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劉邦的一個反向操作,為大漢留下了一個隱患,也種下興盛的種子
Posted 太子
篇首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劉邦的一個反向操作,為大漢留下了一個隱患,也種下興盛的種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劉邦的一個反向操作,為大漢留下了一個隱患,也種下興盛的種子
經過八年的征戰,劉邦終於統一了中原,完成了一個「流氓無賴」到萬人之上的皇帝的轉變。他並沒有躺倒在戚夫人的溫柔鄉之中,沉醉不起。而是,繼續手握斬龍寶劍,征戰四方,平定異性諸侯王的作亂,最終息戰弭兵,與民休息,大漢帝國由此誕生,連同劉秀建立的東漢算上,劉氏江山整整延續了四百零二年。統一之後,劉邦就要面對異姓諸侯王的叛亂,可以說自劉邦漢五年稱帝之後(公元前202年),直至漢十二年病逝,根本沒有停止平定四方諸侯叛亂的步伐,他病逝的原因也是在出征時被人射傷,堅持不用醫藥導致。
期間,在漢七年時,封國在馬邑的韓王信叛亂,劉邦將其擊敗之後,韓王信逃入匈奴。不久,便引匈奴兵南下劫掠。劉邦隨即出兵征討匈奴,中了匈奴單于冒頓的驕兵之計,遂有了「白登之圍」。最終聽從大戰略家劉敬(本名婁敬)的建議,和親匈奴,安穩邊界,休養生息。
正如劉敬所預料的那樣,和親之後,匈奴入侵漢朝的軍事舉動少之又少。關鍵在於,冒頓剛剛將匈奴各部落降服,至於東方的東胡,西方的西域都沒有納入到其轄下,冒頓答應和親安穩住了劉邦後,開始了長達十餘年的兼并戰爭,直至漢文帝劉恆入主長安後,冒頓才騰出手來,繼續襲擾漢朝。
總結起來,劉邦一生大概就做了三件事。
第一,統一中原,與民更始。
第二,和親匈奴,休養生息。
第三,建立劉姓磐石之宗。
前兩件事情,都是基於國家常年征戰,百廢待興不得不為之的為國為民的利民政策。最後一件事情卻是為了穩固劉姓江山。
那麼,劉邦究竟為後世遺留了什麼操作,有利又有弊呢?
在漢三年時,劉邦遇到了他生命中最為重要的女人,就是戚夫人。
戚夫人,能歌善舞,年輕貌美。相比為劉邦生下一子一女,又因戰況的影響有過一年多的囚禁生活的折磨的半老徐娘呂后,多才多藝的戚夫人,更能使常年征戰在外的劉邦得到一個鬆弛的機會。待到劉如意出生後,愛屋及烏的原因,戚夫人為劉邦所生的劉如意,也獲得了一份寵愛,常常在眾人在面前直言不諱的稱讚劉如意「類己」。
那就意味著呂后所生的,早在漢四年就立為太子的劉盈,並不那麼受寵幸,更不用說其他人姬妾所生的子嗣。
呂后,出生於官宦之家,僅是因為呂后的父親在酒宴之上認定不出一文錢「入場費」的劉邦有英雄氣,不顧呂后母親的反對,強令呂后嫁給了大她十五歲,又與他人非婚生子的劉邦。過門之後,劉邦沒有表現出任何讓呂后不負此生的舉動,反而是將她拖入到了「牢獄」之中。
劉邦在起兵之前,在鄉間常常頭戴高高的竹帽子,四處混吃混喝,飲酒作樂。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對這個不事生產,只知道飲酒作樂的浪蕩子也是反感異常,經常拿他和他的大哥二哥作比較,其結果是越罵越生氣。劉邦任職亭長後,經常需要看護和押送人員到指定地點服從國家指派的徭役,家裡的大事小情自然落到了呂后的身上,養兒育女的重任也壓倒了呂后的身上,在這之外還要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劉邦起兵之後,力量很是弱小,既軍備不整,物資也極其缺乏。呂后包括呂后娘家人出錢出力支持劉邦。雖然艱難,呂后卻不離不棄,始終支持劉邦。之後,劉邦越打越強,受封為漢中王。又在之後的楚漢戰爭中擊敗西楚霸王項羽,於漢五年(前202年)被各諸侯王擁立為皇帝。緊接著由於劉邦忌憚幾乎半獨立的諸侯王,開始出手應對,呂后也在旁相助,個人能力最強的「兵神」韓信,在南方稱王稱霸的英布,就是呂后親自操刀的。呂后的政治能力,強硬手段,受到了劉邦的認可。
截止漢十二年,劉邦共有八子,除了情人曹氏所生的劉肥,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之外,其餘皆年幼,其母親也不受寵。
而戚夫人的出現,目的很是明確,就是要奪取呂后為之付出心血的成果,先謀得太子之位,進而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皇太后。這就成為了兩個女人之間的爭鬥,劉邦在一旁拉「偏架」。劉邦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立劉如意為太子,廢掉劉盈。
而早在漢六年的時候,劉邦鑒於秦朝建立郡縣制,而未大封子弟為諸侯,使得國家出現變亂時無法自救。同時各地的異性王陳列四方,將京師長安環保其中。於是劉邦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大封同姓諸侯王。
春,正月,丙午,分楚王信地為二國:以淮東五十三縣立從兄將軍賈為荊王,以薛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立弟文信君交為楚王。壬子,以雲中、雁門、代郡五十三縣立兄宜信侯喜為代王,以膠東、膠西、臨菑、濟北、博陽、城陽郡七十三縣立微時外婦之子肥為齊王,諸民能齊言者皆以與齊。
這就是劉邦所做的第三件事,建立劉姓磐石之宗。只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他還要面對諸多的問題。
最直觀的莫過於,經過時間的演化,年老的會一一離去,年幼的會一天天長大。慾望和矛盾在一天天的累積。唐朝唐太宗時期,名臣李百葯曾對此有過精闢的總結。
且數世之後,王室浸微,始自藩屏,化為仇敵。家殊俗,國異政,強凌弱,眾暴寡,疆場彼此,干戈日尋。狐駘之役,女子盡髽;崤陵之師,只輪不返。斯蓋略舉一隅,其餘不可勝數。陸士衡方規規然云:"嗣王委其九鼎,凶族據其大邑,天下晏然,以治待亂。"何斯言之謬也!
戚夫人和呂后之間的爭鬥,讓劉邦早早認識到了這一點。
在漢十二年也就是劉邦病亡的前夕,一心更換太子的劉邦看到跟隨在劉盈身邊的「商山四皓」之後,徹底熄滅了更換的心思,他開始著手為戚夫人尋找退路。
一、安排曾經在太子之位爭奪戰之中有恩於呂后的周昌,為劉如意封國趙國的相國,保護劉如意母子。
二、提拔周昌的下屬趙堯為御史大夫,因為他看穿了劉邦對呂后的顧忌,懼怕日後呂后會對劉如意母子出手,遂開口勸諫劉邦將周昌改任為趙國相國。劉邦由此認定趙堯能夠在關鍵時刻協助周昌他的託付。
三、原先跟隨在劉邦左右的功臣,如周勃蕭何陳平王陵曹參等人一一安插到朝廷或者藩國之中。如周勃為太尉,曹參為齊相國。既宣揚了功臣的功績,也制約了藩王,同時將以往叱吒疆場的將領分封過去,防止事態不受控制時,有一干老臣可以出面壓制。
然而,劉邦沒有想到的是不等到他的四子羽翼豐滿,功臣老臣起身謀反。呂后就相繼對他的四子(劉如意、劉友、劉恢、劉建)出手,遠在代地的劉恆也險遭毒手幸虧以匈奴襲擾為借口而拒絕。呂后將奪過來的封地,轉交給了呂氏子弟,而後一一封王。
除了早早離世的齊王劉肥和漢惠帝劉盈之外,劉邦的子嗣只留下了代王劉恆以及淮南王劉長。
劉長,是由趙姬所生。趙姬則是劉邦的女婿原趙王張敖敬獻於劉邦的姬妾。
在劉長還在娘胎時,他的母親牽扯到了一件謀反案。
起因是,漢七年劉邦親率大軍三十二萬遠征匈奴,遭遇白登之圍後,採用陳平的奇計脫身,垂頭喪氣返回長安,路過張敖的封地時,劉邦胸中窩著的邪火一股腦發泄在女婿張敖身上將其臭罵了一頓。張敖沒有表示出什麼不滿,張敖的門客們卻認為趙王張敖無端受辱,應該做點什麼為趙王挽回顏面。思來想去,最終定下計策,瞅准機會殺掉劉邦。
還未等實施,遭人檢舉,張敖作為主謀連同門客貫高和趙午十多人被押送到了長安劉邦面前。本來趙午等人爭相自殺來證明張敖沒有參與謀逆,卻被貫高阻止,他認為如果就此自殺,反而無法為張敖開罪,這才有了十多人一同被押送到京城的事情出現。
劉邦則認為張敖一定參與了此事,一再盤問貫高趙午等人,貫高極力辯解,劉邦仍然不信,繼續拷打貫高等人。後經泄公查驗,最終驗明了張敖的確未參與謀逆,但是依然被剝奪了王爵,改為宣平侯。
劉長的母親也因張敖的舉薦,受到牽連而入獄。沒有多長時間,生下了劉長,她的母親卻也因得不到應有的救治,而死在了獄中。
劉邦將劉長從牢獄之中提出,交給了呂后,讓她撫養。自此劉長待在呂后的身邊,直到夠年齡而出長安到淮南稱王。
劉邦死於漢十二年四月(前195年),五月,太子劉盈繼位(劉長此時已經5歲)。緊接著呂后開始報復戚夫人和劉如意,直至高後七年九月(前181年)燕王劉建病逝,殺其子,去其國。十四年年間,呂后將劉邦建立的磐石之宗破壞的幾近於無,代王劉恆能夠免死,得益於母親薄姬的不受寵和賢良還有對皇位沒有貪念以及他深處與匈奴交鋒的重災區代地。
劉長卻因劉邦的有意無意的操作,使得劉長存活了下來。他應證了一句話,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相关参考
秦皇漢武常被並提,兩位千古一帝背後的王朝,都在兩位千古一帝在位時達到頂峰,而後衰落,只是秦始皇的秦衰落得太快,而漢武帝的漢衰落得較慢。其實,兩位千古一帝都很很多共同點,比如,他們都站在父祖的肩膀上,將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經過一段時間的相互攻伐,形成了三足鼎立,可惜魏國的君主都不怎么長壽,經曹操一手打下魏國的江山,被司馬懿家族給掏空了,司馬家族采用曹操控制漢室的手法控制曹魏帝國,最終司馬炎登基稱帝滅亡
历史秘闻 司馬懿建立的晉朝,不如劉邦的大漢王朝,只因選了個傻子繼位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經過一段時間的相互攻伐,形成了三足鼎立,可惜魏國的君主都不怎么長壽,經曹操一手打下魏國的江山,被司馬懿家族給掏空了,司馬家族采用曹操控制漢室的手法控制曹魏帝國,最終司馬炎登基稱帝滅亡
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但是,他也是劉邦的子孫,確切地說他是劉邦的九世孫。劉秀沿用漢朝的國號,是有當時的歷史原因的。首先,他們的大漢王朝被外戚派的王莽給篡奪了,姓劉的江山變成姓王的了。這個時候王莽當了皇
大家好我是知行合一愛讀書,歡迎讀者朋友們,百忙之中來看我的文章,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會經常給大家寫一點小故事,或是愛情小技巧文章叫大家欣賞。寫得不到的地方,請大家多批評指正,另外希望讀者朋友們,可以動
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推翻秦皇暴政,打敗了西楚霸王,建立大漢王朝,是個了不起的開國皇帝。但在民間卻有截然不同的說法,說劉邦的天下是偷來的!這話怎麽來的呢?且聽我慢慢道來。(不喜勿噴,我說的是民
劉邦早年間不過是個不學無術的混混,後來恰逢趕上了秦末大亂世,機緣巧合之下又被逼造反。但誰能想到後來他竟然能攻克鹹陽,打敗項羽,建立大漢王朝成就一番霸業。對於劉邦的成功,後世之人更多的是將其原因歸功於劉
文|書生漢朝時期的戚夫人在我國歷史上算是一個比較悲慘的女子,她出生於公元前224年,西漢時濟陰定陶(今山東菏澤定陶區)人,父親戚鰓本是秦朝將領,後歸順劉邦,為劉邦建立大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劉邦成為漢王
外戚群體在古時是個神奇的存在,「專權」現象普遍,「輔國」卻實屬罕見且維繫時間較短。在大漢,武帝時期,外戚衛氏可謂盛極一時。從衛子夫成為皇妃起,衛家門楣光大扶搖直上。而衛青作為將領更是不負所望,不僅娶了
比劉邦殺韓信、彭越,下令處死連襟樊噲(手下不敢動手,押解長安途中,劉邦駕崩,樊噲死裡逃生。)更心狠手辣的是劉邦的妻子呂雉。劉邦稱帝後,呂雉已是形容枯槁,有個戚姬深得劉邦寵愛,出門總帶在身邊陪侍,而戚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