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一個惡習被劉備學會,導致蜀漢大業功敗垂成

Posted 天下

篇首语:成家后,你要明白,你赚钱的速度不仅要快于你花钱的速度,还要快于父母变老的速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劉邦的一個惡習被劉備學會,導致蜀漢大業功敗垂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劉邦的一個惡習被劉備學會,導致蜀漢大業功敗垂成

漢高祖劉邦,是中國古代皇帝中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他出身微賤草根,卻從一無所有完成到富有天下的華麗轉身,從人人都看不起的底層無賴,一躍成為萬眾仰視的大漢皇帝,其雄心和才幹,確實非一般人所能望其項背,千載之後仍然令人嘆為觀止。
但劉邦自幼家境貧寒,不讀詩書,從未收到過良好教育,長大後混跡江湖,結交了很多黑白兩道人物,導致他的身上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惡習,成為他的一生瑕疵。他的一個惡習數百年後被劉備學會,最終導致劉備蜀漢大業功敗垂成。
劉備的這個惡習很早就體現出來。東漢末年,荊州地區有一個名滿天下的儒學宗師,名叫宋忠。宋忠一生苦心孤詣鑽研儒學,著書立說,在當時影響很大。荊州牧劉表聽說了他的盛名,把他聘請到身邊擔任幕僚。
公元207年,曹操大軍南下攻擊荊州,劉表恰在此時病死,他兒子劉琮繼承了荊州牧的職務。劉琮自感兵力薄弱,不是曹操對手,於是向曹操送上降書。然後劉琮派宋忠為使者來找屯兵新野的劉備,告訴他此事。
劉備聽後又驚又怒,他本來還打著奪占荊州的小算盤,沒想到劉琮卻已經投降曹操。劉備一怒之下遷怒於宋忠,惡狠狠地斥責他「今斷卿頭,不足以解忿,亦恥丈夫臨別復殺卿輩!」然後把宋忠趕跑。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奪占益州,攻取成都,對劉璋手下的大批官吏全盤接受,讓他們官復原職,協助他治理益州。但益州蜀郡太守許靖卻被他排除在外,未授予一官半職。許靖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大儒,以德行高尚、才華橫溢著稱,名滿天下,但劉備認為他只是個徒有虛名的書獃子,毫無用處,所以對他不理不睬。
後來法正勸說劉備:「天下有獲虛譽而無其實者,許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創大業,天下之人不可戶說,靖之浮稱,播流四海,若其不禮,天下之人以是謂主公為賤賢也」,許靖這樣的大名士如果不被任用,恐怕會讓天下人才寒心,劉備才同意任用許靖,但也只是把他當牌位供起來而已。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計划出兵伐吳。蜀漢著名儒學學者秦宓竭力苦勸劉備不可與東吳妄動刀兵,破壞孫劉聯盟,否則後患無窮。劉備卻勃然大怒,「坐下獄幽閉」,把他關入大牢,險些喪命。
從上面三件事可以看出,劉備的這個惡習就是蔑視儒生。劉邦當年就以看不起儒生而聞名,「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對待儒生態度非常惡劣。劉備的這個惡習與他一脈相承,如出一轍。
劉備之所以輕視儒生,用《三國演義》中的話來說,無非是因為儒生們「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劉備的用人策略非常直接而現實,要的是諸葛亮五虎將這樣能夠運籌帷幄衝鋒陷陣的人才,不文不武的儒生自然不討喜。
但劉備這樣做犯了一個大錯。東漢是古代儒學的崛起興旺時期,深入人心,在天下人心中已被視為「天地綱紀」,儒學宗師們雖然乍一看只會夸夸其談下筆千言,但在當時,他們確是影響力最大的一批人,身為社會規則制定者,主導主流話語權和輿論高地。只有尊重、重用這些人,才能更好更快收服民心,吸引更多優質人才。而一旦失去了他們的支持,則會被視為難成氣候的草寇山賊。
蜀漢後期出現青黃不接的人才荒,與劉備這種蔑視儒生的態度有直接關係,最終失去民心和高知人群的支持,導致蜀漢功敗垂成。劉邦當年雖有此惡習,但他的對手項羽比他更不尊重儒生,所以他才得以僥倖勝出。而劉備沒有那麼幸運,他的對手曹操本身就是「建安文學」宗師人物,身邊團結了一大批儒學大師,綜合實力與人才儲備厚度遠勝劉備。劉備不重視儒生終於自食惡果。
參考資料:《三國志》

相关参考

一個完美的刺秦計劃,只因畫蛇添足而功敗垂成

荊軻刺秦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最終失敗而告終。然而這本該是一個完美而又成功的計劃,最終只因畫蛇添足而功敗垂成!戰國末年,秦國一家獨大,秦先滅韓、趙,兵鋒指燕國南境,太子丹決定派荊軻入秦,像當年曹沫劫持

劉邦的一次惻隱之心,生下一子,為劉邦建立的國家創造一個盛世

秦皇漢武常被並提,兩位千古一帝背後的王朝,都在兩位千古一帝在位時達到頂峰,而後衰落,只是秦始皇的秦衰落得太快,而漢武帝的漢衰落得較慢。其實,兩位千古一帝都很很多共同點,比如,他們都站在父祖的肩膀上,將

呂后與審食其是否真有私情

史料記載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為人放蕩風流。傳言在劉邦四處征戰無暇顧及呂雉時,由於安耐不住寂寞而私通了審食其。審食其是劉邦的同鄉,長得眉清目秀,口齒伶俐,被劉邦收為門人。受劉邦囑託審食其與劉邦哥哥一起照

向劉備學做人,跟曹操學做事

三國故事圓了一部分讀者的明君夢、智者夢、俠客夢,也向另一部分讀者提供了大量的心機、算計、權術、謀略。你在三國裏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權謀故事,更能學到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很多人說,劉玄德仁義,曹孟德奸詐

此人在關羽身邊輔佐,提出諸多建議都不被採納,最終導致荊州失守

劉備的蜀漢集團從跟東吳聯合大敗曹軍後,開始逐漸發展壯大,劉備在公元220年正式稱帝後,蜀漢迎來了它最鼎盛的時期,要問蜀漢開始逐漸沒落是什麼時候,那應該就是從關羽大意失荊州以後吧。其實在關羽鎮守荊州的時

朝堂上大罵文武百官,更在劉備像前自殺

蜀漢,是漢朝末年由劉備建立的一個割據政權,大致是現在的雲南、四川、貴州一帶。提起蜀漢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以及五虎上將之類的關鍵詞,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蜀漢滅亡時還有這樣一位狠人,他大罵文武百

論心狠手辣,劉邦的妻子呂雉也算名列前茅

比劉邦殺韓信、彭越,下令處死連襟樊噲(手下不敢動手,押解長安途中,劉邦駕崩,樊噲死裡逃生。)更心狠手辣的是劉邦的妻子呂雉。劉邦稱帝後,呂雉已是形容枯槁,有個戚姬深得劉邦寵愛,出門總帶在身邊陪侍,而戚姬

乾隆一生作詩四萬首,為何卻不敵劉邦的兩首

導語:中國古代的皇帝都有自己的代表作,但清朝乾隆皇帝的四萬首詩卻不敵劉邦的兩首,這是怎麼回事呢?咱們接著往下看。說起「蓋章狂魔」,想必大家就會想起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一生除了愛美女外,對珍寶和藝術品也

若劉備將皇位傳給劉封,而不是劉禪,蜀漢的結果會如何

世人都說阿鬥無能,是他拖垮了諸葛亮,葬送了劉備辛辛苦苦一輩子才積攢下來的蜀漢。甚至更有一句“扶不起的阿鬥”成為了一句名言一直流傳至今。不過針對劉禪的評價,也有部分人持有觀點他是一個大智若愚的明君,只不

劉秀是開國皇帝,為何會繼續沿用漢做國號,他真是劉邦的後代

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但是,他也是劉邦的子孫,確切地說他是劉邦的九世孫。劉秀沿用漢朝的國號,是有當時的歷史原因的。首先,他們的大漢王朝被外戚派的王莽給篡奪了,姓劉的江山變成姓王的了。這個時候王莽當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