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粟裕一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谭家桥之役
Posted
篇首语: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将粟裕一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谭家桥之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将粟裕一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谭家桥之役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粟裕与王耀武是中国现代史上两大名将,也曾多次在战场上相逢。王耀武对粟裕十分地钦佩,曾专门研究粟裕,积累了一大摞的研究资料。粟裕对王耀武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是十分欣赏,曾说“(王耀武)是蒋军中指挥较有才干者”,据说,得到粟裕如此评价者,国军中仅薛岳、王耀武而已。由于信仰和政治立场的不同,两大名将之间曾经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精彩对决。
1934年7月初,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宣布,以红七军团为主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立即向闽、浙、赣、皖等省出动。红七军团的主要领导人有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政治部主任刘英、参谋长粟裕等,这次行动的目的地是皖南。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激烈的战斗,于1934年10月下旬进入闽浙赣苏区的重溪地区,同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胜利会师。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抗日先遣队同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及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军第十军团。七军团改编为第十九师,红十军和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分别为第二十师和二十一师。原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刘畴西为军团长,乐少华为军团政委,寻淮洲任十九师师长,刘英任政治部主任。粟裕被调到闽浙赣军区任参谋长。
红十军团成立后,各部进行了分工。十九师的任务是出动到浙皖赣边,打击追剿之敌,发展新苏区。二十师、二十一师的任务是留守闽浙赣苏区,打击围剿之敌,保卫老苏区。此后不久,根据中央军区指示,二十师和二十一师与十九师会合,创造皖浙赣边新苏区。为了统一十军团的领导,中央军区又决定由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和刘英五人组成军政委员会,方志敏任主席。粟裕改任十军团参谋长。
12月中旬,红十军团与国民党三个团的兵力在黄山东麓谭家桥地区接火。红十军团领导决定利用乌泥关至谭家桥段公路两侧有利地形,打一场伏击战,争取歼灭孤立突出的敌补充第一旅大部。作为参谋长的粟裕立即作了安排。
12月23日夜,红军在谭家桥公路两侧设伏,他们伏击的对象就是王耀武。王耀武的补充第一旅前卫团十分谨慎,上午10点左右搜索到寻淮洲阵地前,寻淮洲当即发起攻击。在当时的大部分情况下,红军一旦冲锋,国民党军的常规动作就是溃退。但是王耀武部不是如此,他的人马迅速缩回,而没有溃散。同时开始了迂回,占据了630高地,红军两个师协同不力,而国民党军在王耀武指挥下从两师结合部突破,将红军各部击溃。最后两军恶战630高地,红军仰攻630阵地,非常不利,战斗最后以红军主动撤退而结束。此战寻淮洲身先士卒冲锋,负重伤,转移中牺牲。此外,红军损失了300人,8名师以上干部负伤,八十七团团长黄英特阵亡。谭家桥之战的失利,使方志敏部的境遇更加恶化。1935年1月,方志敏部开始退回赣东北,在怀玉山地区被围,几乎全军覆没。1月29日,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被捕,8月6日于南昌就义。整个方志敏部,只有粟裕带领少数部队突出重围,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这是王耀武和粟裕的第一次交手,结果王耀武大获全胜。不过,当时的粟裕只是参谋长,没有真正的军事决策权,左右不了战局,但其在此战中表现出来的军事谋略引起了王耀武的注意,此后,王耀武开始研究粟裕,竟形成了一大摞研究资料。谭家桥之战对粟裕影响很大,成为其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粟裕逝世后,后人遵其遗嘱,将其骨灰一部分洒在了孟良崮,另一部分洒在了谭家桥,可见此役对粟裕的影响。
相关参考
竞欲构太子当初,汉武帝二十九岁时才有了长子刘据,甚爱之。刘据长大后,性格仁慈宽厚、温和谨慎,汉武帝嫌他“不类己”,皇后太子宠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汉武帝察觉后,对大将军卫青说:“我朝有很多事都还处于草
竞欲构太子当初,汉武帝二十九岁时才有了长子刘据,甚爱之。刘据长大后,性格仁慈宽厚、温和谨慎,汉武帝嫌他“不类己”,皇后太子宠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汉武帝察觉后,对大将军卫青说:“我朝有很多事都还处于草
粟裕简介(粟裕简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长、营长、
原标题:粟裕为何会成为国民党悍将胡琏挥之不去的噩梦胡琏,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胡琏出生贫寒,从小立志从军,先参加冯玉祥的西北军任文书,后经亲戚劝说南下广州投考黄埔军校。
粟裕一直被人们称为是中国的第一大将,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期间,粟裕将军为了新中国南征北战,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艰苦卓绝的进行了多次战争,为中国人们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紧紧的和新中国交织在一起
相差十六岁开国大将粟裕情迷苏青:1955年9月27日,周总理把授予大将军衔命令状第一个授予粟裕。粟裕是开国大将中的“第一人”,粟裕与夫人苏青的爱情故事平凡中透露着炽热真情。 楚青出生于1923年
大家都知道,1955年我军授衔时,共授予了十位开国大将,分别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既然是大将,那就应该拿大将的级别待遇,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只
陈赓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小熊历史,原题:揭秘“十大将军中”最会打仗的都有谁!敢于说真话的又有谁!>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要说大将军中,最会打仗都有谁,有人第1肯定有想
谭家述作为中国老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新中国开国元勋,荣获军衔中将封号。谭家述简历是一份载满共产党革命丰功伟绩的成绩单,是一位无私奉献的爱国党员的一生事迹。>谭家述简历主要内容,1909年出生于湖
核心提示:似乎是冥冥之中的某种缘分,多年后,粟裕带领他的队伍来到了江苏,做起了大日本皇军通缉令里的“土匪”,并在苏中建立了“汉高祖的关中”,成为了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时期”。粟裕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