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军事人物 施利芬
Posted
篇首语: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外国军事人物 施利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外国军事人物 施利芬
制定国防战略的军事家施利芬(1833年~1913年)德国陆军元帅。生于柏林一军人家庭。中学毕业后于1853年应征入伍。1856~1861年在柏林军事学院学习。后到近卫骑兵第 1旅任副官。1863~1865年在普鲁士总参谋部任职。参加过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战后,在军参谋部工作。1876年起任近卫骑兵团长。1884年起先后任总参谋部第 3、第 2处处长。他的敬业精神和管理才干,深受长官的赏识和部属的好评。总参谋长老毛奇说他“是一总长之材”。1889年施利芬晋升少将,任军需总监,是总参谋长瓦尔德泽的副手。1891~1905年任总参谋长。
施利芬任总参谋长期间积极推行军队改革。第一,他要求增加兵员,扩充军队。在他的推动下,国会于 1893年批准将德军员额增加到 59万人, 1899年又增加到 62万人。第二,他要求改善军队装备,引进新型火炮。1893年德国引进了 150毫米榴弹炮,并使部分火炮实现机动牵引。同年组建了 56个机动步炮连。1896年德军首次装备了 77毫米速射炮。第三,加强部队通信和运输建设。在他的建议下,国防部长颁布了保障军事通信的规定。1899年组建了 3个通信营。施利芬提出,战时铁路应完全置于军方控制之下。他主持制定了《关于战时运输问题的规定》。在他的推动下,德国铁路、公路状况有明显改善。第四,加强军事训练。他在号召部队加强训练的同时,亲自带领总参机关人员拉练,搞图上作业,培养参谋人员的情况判断和处置能力。
施利芬任总参谋长期间,德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帝国主义强国,急需要扩大占有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引起英、法、俄等欧洲列强的不安和警惕。1893年法国与俄国结成军事同盟,从而使德国可能陷入东西夹击、不得不进行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如何解决两线作战变被动为主动的问题,一直是施利芬 10多年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到 1905年,施利芬的战略构想才基本形成。施利芬认为,面对东西两个强敌,必须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他计划,集中德军26个军、14个预备役师和11个骑兵师的优势兵力首先击败法国,东线只部署 3个军、 4个预备役师和 2~4个骑兵师抵御俄国可能的进攻。在西线以梅斯为中轴线,分左、右两翼。左翼,在梅斯以南至瑞士边界,部署 3个半军、 3个骑兵师和 1个半预备役师,以牵制法军。右翼,在梅斯一韦瑟尔一线,集中部署23个军、 8个骑兵师和 12个半预备役师的优势兵力,突然通过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突入法国北部地区,沿海岸线向南实施大迂回,渡过塞纳河,从背后威胁巴黎,将法军主力压迫至法国与瑞士交界处的摩泽尔河附近,以左翼作砧,右翼作锤, 4~6周内打败法国。尔后向东线迅速机动兵力,攻打俄国,二三个月便可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后来,施利芬又针对英国可能参战的新情况,提出了德国应采取的对策。施利芬计划体现了集中优势兵力速战歼敌各个击破的战略思想,为德皇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发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现成的模式。
1905年底,施利芬退役。此后专门从事战史研究。1911年晋升陆军元帅。著有《坎尼战》、《现代战争》、《统帅》等。他的军事思想在德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施利芬简介 施利芬生平 闪电战之父施利芬 差点改变世界的施利芬计划
中文名: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 外文名:AlfredvonSchlieffen 国籍:德国 民族:德意志 出生日期:1833年2月28日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913年
趙楚|文1914年9月14日,德意志第二帝國剛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個多月。德軍按照戰前多年晚上的「施利芬計劃」對西線的盧森堡、比利時和法國展開了規模巨大的攻勢作戰,而負責指揮德國戰爭機器的人便是赫爾穆
趙楚|文1914年9月14日,德意志第二帝國剛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個多月。德軍按照戰前多年晚上的「施利芬計劃」對西線的盧森堡、比利時和法國展開了規模巨大的攻勢作戰,而負責指揮德國戰爭機器的人便是赫爾穆
以强压弱的苏芬战争 1939年10月德国侵占波兰后不久,苏联以维护西北边境与列宁格勒安全为由,要求同芬兰交换领土,租借军事基地。芬
苏芬战争 苏芬战争爆发后,由于前苏联的行为是明显侵略,世界多个国家都给予芬兰支柱,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芬兰移民,有许多回来参加战斗。就连当时的“不结盟国家”瑞典都支援芬兰军事物资和现金。 苏芬战争
知名人物 古应芬生平故事简介,古应芬历史评价,古应芬怎么死的?
古应芬,字勷勤,别字湘勤,广东番禺(今广州)人。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生于殷实的商人家庭。受其父喜读书尤好交接士大夫影响,从小爱好读书。1902年以“经古”第一名考中秀才。1904年经两广总督岑春
中文名:宋廷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清阳 主要成就:诗人宋之问的后裔 性别:男宋廷芬的人物介绍 唐代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县)人,他是诗人宋之问的后裔,出身儒学世家,生有
刘履芬个人资料 刘履芬(1827—1879),字彦清,号泖生,祖籍江山,随父客居苏州。幼承家教,又从名儒王韫斋学文,酷爱诗词,通晓音律。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入国子监为太学生。咸丰七年(1
·李春芬李春芬,区域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抗战胜利后,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将毕生精力贡献给地理教育和区域地理研究事业,先后曾在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创建三个地理系(科),为国家培养了大
近代人物中文名:祝菊芬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11年逝世日期:1991年职业:文昌县清澜乡党支部书记信仰:中共党员主要成就:创办平民夜校,传播革命思想祝菊芬人物事迹1928年5月,由于国民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