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军事人物 先驱米兰达

Posted

篇首语:谷要自长,人要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外国军事人物 先驱米兰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外国军事人物 先驱米兰达

    拉美独立运动的先驱米兰达(1750年~1816年)
    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的领袖。出生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的一个富商家庭。幼年受过良好的教育, 12岁进入加拉加斯圣罗莎学校读书。1764年入加拉加斯大学就学。1771年赴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从西班牙王室取得了贵族家庭出身的证明。此后,他又以重金买到上尉军衔,于 1772年加入西班牙王家军队。1774年,随部队到非洲,参加西班牙入侵摩洛哥的战争。1780年,又随西军开赴古巴哈瓦那。他因通晓英语,被任命为西班牙驻古巴总督卡希加尔的副官。
    1783年,33岁的米兰达遭人诬陷,成了西班牙政府的追捕对象。他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到美国。到美国后,通过对军队经历的回顾,开始认识到西班牙当权者的专横和腐败。同时,大量阅读法国哲学家和革命家的有关著作,逐渐萌发了争取拉丁美洲独立的思想。他在美国结识了华盛顿等革命领袖和政治活动家,目睹了新生北美共和国的变化和独立战争的胜利,更加坚定了力求解放拉丁美洲的决心。1784年底,他从美国再到欧洲,用 4年时间,对荷兰、普鲁士、奥地利、意大利和俄国进行考察,并寻求对西属美洲独立运动的支持和援助,但是没有结果。
    1792年,米兰达以要求法国政府支持拉丁美洲的解放斗争为条件,参加了法国革命军,率领一个师打了许多胜仗,解放了敌军占领的比利时,为法国革命立下了战功。因此,他的名字被刻在巴黎的凯旋门上。后来,又在法国遭到诬告,曾两次入狱,均无罪获释。1798年流亡英国,住在伦敦。在那里,他联络来自拉丁美洲的爱国志士,成立了美洲大同盟。宣传解放拉美的主张,谋求广泛的支持。他在伦敦的住所曾成为美洲革命者的聚集地点。
    1805年底,米兰达离开英国前往美国。他在美国的帮助下,用私人资财购置舰船,组织远征队。1806年 2月,率领 200名志愿人员乘“利安德”号巡洋舰自纽约向委内瑞拉进发。由于西班牙军队事先得到驻美公使的情报而有了防范,致使第一次登陆失败。同年 8月,又组织志愿军进行第二次登陆,在科罗附近上岸后,迅速占领了该城,并升起了红兰黄三色旗帜,号召人民反对西班牙的统治,但由于缺乏当地人民的支持又归失败。米兰达再次流亡伦敦。此后,专门致力于号召人民争取拉美独立的宣传鼓动工作。
    1810年 4月,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成立了执政委员会----洪达。洪达派玻利瓦尔等人去英国寻求承认和支持,并将米兰达接回委内瑞拉。他回国后,应邀参加了促进农业和经济发展的爱国学社。在他和玻利瓦尔等人影响下,爱国学社实际成了政治宣传中心,米兰达很快成为国会代表和独立运动领袖。1811年 7月 5日,委内瑞拉 7个省的代表投票赞成独立,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从西班牙统治下独立出来的国家,史称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米兰达被任命为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1812年 4月,他又被任命为委内瑞拉共和国军队最高统帅,授予中将军衔。在新生共和国遭西班牙殖民军和国内保皇派猖狂反扑之际,他率军多次击退西班牙军队的进攻,但未能扭转不利局面。后来,玻利瓦尔负责防守的卡贝略港失陷,爱国力量失去了主要军火供应地,部队士气低落。米兰达在连连遭失利的形势下被迫与西班牙殖民军谈判,并签署了《圣马特奥条约》。条约规定,委内瑞拉革命者在其人权和财产受到保护的条件下把国家交给西班牙人治理。可是,西班牙人根本没有履行条约规定,在收缴了革命者的武装后即迫害革命者,没收其财产。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就此完全覆灭。不久,米兰达被捕入狱。次年被解到西班牙的加的斯囚禁。1816年 7月 14日, 56岁的米兰达死于西班牙拉卡拉卡监狱,埋葬在加的斯附近墓地。

相关参考

米兰达:美洲独立的悲情先驱

在《世间之路》里,奈保尔如此描绘米兰达的「”自我塑造”:「”在美国人当中成了一个自由爱好者,在法国人当中成了一个革命者,在俄国达官显贵中成了一个墨西哥贵族和伯爵,在英国人当中成了一个流亡的统治者,一个

国外名人传 米兰达人物生平简介,米兰达怎么死的,米兰达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FranciscodeMiranda,1750—1816),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先驱,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的领袖。他对拉丁美洲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作出了重要贡

历史人物 米兰·昆德拉写作地点_米兰·昆德拉布拉德之恋_关于米兰·昆德拉的评价如何

中文名:米兰·昆德拉外文名:MilanKundera国籍:法国出生地: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出生日期:1929年4月1日职业:作家毕业院校:布拉格查理大学主要成就:1973年梅迪西斯外国小说奖  1985

历史人物 中国最早的“战地记者”,“军事报道摄影的先驱者之一”费利斯·比托

费利斯·比托,意大利原名FeliceBeato,战地摄影师,19世纪20年代出生于意大利,后加入英国国籍。曾被誉为“军事报道摄影的先驱者之一”。>>基本信息>费利斯·比托(FeliceBeato)18

历史军事 山东革命文化运动的先驱者

刘子超(1906—1941),抗日烈士,1906年生于广东兴宁。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成长为党领导下上海社联青年理论家和鼓动家,曾参加闻名全国的“中国社会史论战”等。1929年,先后任中共上海沪西

历史军事 血染沙场的琼崖纵队抗日先驱

林伯熙,1909年出生于文昌县重兴区重兴乡柏茂村,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之后;1942年初,在金鸡岭伏击日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牺牲时年仅33岁。林伯熙以他短暂的青春实现了抗日杀敌报效国家的志向。  一、捐助

历史人物 米兰·昆德拉是谁

1929年4月1日,米兰·昆德拉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当过音乐学院院长。>昆德拉孩提时代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父亲的书房里度过的。在这里,他经常悄悄地听父亲给学生讲课

历史军事 马里尼亚诺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意大利战争期间,法国军队与米兰公爵属下的瑞士雇佣军于1515年9月13—14日在伦巴第一个叫做马里尼亚诺村附近进行的一次战役,战役因此得名。意大利战争期间,法国军队与米兰公爵属下的瑞士雇佣军于1515

历史人物 关于米兰·昆德拉的评价如何

莫言:我只看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为了告别的聚会》,很喜欢。跟拉美、美国作家不太一样,昆德拉生活在奉行极左体制的国家。他的小说是政治讽刺小说,充满了对极左体制的嘲讽。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

历史人物 关于米兰·昆德拉的评价如何

莫言:我只看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为了告别的聚会》,很喜欢。跟拉美、美国作家不太一样,昆德拉生活在奉行极左体制的国家。他的小说是政治讽刺小说,充满了对极左体制的嘲讽。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