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去了哪裡

Posted 江水

篇首语:一锹挖不成水井,一天盖不成罗马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去了哪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濃墨重彩的江心洲,武漢古鸚鵡洲去了哪裡

古代武漢因交通區位而發展起來,說到交通就必提碼頭,提到碼頭就必談鸚鵡洲,“武漢”作為地名出現已很晚近了,但鸚鵡洲,在三國至南北朝時,就屢屢見於軍事記載中,之後因唐詩宋詞,鸚鵡洲家喻戶曉,它是古代武漢地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色彩濃重的人文地標。

崔顥一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讓這江心洲的意境現於眼前,其他描寫鸚鵡洲的詩詞還有很多,如李白的“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白居易的“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宋代陽枋的“鸚鵡洲邊家十萬,曉來都在水晶宮”等等。

今天來到武漢,會在漢陽江灘邊看到一塊石碑上有“鸚鵡洲”字樣,此外漢陽區還有鸚鵡大道、鸚鵡村等地名,這其實是新“鸚鵡洲”,最早的鸚鵡洲在武昌江邊,那個濃墨重彩的古鸚鵡洲更靠近武昌一邊。

鸚鵡洲從哪裡來

鸚鵡洲至少在東漢末年之前就形成了,這是大自然的造化,在自然界中,水流也分為層流、過渡流、紊流等流動狀態。

當流速很小,水體互不混合而分層流動,被稱為層流;當流速逐漸增加,水流會出現一定規律的波狀擺動,被稱為過渡流;當流速很快時,已不可辨其流線,會出現漩渦,被稱為紊流,又稱湍流、亂流,長江水流就是紊流。

所以長江上多漩渦,這些漩渦產生的上升力,對江水中的泥沙有揚舉效應,此外加上重力、阻力等作用,在長江河床中上層江水流速快於下層江水,上層江水壓力則小於下層江水,這樣的流速與壓力差使江水中的泥沙產生上升力,所以江河會把上遊的礫石、泥沙搬運到下遊。

長江進入低平開闊的中下遊地帶後,江面變寬,江水流速減慢,在江面寬窄變化處與河道彎曲處,水流的搬運作用進一步減弱,礫石、泥沙等衝積物就會在河床中間沉積下來形成江心灘,待江心灘露出水面後,接受了更多的沉積,江心洲就漸漸形成了,這也正是鸚鵡洲形成的過程。

鸚鵡洲所處的江段,寬闊的江面為江心洲的形成提供了空間,而在下遊,龜山、蛇山的存在如瓶頸般束縛了河道,江面突然變窄,兩山上遊的江水流動變平緩,加強了江水攜帶物的沉積;同時,到了雨季江面漲溢時,在龜山、蛇山的封堵下,大量的洪水攜帶物附在江心灘上加快沉積,加快鸚鵡洲形成。

鸚鵡洲最大時,洲頭在今鸚鵡洲長江大橋以南,洲尾隔夾江與黃鵠磯(武漢長江大橋武昌橋頭)相望,也即《水經注》記載的“黃鵠磯直鸚鵡州之下尾”,今花堤街、武漢音樂學院、武船、鯰魚套街一帶是比較寬闊的夾江,夾江外一直到長江中央皆是鸚鵡洲的範圍。

名士與江心洲

東漢末年,孔融向曹操上表舉薦名士禰衡,不情願的他被曹操封為鼓手,出了“擊鼓罵曹”之事,曹操無可奈何;禰衡來到荊州,劉表不能容他,遂轉徙至江夏,與黃射交好,有一天黃射大宴賓客,有人獻鸚鵡,禰衡即席作成《鸚鵡賦》,後來禰衡與黃祖有衝突,被黃祖殺了,事後黃祖懊悔而改厚葬禰衡。

“鸚鵡”之名為何會被賦予此江心洲,向來多有說法,有的說黃射大會賓客的地點就在洲上、有的說禰衡賦詩於洲上、有的說禰衡被厚葬於洲上,禰衡與“鸚鵡”是有關聯,但他是否與東漢時江夏的江心洲有關聯不得而知。

“洲因禰衡的《鸚鵡賦》而得名”或許是那時代的人們為了紀念禰衡營造的附會,到了隋唐時,眾多詠懷禰衡的詩作會點到鸚鵡洲,禰衡與鸚鵡洲的事跡就被更多人知曉了。

李白在《鸚鵡洲》中寫下“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在《望鸚鵡洲懷禰衡》中他還寫到“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吳江鸚鵡賦,落筆超群英”;王貞白在《晚泊漢陽渡》中寫下“芳洲號鸚鵡,用記禰生才”;還有杜甫、岑參、羅隱、紀唐夫等人寫的詩作指實鸚鵡洲與禰衡有關聯。

鸚鵡洲最早與軍事密切相關,才會在三國到南北朝時期的軍事記載中屢屢出現,據說“黃祖曾屯兵於此”、“吳將黃蓋屯軍於此”、“王僧辨曾引軍至鸚鵡洲”、“宋子仙曾藏船於鸚鵡洲”,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寫到:“黃金浦在鸚鵡洲下,本名黃軍浦,以吳將黃蓋屯軍於此而名”。

但到了唐代詩風蔚起,鸚鵡洲的軍事事跡被文化意涵所掩蓋,在黃鶴樓的光環下,鸚鵡洲從唐到清出現在115篇詩作中,禰衡與鸚鵡洲關聯上了黃鶴樓,被歷代文人詠懷,禰衡及其《鸚鵡賦》影響了鸚鵡洲一千多年的歷史。

鄂州南市與鸚鵡洲

禰衡、鸚鵡、《鸚鵡賦》附會上此江心洲,“鸚鵡”確實成了洲名,很多文人寫到它,使它積澱了厚重的人文色彩,當鸚鵡洲邊因良港優勢使水運商貿興起時,它的文化積澱得以發揚光大。

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寫到:“船官浦在黃鵠磯西,自昔為泊舟之所,有船官司之,因名”、“又有南浦,在城南三裡……商賈聚泊”,長江江面風大浪大,鸚鵡洲起到防波堤的作用,由於受鸚鵡洲的防護,夾江沿線出現眾多碼頭,這些碼頭相連發展成繁盛數百年的鄂州南市,武昌老城從隋至清很長時間名為鄂州城,鄂州南市是因位於鄂州城之南而得名。

唐朝時鄂州南市開始興起,到了宋朝已經特別繁華,陸遊前往夔州做官的途中經過鄂州城,在《入蜀記》中寫下了鄂州南市的盛況,他說:“至鄂州,泊稅務亭,賈船客舫,不可勝計,銜尾不絕者數裡”、“自京口以西,皆不及”、“市邑雄富,列肆繁錯,城外南市亦數裡,雖錢塘、建康不能過,隱然一大都會也”、“日昳,移舟江口,回望堤上,樓閣重複,燈火歌呼,夜分乃已”。

除了陸遊,范成大也對鄂州南市有一番描述,他在《吳船錄》中寫到:“鸚鵡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數萬家,廛閈甚盛,列肆如櫛,酒壚樓欄尤壯麗,外郡未見其比。蓋川、廣、荊、襄、淮、浙貿遷之會,貨物之至者,無不售,且不問多少,一日可盡。其盛壯如此”。

元朝後期,長江主流往南移,對鸚鵡洲東岸的衝刷加劇,武昌江岸也逐漸往長江推移,到了明朝,朱元璋封朱楨為楚王,駐於鄂州城,由江夏侯周德興來輔佐,周德興擴建鄂州城,使蛇山新城的脊線,原鄂州南市被圍到城中,新的鄂州城開九座城門,其中原鄂州南市沿線就有三個城門:平湖門、文昌門、望山門,明朝中期隨著鸚鵡洲的消退,鄂州南市走向衰落。

明朝後期,鸚鵡洲漸淪於長江,直至“崇禎巳卯,鸚鵡洲崩”,鄂州城失去了良港條件,雖然城西南又先後湧出金沙洲和白沙洲,但是它們不久或消退或並岸,因此船隻只能轉移到城北幾裡外的塘角一帶停泊。

道光年間,塘角碼頭起火,成百上千艘運鹽的商船被燒盡,再加上泥沙淤塞,塘角碼頭很快衰落,從此武昌這邊的商船都轉移到漢口停靠了。

鸚鵡洲去了哪裡

鸚鵡洲從形成到消失經過漫長時間,它從發育的那天起就面臨著江水的侵蝕,只是水沙條件變化輕微時侵蝕力微弱,等到鸚鵡洲淤積到極限,對江水的阻擋作用就越加明顯,江水對鸚鵡洲的衝刷就不斷加強。

洲頭最先被侵蝕,其沉積物被江水夾帶到洲尾沉積,所以在一定時期中,鸚鵡洲會緩慢地向下遊推移,只是龜山、蛇山的存在使江面無法擴展,沉積物也沒有淤積空間。

在龜蛇鎖大江之處,江面較窄使江水流速加快,衝刷力隨之加大,因此洲尾不會無限制地向下遊推移,反而使鸚鵡洲中下部越來越小。

在紊流效應下,江水的侵蝕力先把鸚鵡洲的洲頭和處於江水以下的兩岸沉積物掏空,掏空到一定程度後沙洲江面以上也就崩塌,鸚鵡洲就是這樣漸淪於江的。

鸚鵡洲崩塌過程中,大量侵蝕物被衝到下遊,只有少部分被搬運到漢陽江邊的凹岸處,淤積出沙灘,清朝時鸚鵡洲已經完全消失,此時漢陽城南的江邊出現沙洲,因為很多人到洲上墾荒以補課稅,故名補課洲。

清嘉慶二十年,當時的漢陽知縣裘行恕以存古跡名勝為名,把補課洲改稱為鸚鵡洲,還在漢陽城附近修禰衡墓。

到了清末,由於淤積加強新鸚鵡洲與漢陽並岸了,現在的武漢漢陽區,有禰衡墓、鸚鵡村、鸚鵡大道,攔江路之外即是新鸚鵡洲的位置。

古鸚鵡洲已經沉沒,新鸚鵡洲是“複名”的產物,它的文化意涵已經喪失,漢陽江灘上的新鸚鵡洲,讓後人記著曾經以“鸚鵡”為名的江心洲是古代武漢的一處名勝,使鸚鵡洲存在於現代武漢的地理坐標中。

如今,古鸚鵡洲的舊址上,長江中又有沉積物淤積形成江心灘,在長江水位下降季節,這個江心灘會露出江面,其實江心洲的形成條件至今仍存,自然界或許也有輪回,那麽在若乾年後,古鸚鵡洲會不會重現呢?

1.《鸚鵡洲地名由來與禰衡關係考辨》,作者:胡耀

2.《鸚鵡洲文化變遷論略》,作者:宗亮

3.《唐宋年間鸚鵡洲的詩文呈現》,作者:李雅秋

4.《古鸚鵡洲始末考略》,作者:李慶南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如需轉載,請在會話頁面點擊“轉載聯繫”查看說明

相关参考

匈奴人,你去了哪裡

在西漢的打擊下,匈奴很快衰落,不久又陷入內亂。公元前602年,虛閭(lǘ)權單於死後,匈奴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分裂和內訌,出現了五單於爭立的局面,匈奴幾乎陷入絕境。最終,呼韓邪單於稽侯珊取得優勢,占據了

日本在東北留下了近十萬的日本女人,最後都去了哪裡

文/玉濁清日本在東北留下了近10萬日本女人,日本投降後,她們都去了哪裡?在遠大的歷史長河中,在世界上發生了無數次的戰爭,相信每次提到戰爭,大多數人們可能都會想到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痛苦,想到那些無辜受害的

日本在東北留下了近十萬的日本女人,最後都去了哪裡

文/玉濁清日本在東北留下了近10萬日本女人,日本投降後,她們都去了哪裡?在遠大的歷史長河中,在世界上發生了無數次的戰爭,相信每次提到戰爭,大多數人們可能都會想到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痛苦,想到那些無辜受害的

蚩尤被黃帝打敗後,他的族人都去了哪裡

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部落的領袖,也是牛圖騰和鳥圖騰的氏族首領,有兄弟八十一人(約81個氏族部落)個個本領非凡,驍勇善戰。曾與黃帝在今河北涿鹿展開激戰,最終被炎黃部族聯合擊敗。傳說蚩尤有八隻腳,三頭六臂

賀老總拉出來的358旅,後來去了哪裡,發展成了天下第一軍

在八路軍最初的六個旅中,358旅的名氣相對不是很大,不如386旅,甚至359旅。這是賀老總一手拉出來的英雄而又傳奇的部隊。此話怎講呢?358旅的前身是紅二軍團。紅二軍團可不就是賀老總拉出來的部隊嗎?賀

明朝灭亡后,数万锦衣卫去了哪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了防止大臣篡位,元末残余势力的复苏,组建了一个特务机构,名为「”锦衣卫”。这锦衣卫本是朱元璋称吴王时的「”拱卫司”,后来又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负责皇帝出行时的仪仗和

朱棣篡位,建文帝去了哪

2020發大財自從#大明風華#熱播以來,全國網友又掀起了一波尋找建文帝的熱潮,今天@踮腳看世界也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公元1402年,建文帝朱允炆絕望地站在空盪盪的皇宮中,他知道叔叔朱棣的軍隊已經兵臨城

朱棣篡位,建文帝去了哪

2020發大財自從#大明風華#熱播以來,全國網友又掀起了一波尋找建文帝的熱潮,今天@踮腳看世界也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公元1402年,建文帝朱允炆絕望地站在空盪盪的皇宮中,他知道叔叔朱棣的軍隊已經兵臨城

十年過去了,你在哪裡

轉瞬即逝的光華,一個人的腳步還在起伏,時間是一個奇妙的存在,我們在時間的長河裡相遇相離,感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以為時間是一枚良藥,可以治癒世上一切的苦痛,忘記所有的煩惱,卻不知,深入骨髓的絲絲縷縷,

大秦亡国时横扫六国的虎狼之师去了哪

大秦二世元年,千古一帝秦始皇躺在坟墓里慢慢腐烂,秦二世胡亥坐在王位上与赵高玩着指鹿为马的游戏,以咸阳城为中心通向东西南北的驰道源源不断的把各地海清河晏的消息传过来,直到大泽乡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