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战争 软弱无力的癸丑之役
Posted
篇首语:少量的常识,当得大量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革命战争 软弱无力的癸丑之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革命战争 软弱无力的癸丑之役
软弱无力的癸丑之役1911年 10月武昌起义后,响应起义的各省代表 12月间在南京集会,决定建立中华民国,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 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
这时,清王朝内阁总理大臣、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一面与革命军谈判,一面率大军威胁南京。多数革命党人主张,如果袁世凯能迫使清帝退位,实现南北议和,可选袁为大总统。2月 12日,清王朝在全国革命形势和袁世凯的双重压力下,宣布退位。
3月, 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但袁窃取政权后,立即要求遣散革命军,对革命党人进行压制。1913年初,以孙中山为领袖的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期望利用议会多数组织责任内阁,削弱袁世凯的权力。3月 20日,国民党代理书记长宋教仁正要由上海乘车去北京参加国会时,袁世凯派人在车站将宋刺杀身亡。孙中山主张立即兴师讨袁,因国民党内部意见不统一而迟迟未能发动。
6月,袁世凯又免去李烈钧等国民党人所担任的南方各省都督职务。于是,李烈钧在江西、黄兴在南京、柏文蔚在安徽、陈其美在上海、陈炯明在广东、许崇智在福建,相继组织讨袁军,湖南、四川等省也宣布独立,发动讨袁。但因缺乏准备,兵力不足,行动不一致,国民党内部仍有不少人幻想通过法律解决问题,所以反抗无力,在袁世凯各路大军进攻下,不到两个月即全部失败。孙中山、黄兴逃往日本。因为 1913年按中国农历纪年为癸丑年,所以这次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癸丑之役,又称第二次革命或讨袁战争。
相关参考
南海舰队,榆林基地碧蓝的海水拍打着白色沙滩,军港里战舰拥波慢摇,远处烈日下,几队海军战士挥汗如雨,正紧张而有序地从4艘陈灰色猎潜艇上卸下大大小小设备,吊放岸上,这是4艘国产6604型猎潜艇,设计源自二
万历朝鲜战争,又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日本称之为文禄之役,第二次称之为庆长之役,或合称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征伐,征韩;南、北韩称之为壬辰倭乱,第二次称之为丁酉再乱;中国称为朝鲜之役,与宁夏之役、播州之
靖难之役,中国明代初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始发于建文元年(1399)。四年,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
《左传》僖公十三年:秦于是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 首先,我们要说的这场浩浩荡荡的“泛舟之役”它并不是一场战争,而是国家与国家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
中国近代学制的演变:中国近代学制始于清末,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公布壬寅学制;1904—1912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辛亥革命后,1912—1913年公布“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施行“壬
明朝援朝抗日之战是明朝万历时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起于1592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明万历二十年,日本文禄元年)至1598年结束。1592年是朝鲜...朝鲜之役万历朝鲜战争,又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
壬辰战争是16世纪末中朝日三国之间的一场国际战争。它始于1592年,终于1598年,中国称之为“万历朝鲜之役”或“万历援朝战争”,朝鲜称之为“壬辰倭乱”或“壬辰卫国战争”,日本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
从1894年到198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开始,让日本看到了当时中国的软弱无力,自从便开始了他们长达许久的对中国的压迫与鄙视。这个当了他们许久老大的泱泱大国终于在他们的炮火下显得不堪一击。他们要统领整个东
万历三大征简介: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1573~1619)年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三战皆捷,但明朝人力物力也遭受到巨大损失。一、宁夏之役即镇压哱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