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新我“左筆”行草巧拙互用、拙茂巧穩|“新時代十大書法家”
Posted 法家
篇首语: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費新我“左筆”行草巧拙互用、拙茂巧穩|“新時代十大書法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費新我“左筆”行草巧拙互用、拙茂巧穩|“新時代十大書法家”
費新我(1903—1992),左筆書法大家,字立千、號立齋,後改名新我,湖州南潯雙林鎮人。歷任上海萬葉書店編輯室美術編輯,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畫師。啓功先生曾評價:“秀逸天成鄭遂昌,膠西金鐵共林翔,新翁左臂新生面,單勢分情韻更長。”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書壇甚爲活躍,不愧與林散之、沙孟海、啓功、舒同、趙樸初、李志敏、蕭嫺、劉自櫝、沙曼翁一同評選爲“新時代十大書法家”,被譽爲“左筆書法第一人”。
費新我先生
費新我擅長行草書,書作結字十分嚴謹,奇中求正,險中求平,線條幹淨利落,章法錯落有致,運筆時而急促、時而舒緩,起伏有序,極富節奏感和韻律感,尤其是字裏行間時時流露出奇崛、勁健和卓爾不羣以及在逆境中頑強拼搏的心境,近乎達到了“巧拙互用,拙茂巧穩,逆中有順,似奇反正”的藝術效果。尤其到了晚年,作書更具節奏感,抑揚頓挫,乾溼自然,運筆快而不滑,遲而不滯,書雖止而勢猶未盡。
費新我書法
費新我書法
費新我書法
費新我書法
費新我書法
相关参考
朱昂之行草书法长卷《陆游诗九首》,故宫博物院藏。朱昂之(1764--?),字青立,又字津里,江苏武进人。侨居吴中(今江苏姑苏)。朱文嵘子,工书画。绘画得力于恽寿平、王。笔意劲峭,脱尽恒蹊。中年临古之作
朱昂之行草书法长卷《陆游诗九首》,故宫博物院藏。朱昂之(1764--?),字青立,又字津里,江苏武进人。侨居吴中(今江苏姑苏)。朱文嵘子,工书画。绘画得力于恽寿平、王。笔意劲峭,脱尽恒蹊。中年临古之作
章梫(1861年—1949年),名正耀,字立光,号一山,浙江省三门县海游人。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新中国外交家章文晋的祖父。清光绪三十年登进士,殿试选授翰林院检讨。历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提调、监督,
王鐸(1592年—1652年)明末清初書畫家、詩人。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號嵩樵,又號癡庵、癡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孟津(今河南)人。幼時家境十分貧寒,過着“不能一日兩粥”的生活。天啓二年(162
岳飞《书谢眺诗》,行草,书南北朝诗人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共111字,书于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三月,后有明徐达、海瑞等跋浯。是卷以行楷书起头,行草体相杂,点画圆和朴厚、笔飞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察:看得清;徒:党徒,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朋友。解析:所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易折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
琅威理与“致远”舰军官合影清丁汝昌《致袁观察书》洋员之在水师最得实益者,琅总查为第一……人品亦以琅为最。平日认真训练,订定章程,与英国一例,曾无暇晷(gui,日影,即光阴)。即在吃饭之时,亦复手心互用
清朝人物中文名:顾鹤庆出生地:江苏镇江府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出生日期:1766逝世日期:不详代表作品:梅竹图:性潇洒,工诗文人物生平性潇洒,工麻文,善行草,好饮。(历史lishixinzhi.com)
凡是喜歡書法的人無不了解趙孟頫的書法藝術。那出神入化、娟秀嫵媚的行草真隸,不知令多少人為之傾倒、陶醉。其實,他不僅僅書法好,其詩詞畫樂律等均堪稱一流。趙氏在文章、經濟、政治領域也卓有建樹。據《元史》載
李思训碑李邕的书法学习“二王”,后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以行草著名,尤其是在行书碑法上的成就,一生共为人写了八百篇,得到的润笔费当然不菲,最终他将这些钱给了需要帮助的人,真是“书如其人”啊!李邕书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