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末状元张謇的夫人资料,张謇实业救国的意义分析

Posted 状元

篇首语: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于清末状元张謇的夫人资料,张謇实业救国的意义分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清末状元张謇的夫人资料,张謇实业救国的意义分析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他出生于江苏省长乐市,自幼随父学习诗文,后中得状元以此入京城做官。他是我国棉纺织行业的开拓者,至今江苏省南通市仍是我国棉纺织集散地,各大床上用品的原料供应商。但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应该都会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在身后,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实业家张謇的夫人。

  关于清末状元张謇的夫人资料

  1894年,江苏南通的才子张謇高中了状元,这年张謇41岁。和那个时代所有的人一样,张謇有一个传统式的中国家庭。他的原配夫人徐氏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在张家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但徐氏为张謇仅生过一个女儿,而且很快就夭折了。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徐氏亲自主持为张謇连续纳了四个妾。其中,吴氏的肚子争气,为张謇生下了他唯一的儿子张孝若。

  由于张謇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的清末所以一些思想还没有开放,原配吴氏和为他诞下儿子的妾徐氏都不是张謇的心头所爱,所以历史上也没有关于他们的一些史料记载,但是张謇的心中江南才女沈寿才是与之最为灵魂契合的夫人伴侣。张謇是个状元之才,按中国传统的观念,自古以来是才子配佳人。而他身边呢,始终没有一个能够让他释放浪漫情怀的红颜知己,直到后来江南才女沈寿的出现,张謇的这种内心深处的孤独才得以释怀。

  沈寿原名沈雪君,江苏吴县人,自小跟姐姐学习刺绣。她心灵手巧、悟性极高,她在17岁的时候,被许配给了当地的一位举人余觉。婚后的沈寿和余觉共同研究刺绣艺术,后被美誉为“绣圣”。

  1912年,清廷退位。久闻沈寿盛名的张謇把沈寿请到南通建立了女工传习所,聘请沈寿为所长,为张謇的实业培养苏绣人才。

  沈寿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再加上专心刺绣,常年就养成了她清心寡欲的性格,在夫妻生活上不能满足她的丈夫余觉的要求。而余觉是个风流才子,绝对耐不住寂寞,于是他一连娶了两房姨太太。这让生性好强、性格上又有洁癖的沈寿绝对不能够容忍,夫妻关系早已名存实亡。

  而张謇虽然已经年近七旬,却一点也不显老,他与沈寿非常谈得来,可以说是心灵相通、精神默契。为了把沈寿的刺绣技艺发扬光大,张謇动员沈寿写一部刺绣的书。《绣谱》完成后,张謇亲自作序。张謇在给沈寿的诗中用“比翼鸟”、“比目鱼”和“鸳鸯”这些情人间互用的词汇大胆而直露地表达了自己对沈寿的爱慕之情,而沈寿毕竟只是一个弱女子,她惧怕外间悠悠之口,不敢把对张謇的爱情吐露出来。她只在诗中写道:“本心自有主,不随风东西”。事实上,当时沈寿对张謇的情怀有过一次含蓄而大胆的表露。沈寿长期卧床养病,后来她开始慢慢地掉头发,于是她就用自己很细柔的长发绣出了张謇的手迹“谦亭”。落发不够用,她就用剪刀剪下自己的头发,以此绣品很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完成了《绣谱》后的沈寿已经耗尽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丝气力,在与张謇神交9年后,1921年6月8日沈寿与世长辞,时年48岁。此时年已七十二岁的张謇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份、地位、名声,扑倒在沈寿的遗体上嚎啕大哭,老泪纵横。沈寿去世后,张謇按照沈寿的遗愿把她安葬在能望见长江和苏南土地的马鞍山南麓,墓门石额上镌刻着张謇的亲笔楷书: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之墓阙。墓后立碑,碑的正面镌刻着张謇撰写的《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灵表》。张謇为沈寿所做的这一切,甚至连沈寿的丈夫余觉此时也不得不被张謇深厚的情谊深深地打动。

  张謇实业救国的意义分析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张謇的张謇的生平介绍_张謇怎么读

中文名:张謇zhāngjiǎn别名:字季直、号啬庵出生地: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参考资料:《张謇与苏州》《重读张謇》《张謇奋斗史:状元从商启示录》张謇  张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

清朝状元张謇是怎样拯救国家的

张謇,清光绪状元,民国初年农商总长。出身农家,苦读成才。因提倡实业救国、棉铁主义、村落主义,名驰中外。对农、林、渔、牧、水利、气象、教育诸多方面之建树,多开风气之先,尤以垦荒植棉、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最

人物志 张謇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1853年7月1日生于一个富裕农民家庭。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73年任江宁发审局委员孙云锦的书记。1876年投身庆军统领吴长庆幕办理文书。1880年随军驻登州,

为什么张謇考第60名还能得状元

  张謇  张謇不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还是清末的状元,说道他考状元也有一件趣事。张謇能以第60名的资格成为状元,其中与他的恩师翁同分不开关系。  为什么张謇考第60名还能得状元?  本来状元是三

史上“状元实业家”张謇出生

在164年前的今天,1853年7月1日(农历五月廿五),中国史上唯一弃官下海“状元实业家”张謇出生。网络配图张謇[jiǎn](1853年7月1日(距今164年)~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

“实业状元”张謇办的大生纱厂最终如何

张謇,字季直是近代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英雄人物,他一人在实业兴国的道路上前行了数十年,养活了数以万计的老百姓。张謇前半生主要是在政治上为了功名而努力,到了看透官场黑暗之后,就转而从事实业、教育等行业,真正

张謇

张謇,清末民初实业家、教育家  张謇(汉语拼音:ZhangJian;1853-07-01~1926-08-24),中国清末民初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首领。字季直,号啬庵。原籍江苏通州。生于江苏海门,卒

“清末状元”张謇一句什么话竟让慈禧失声痛哭

清代状元张謇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影响巨大、声望颇高,在张謇眼里,没有比国家利益更高的政府利益。当一个旧体制愿意更新并处于更新阶段时,他会与其保持最大诚意、最大程度的合作;任何人都不会说张謇顽固、保守。即

张謇和康有为的救国方式有何不同

康有为是变法救国,张骞是实业救国。康有为和张骞都没有最终实现自己的救国主张的根本原因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民族工业无法正常发展,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康有为(185

“清末状元”张謇一句什么话竟让慈禧失声痛哭

清代状元张謇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影响巨大、声望颇高,在张謇眼里,没有比国家利益更高的政府利益。当一个旧体制愿意更新并处于更新阶段时,他会与其保持最大诚意、最大程度的合作;任何人都不会说张謇顽固、保守。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