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为何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Posted 世纪

篇首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东罗马帝国为何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罗马帝国为何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正式名称是Ρωμανία(Rōmanía,“罗马”),或者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Basileía Rōmaíōn,“罗马帝国”)。这是拉丁语Imperium Romanorum(罗马帝国)的希腊语翻译,也是拜占庭帝国的自称。为了与同样自称为罗马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区分开,因此在1453年帝国灭亡前,西欧人将其称为“东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

尽管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但其皇帝和臣民却将自己视为罗马人。在从330年到1453年这11个世纪的时间里,“拜占庭帝国”从来没有成为过这个国家的正式或非正式名称,其臣民也从来不曾将自己称为“拜占庭人”,或将首都新罗马称为“拜占庭”。对于那些以罗马帝国正宗继承人自居的东罗马人来说,这并不自相矛盾。尽管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中是希腊文化,但到7世纪为止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萨珊波斯和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也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假如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希腊人”表示“原始人”。

一直到17世纪,“东罗马帝国”都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这个帝国的正式称呼。1557年,德意志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Hieronymus Wolf)在其整理编纂的《历代拜占庭历史学家手稿》(Corpus Historiae Byzantinae)中,为了区分罗马时代以前的古典希腊文献与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希腊文献,引入了“拜占庭帝国”(Imperium Byzantinum)这个叫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17世纪之后,经过孟德斯鸠等人的使用,这个称呼逐渐被西欧历史学家广泛应用,来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罗马帝国东半部与中世纪的、希腊化的东罗马帝国。

中国文献

拂菻国是中国中古史籍中对拜占庭帝国的称谓。古代亦称大秦(随着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当时的中国认为罗马帝国就像中国一样拥有高度文明,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因此把她命名为“大秦” 。)或海西国。随历史时期之不同,此名有时也指苫国(今叙利亚)等地中海东岸地区。宋、元时代又用以称呼塞尔柱突厥人统治的小亚细亚。

此名在《魏书·高宗纪》、《显祖纪》作“普岚”。《北史·西域传》作“伏卢尼(Fūrūmi)”。玄奘着《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波剌斯国条所附西方诸国作“拂懔”,道世《法苑珠林》卷三九及所引《梁职贡图》作“拂懔”,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作“大拂临”,杜环《经行记》、《隋书》、《旧唐书》等均作“拂菻”,各种异译都是伊兰语族的Frwm(粟特语作Frōm)、Purum(安息语作Prom)、Hrōm或Hrūm(中古波斯语)等的汉字对音。19世纪末在蒙古高原发现的8世纪突厥文毗伽可汗碑中作Purum。学者们多方考定,以上各种叫法,都出自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对东罗马帝国的名称——Rūm(روم)。杜环的《经行记》和两唐书西域传对拂菻国的物产、建筑、民俗等情况有详细记载,但两唐书中的记载据认为有一部分系从唐代长安情况类推而来。在唐代,长安与拂菻之间,西突厥汗廷与拂菻之间都有频繁的使节和商旅交往,特别是西突厥曾与它联合对抗波斯的萨珊王朝。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当自该地传来。《元史》卷一三四爱薛传有“弗林”、“拂林”,戴良的《九灵山房集》卷九有“拂林”,据学者考证,此“拂林”当是Farang一词的音译,乃阿拉伯、波斯人对欧洲的称谓,亦即《明史》之佛郎机,非北魏、隋唐时期的拂菻。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 被称为帝国余晖的唐朝永贞革新为何还是失败了

后代专家认为永贞改革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维护封建统治,而唐顺宗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把权力从宦官和藩镇割据手中抢过来,所以永贞改革推出的33项政策中绝大一部分都是针对宦官专权和地方乱政的,永贞改革的

两万对战三十万,最后还斩杀敌军七万,如此强大的国家为何亡国

751年,唐朝安西都护府军队与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中亚诸国联军在怛罗斯相遇,从而,导致了一场为期两个多月的战争。这场战争,后世又被称为:怛罗斯之战。最终,以阿拉伯帝国惨胜告终,这是阿拉伯与大唐几次边境

历史百科 亚述帝国为何是最血腥的帝国?亚述帝国是怎样发展的?

亚述帝国的扩张曾经被称为地中海地区古代四大帝国之一的亚述帝国,从公元前八世纪下半叶起,凭藉其优势的军队,在对外征战中节节胜利,一度称霸于西亚和北非。起自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亚述诸王,不仅以其武功和残

历史秘闻 两万对战三十万,最后还斩杀敌军七万,如此强大的国家为何亡国

751年,唐朝安西都护府军队与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中亚诸国联军在怛罗斯相遇,从而,导致了一场为期两个多月的战争。这场战争,后世又被称为:怛罗斯之战。最终,以阿拉伯帝国惨胜告终,这是阿拉伯与大唐几次边境

为何说政治家西塞罗是古罗马帝国的奇迹?

公元前一百年前,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诞生了一个神奇的婴孩儿。他的诞生伴随着奇异的现象,他的母亲也听到了来自神明的声音,说这个孩子日后必成大材,拥有改变国家的力量。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孩子就是西塞罗。西塞罗...

曾驰骋于欧亚大陆的大元帝国,竟不被历史称为 ”正统”

忽必烈元朝疆域元朝蒙古骑兵蒙古帝国横扫天下,建立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元帝国。但是大元并不等同于蒙古帝国,它仅仅是并列与其他蒙古四大帝国的一支罢了,只是因为蒙古帝国的大汗定都在中原,所以大元在史上有些特

曾驰骋于欧亚大陆的大元帝国,竟不被历史称为 ”正统”

忽必烈元朝疆域元朝蒙古骑兵蒙古帝国横扫天下,建立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元帝国。但是大元并不等同于蒙古帝国,它仅仅是并列与其他蒙古四大帝国的一支罢了,只是因为蒙古帝国的大汗定都在中原,所以大元在史上有些特

历史人物 腓特烈一世是谁

腓特烈一世(德语:FriedrichI;英语:FrederickI),又被称为“红胡子”或“巴巴罗萨”(Barbarossa),是欧洲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是德意志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名人趣事 罗马帝国皇帝贪婪的幽默故事

  韦斯巴芗在公元70年至79年担任罗马帝国皇帝。他在战场屡立战功,又成功地平定了暴君尼禄的死引起的骚乱,因此颇受国人称颂。但是他为人贪婪,又被人私下瞧不起。有一次,他的一个宠臣请求皇帝给一个他自称是

名人趣事 罗马帝国皇帝贪婪的幽默故事

  韦斯巴芗在公元70年至79年担任罗马帝国皇帝。他在战场屡立战功,又成功地平定了暴君尼禄的死引起的骚乱,因此颇受国人称颂。但是他为人贪婪,又被人私下瞧不起。有一次,他的一个宠臣请求皇帝给一个他自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