王赢稷登基

导语:秦国经历了秦孝公和卫鞅的变法,从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国富兵强的强国。加上秦惠文王与张仪的“连横”,严重打击了苏秦的“合纵”。从强大走向更强大,些时的秦国已经稳稳地坐上了“战国七雄”之首的宝座

此人是赵武灵王手下,卧底秦昭襄王身边,却数次陷害赵国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由于耕牛和铁器的普及,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体从氏族变成家庭。在这段特殊的岁月里,涌现出许多在后世家喻户晓的人物,比如商鞅、苏秦、白起、李牧等人。然而,有一些人名声不显

3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

历史秘闻 此人是赵武灵王手下,卧底秦昭襄王身边,却数次陷害赵国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由于耕牛和铁器的普及,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体从氏族变成家庭。在这段特殊的岁月里,涌现出许多在后世家喻户晓的人物,比如商鞅、苏秦、白起、李牧等人。然而,有一些人名声不显

春秋战国 秦昭襄王赢稷简介

导读:赢稷(前325年-前251年),即。战国时秦国国君,又称秦昭王。嬴姓,名则,一名稷。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稷(嬴则)。赢稷是与芈八子所生之子,之异母弟,公元前306年—前25

历史秘闻 3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