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

Posted 孔子

篇首语: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

  成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春秋时期,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有人讥笑他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孔子笑着说自己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赐给他“文公”的称号。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国君为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答道:“孔圉不仅勤奋好学而且有任何不懂的事情,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

相关参考

高邮一模历史2017

最新中考名校名师中考模拟考试历史20171.《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则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我们要

中考模拟演练卷七历史

1.最新中考名校名师中考模拟考试历史20171.《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则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我

历史秘闻 9岁神童对出的下联非常经典

做事可以高调,做人一定要低调,知识渊博的孔圣人都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拜六七岁的孩童项橐为师,用实际行诠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道理。每个人均是独一无二,总有值得他人学习的一面,不要瞧不起任

历史秘闻 9岁神童对出的下联非常经典

做事可以高调,做人一定要低调,知识渊博的孔圣人都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拜六七岁的孩童项橐为师,用实际行诠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道理。每个人均是独一无二,总有值得他人学习的一面,不要瞧不起任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

  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不耻下问的故事典故简介  【成语】:不耻下问  【拼音】:bùchǐxiàwèn  【不耻下问的意思】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不耻下问的故

历史人物 荒唐的娼优大学士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

解读张无忌为什么选择了赵敏而不是周芷若

《倚天屠龙记》是一本非常出名的武侠小说,可以说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特别是里面张无忌与几个漂亮女孩的感情戏,更是惯穿了该戏的始终。只是有些人不明白张无忌为什么选择了赵敏而不是周芷若。张无忌虽然先见到的是

解读张无忌为什么选择了赵敏而不是周芷若

《倚天屠龙记》是一本非常出名的武侠小说,可以说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特别是里面张无忌与几个漂亮女孩的感情戏,更是惯穿了该戏的始终。只是有些人不明白张无忌为什么选择了赵敏而不是周芷若。张无忌虽然先见到的是

孔子中的十大第子是哪十大?

(一)颜渊-字子渊,亦称颜渊。他比孔子小三十岁,是鲁国人。家境很穷,但以德行著称,他身居陋巷,单食瓢饮,却不改其乐。他敏而好学,闻一而知十,他不迁怒,不贰过┘孔子最欣赏他,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可惜

明朝历史 被朱元璋呼为“先生”的刘基

  出生于书香地主家庭,自幼敏而好学,才智出众。元统元年(1333年)23岁的刘基赴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当时纲纪废弛,官场腐败,贪赃枉法者比比皆是。刘基性格耿直,看不惯官场风气,常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