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動員兵力高達900多萬,為什麼在中國的只有200多萬

Posted 收入

篇首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二戰動員兵力高達900多萬,為什麼在中國的只有200多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二戰動員兵力高達900多萬,為什麼在中國的只有200多萬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有史以來動員兵力最多,參戰軍隊數量最大,死傷程度最高,覆蓋範圍最廣的戰爭。這次世界大戰幾乎覆蓋了除南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陸,死傷人數高達2億,經濟損失不計其數,僅僅中國就有6000億美金。各主要參戰國裡面除了中國外,幾乎都是完成了工業化的強國。我們知道,工業化程度越深的國家,能動員兵力的比例越高。日本的動員水平算是列強裡面比較差的一個,除了還沒開始動員就被滅掉的法國和牆頭草義大利外就是它了,但即使如此日本在二戰動員兵力總數也高達970萬,投降時現役兵力788萬。那麼,為什麼日本在中國只投入了這麼少的兵力?

有些人說日本太看不起中國,所以只用一根手指和中國打。這很明顯是不可能的。日本難道是嫌自己軍隊死的人少所以添油消耗?還是覺得財政收入太多沒地方花?我們都很清楚,日本在戰前就有人揚言要三個月滅亡中國,實際上在第一年內便佔據了華北江南等廣大精華地區,但到了1938年6月的武漢會戰後中日雙方的戰線大致就沒有變化過,也就是教科書所說的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從1938年—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變,將近4年的戰爭不但使得中國經濟凋零、生產停滯、軍民死傷慘重,日本國內也並不好過。

事實上如果看日本的財政情況的變化,日本的確是希望在3個月內佔領中國或至少佔領部分地區後停戰的。如1937年日本財政收入不過47億日元,經濟總產值200億日元,但當年侵華戰爭支出就高達33億,也就是財政收入的70%、經濟總產值的16.5%都投入到了侵華戰爭。此後這個比率持續攀升,到1941年軍費佔經濟總產值的28%!從1938年開始,日本的全部財政收入投入到侵華戰爭裡面都還不夠,所以日本政府指望能夠以戰養戰。也就是在前線和國軍儘量維持戰線,在大後方加大掠奪力度希望能夠依靠搶劫的收入維持戰爭。但我軍的敵後游擊戰不僅阻止了日本消化佔領區增長實力彌補損失的目的,還不斷打擊運輸線使日本投入前線的戰力不斷削弱。所以日本以戰養戰的計劃破產,此後便處於持續失血狀態。到1940年,日本的軍費僅僅依靠國民捐獻和債券已經無法滿足,所有掠奪的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也在買美國的軍事物資時消耗殆盡。這時的日本只有三個選擇,①是能和國民政府達成和平協議,保住勝利果實,但數次交涉都沒有達成。②是承認戰敗,退出中國領土。但軍隊和國民肯定不會答應。③攻打東南亞掠奪資源金錢支撐戰爭,賭一把希望能贏,雖然希望很渺茫。

為什麼武漢會戰後就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就是因為日本已經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集結足夠的兵力消滅國民政府。基本上,日本的國力在縱深超過一千公里左右的內陸地區只能進行大概30萬兵力的會戰,而德國等強國卻足以展開200萬人以上的大會戰!1938年4月武漢會戰前2個月日本國內便執行《國民精神總動員方針》,也就是實現物資配給;到1941年日本國內成年男人每天只能吃330克糧食,這比太平天國南京被圍的時候還慘。不僅僅是糧食,日本家庭裡面除了炒菜用的鍋外所有鐵質器具都被收集起來支援戰爭,即使是路燈的燈杆都不放過。為什麼說游擊戰偉大?從這裡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了。佔領了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江南等三大產糧區的日本居然維持不了國內7000萬人吃飯?就是因為游擊隊的存在導致日本無法對佔領區實行有效統治,甚至只要出了縣城十公里就是游擊隊的天下,這種狀況自然無法大量收集糧食,更別談依靠佔領區的收穫彌補戰爭損失了!

其實抗戰可以分作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931年到1937年7月,第二階段是1937年到1941年12月,第三階段是1941年12月到日本投降。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全國總兵力不過32萬,事實上還沒有他們佔領的東北張學良軍隊多,佔領東北後日本獲得大量軍事物資和礦產資源等,這才使得日本有財力物力將兵力暴增到100萬。全面侵華時他們本來預計3月內滅亡中國,不行的話像之前佔領東北一樣再割掉華北消化,但國軍和我軍的持續抵抗導致日本計劃完全破產,甚至不但無法再像以前佔領東北一樣消化增長實力,反而不斷損失。放棄又不捨得,維持戰線就必須保持250萬的龐大兵力。直到珍珠港事變後日本佔領東南亞解決了橡膠、銅、石油、金錢等資源日本兵力才膨脹到將近800萬。

綜上所述,日本在珍珠港事變前軍隊總數250萬的70%都投入到了中國戰場,並不是日本沒有出力,而是它們當時的財政資源和運輸能力只能投入這麼多。特別是在深入內陸800公里後的內陸地區日本能一次投入作戰的兵力不過30多萬,再多根本後勤補給和財政根本支援不了。直到珍珠港事變後,日本的軍隊總數才膨脹到將近800萬,因為也只有這個時候它才有足夠的資源和金錢擴軍到這個程度,否則沒有石油橡膠銅等軍事物資,日本的坦克飛機汽車等都得趴窩,難道是讓日軍和中國軍隊拼消耗嗎?如果可動員兵力就代表能投入戰爭的軍隊總數的話,中國才應該是世界第一。但二戰中國4億人口兵力總數不到700萬,還沒有7000萬人的日本多,和德國的1700萬與蘇聯的2200萬更是沒法比了。

相关参考

二戰日本爲什麼不傾盡兵力進攻中國

二戰時,日本在亞洲地區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中國是最大的受害國,但卻不是唯一的受害國,即便在中國戰場僵持不下的時候,日本仍然沒有將全部的兵力投放到中國戰場,反而在太平洋地區集結重兵,企圖與美國進行直接較

我們是怎樣從弱國變成強國的

馮學榮,中國最好的人文歷史知識傳播者,著有《日本為什麼侵華》、《中國歷史的側面II》、《親歷北洋》、《不忍面對的真相》、《隱動力》等暢銷書文/馮學榮我們有許多讀者,都有這個問題:我們中國為什麼在歷史上

肉身菩薩,為什麼千年不腐

自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與佛教可以相互補充,在中國迅速發展,並傳播到朝鮮和日本。佛教中有許多傳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例如,死去的僧侶的遺物被火化以生產佛教遺物。此外,還有一些高僧死後會成為

太平天國的戰鬥力很強,為什麼打不過清朝

太平天國為什麼打不過清朝?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擴大一下背景,擴大到整個中國歷史,試問:在中國歷史上,是否有過農民起義成功的案例?答:有,歷史上有兩次農民起義是成功的,一個是劉邦領導的,推翻秦朝,

日本人為什麼不過農曆春節

亞洲很多國家,如南韓、越南、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一直都有歡度春節的傳統,但偏偏只有日本沒有保持迎接農曆新年這一個傳統文化。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也是過春節的,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的新年從中國的春節改成

日本人為什麼不過農曆春節

亞洲很多國家,如南韓、越南、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一直都有歡度春節的傳統,但偏偏只有日本沒有保持迎接農曆新年這一個傳統文化。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也是過春節的,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人的新年從中國的春節改成

二戰法國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弱,僅抵抗了四十多天就向德國投降

觀二戰強國,以戰力稱雄者,美國、蘇聯、德意志、中國可為其中典範。而論起法國的戰鬥力代表,大家首先提到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拿破崙,一位橫掃歐洲大陸,將法蘭西的三色旗高高飄揚在歐洲大陸的法國驕傲,有此英雄在前

中越之戰中,蘇聯為什麼不幫他的小弟越南

二戰後,越南逐漸擺脫了法國殖民者的控制,但是卻迎來了美國的入侵。當時,中國由於意識形態和地緣方面的考慮,給予了越南大量援助,和越南的關係也很不錯。沒想到的是,越南在把美軍趕跑後,立馬就和中國翻臉,多次

南澳大利亞的酒庄這麼多,為什麼奔富酒在中國最有名

說到澳大利亞美酒,那不得不提的地方就是南澳州的首府——阿德萊德。這裡被稱為「美酒之都」,也正因此,阿德萊德每年都吸引著無數中外美酒愛好者前來旅遊、品酒。無論是阿德萊德山,還是芭蘿莎,亦或者是嘉利谷,都

二戰後,此國家向日本索要80億賠償被拒絕,於是怒殺全部日本戰俘

抗日戰爭,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最恥辱的一筆,五千年泱泱大國,被一個島國侵略,並且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日本,一個曾經依附於中國的國家,在二戰時,卻夢想著侵佔中國從而統治亞洲,甚至因此在中國犯下累累罪行,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