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人物 粟裕

Posted

篇首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军事人物 粟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军事人物 粟裕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粟裕
    “半世生涯戎马间,征战倥偬未下鞍。爆炸轰鸣如鼓击,枪弹呼啸若琴弹。疆场纵横任驰骋,歼敌何止百万千。对镜不须叹自发,白发犹能再挥鞭。”这是粟裕(1907年?1984年)57岁时所写的一首《老兵乐》。他1907年 8月10日生于湖南会同枫木树脚村。1926年11月在湖南常德第二师范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 5月参加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 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转战于江西、广东边界。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第七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创建中央苏区和历次反“围剿”。1934年 7月,参与指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于福建、浙江、安徽、江西边界。先遣队失败后,同刘英率余部挺进浙南,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孤悬于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挫败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1938年 4月率部向苏南挺进。 6月17日在镇江以南的韦岗伏击日军,处女战告捷,毙伤土井少佐以下二十余人。他赋诗一首:“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以后任新四军江南指
    挥部、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协助陈毅开辟江南、苏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在前线指挥黄桥战役,以五千之众歼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一万余人。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领导苏中军民,挫败日伪军频繁的“清乡”、“扫荡”,坚持和巩固了苏中抗日根据地。1944年3月,指挥车桥战役,歼灭日军山泽大佐以下四百余人,伪军五百余人。年底,率第一师主力南渡长江,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苏浙区委员会书记,发展苏浙抗日根据地。1945年 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抗战胜利后,率部回师江北,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 1946年 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提出在苏中内线歼敌的建议,经中央军委批准后,与政委谭震林指挥苏中战役,一个半月内,连打七仗,每仗都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七战七捷,鼓舞了解放区军民,取得了对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作战的经验。毛泽东亲自起草电报将其向全军通报推广。山东、华中野战军会师后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毛泽东来电指定他在陈毅领导下,负责战役指挥。从1946年 12月起,组织指挥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固等战役,大量歼灭国民党军,其中包括蒋介石的王牌第七十四师。在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中,他用兵灵活,不拘一格,被陈毅誉为“愈出愈奇,愈打愈妙”。1947年 9月,他和陈毅指挥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与刘(伯承)邓(小平)、陈(赓)谢(富治)大军密切配合,挺进中原。11月,陈毅赴中共中央汇报工作,他担负起独立指挥华东野战军作战的使命。1948年 4月,中央军委设想组织东南野战军渡长江南进,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他从战略全局考虑,提出暂缓分兵南下,集中兵力在黄淮地区打大仗的建议,并奉命至河北平山向中央当面汇报。毛泽东从善如流,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决定由他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经粟裕再三恳请,中央乃决定仍由陈毅担任上述职务,而由粟裕任代理司令员兼政委。随后指挥豫东战役,使中原、华东战场形势出现新的转折。 9月,组织指挥济南战役。随后提出进行淮海战役和将国民党军主力消灭在长江北岸的建议。11月起任中共淮海前线总前委成员,参与指挥淮海战役,直接指挥华东野战军作战。1949年 1月,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渡江战役,组织指挥上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1958年在所谓反教条主义时,受到错误的批评。后来任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他对于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
    设,对于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方针、作战指导和国家战备、特种兵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他是中共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1984年 2月 5日在北京病逝。
    他的军事论著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其主要著作已收入《粟裕军事文选》。他还著有《粟裕战争回忆录》。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粟裕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粟裕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会同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南昌起义后,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班长、连指导员、营党代表、团长、师长、军团参谋长

历史人物 开国大将粟裕妻子是谁

粟裕一直被人们称为是中国的第一大将,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期间,粟裕将军为了新中国南征北战,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艰苦卓绝的进行了多次战争,为中国人们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紧紧的和新中国交织在一起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粟裕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粟裕外文名:SuYu别名:粟多珍、粟志裕国籍:中国民族:侗族出生地:湖南会同出生日期:1907年(丁未年)8月10日逝世日期:1984年2月5日职业:军事家、革命家毕业院校:湖南省立第

历史人物 建国之后黄克诚为什么会跟粟裕结仇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黄克诚(1902—1986),1902年

历史人物 建国之后黄克诚为什么会跟粟裕结仇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黄克诚(1902—1986),1902年

中共人物传 粟裕人物传,粟裕生平事迹,粟裕评价

粟裕粟裕,侗族①,1907年8月10日(清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初二)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现名坪村乡)枫木树脚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兄妹共五人,他排行第三。幼年起名粟多珍、志裕,离家去外地读书后,即以粟裕

历史人物 粟裕的粟裕的生平介绍_粟裕子女

中文名:粟裕拼音:SuYu别名:粟多珍、粟志裕主要成就:抗日先遣、苏中抗战、华东主将、国防(建设车桥、孟良崮、豫东、淮海)等战役主要指挥粟裕–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粟裕(1907-1984),

历史人物 毛泽东最推崇的将军,不是林彪也不是粟裕,而是他

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一共有1614人,毛主席最喜欢最推崇的将领是谁呢?有人说是林彪,有人说是粟裕,其实都不是。>林彪的四野解放了东北,甚至解放了大半个中国,粟裕更是指挥淮海战役,以60万解放军,打败了80

粟裕战功累累为何却少有提拔?

  粟裕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粟裕的军事才能出众、战功卓然,但他却是被提拔最慢的一个。比红军时期,粟裕尽管是南昌起义和毛泽东所说的“井冈山的

历史秘闻 大将粟裕一生的简历

粟裕简介(粟裕简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长、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