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安一知府墓再现宋元决战历史片段

Posted 墓志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浙江临安一知府墓再现宋元决战历史片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浙江临安一知府墓再现宋元决战历史片段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的一个墓葬发掘信息,让人们对于那场决定了南宋命运的大决战丁家洲(今安徽铜陵北)之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这场战役中,被消灭了主力的南宋军队一溃千里,节节败退,镇江知府洪起畏弃城跑路。这位洪起畏便是此次考古发掘的墓主人。那些战役信息便来自他的墓志铭。

 

洪起畏墓

这座墓葬位于临安市锦城街道横街村郎碧东南的将军山南麓,是洪起畏夫妻合葬墓,发现时已经被盗3次,但是它规模巨大,留下的墓志清晰完整,不但成为判断墓主人身份的实质性证据,也让我们得以一窥千百年前纷繁的历史真相。

墓志填补史料空白

考古所从2013年11月开始发掘。这对夫妻同茔同穴不同室,男左女右,中间隔开,两个人的墓志都保留完好。

洪起畏的墓志长80.5厘米、宽80厘米、通厚13.5厘米;背面大致呈盝顶,长69.5厘米、边缘厚6.9厘米,墓志风化严重,且用行草写就,需要后期用科技手段分辨,信息量很大。

根据墓志推算,洪起畏生于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卒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终年79岁,曾担任临安知府。他的祖父洪咨夔,做过刑部尚书、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兼侍读,写过《春秋说》,有专门的传记《宋史·洪咨夔传》。

洪起畏夫人郎氏,史料上几乎难觅踪影。她的墓志,是洪起畏亲手写的,中间2行10个大字有宋淑妇孺人郎氏之墓,志石正文文字13行,满行30字,共367字,最后一行末尾刻有王珍刊3个小字,文字均为楷书。根据她的墓志,郎氏是杭州临安县人,生于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死于宝祐戊午年,即理宗宝祐六年(1258),因坐蓐感寒疾,岁遇寒辄发去世。

杭州市考古所副所长郎旭峰说,墓志里还提到郎氏的祖父叫郎简,被封为武林侯,这在之前的史料里也是没有的。

揭开了宋元决战往事

洪起畏的墓志里,还写到了丁家洲之战。这次战役,在《宋史》和《元史》里都有记载,是南宋与元最后一次大规模决战,发生在1275年2月22日。这次战役牵涉到奸臣贾似道。

《宋史》记载,贾似道抽调南宋精兵13万,出师应战元军于丁家洲,也就是今天的安徽铜陵东北江中,结果贾似道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招致惨败,乘单舟逃往扬州。贾似道后来遭群愤,被贬官,最后充军广东,在贬官的路上,被与他有仇的郑虎臣杀掉。1276年1月,南宋都城临安被占领。

丁家洲之战的失败,意味着南宋的灭亡。而之后的一些斗争,比如文天祥抗元,都是小规模的战斗,已经不成气候。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何忠礼说。

洪知府此时在做什么?《宋史》卷四五二《陶居仁传》记载北兵攻镇江,守臣洪起畏遁。那时,他是镇江知府,在元兵准备进攻时,弃城逃跑了。但在发现的墓志里,只写了打败仗的情况,没写他逃跑这件事。洪起畏的说法是,贾似道也想努力收集溃兵再战,却没做成。他还提到,当时的步军指挥使孙虎臣是前锋,一触即溃,是他先逃跑的。

而在史料里,关于谁先逃的说法很多。

《元史·伯颜传》里说,是水军统领夏贵先逃的,贵先遁,以扁舟掠似道船。

《宋史·贾似道传》里又讲,似道亦与虎臣以单舸奔扬州,两人一起逃的。

墓志记载与史料有出入,一般情况以墓志为准,因为是当事人写的。郎旭峰认为,洪起畏的墓志可能他事先就写好,也可能是了解他的族人写的,但他没必要为贾似道辩护,不管是孙虎臣先逃,还是贾似道先逃,当时镇江已是空城,注定是守不住的,从逻辑上分析,他的说法还是客观的。

31层封土展现精细工艺

据介绍,洪起畏这座墓的封土也很有价值。古代等级高的封土称为陵山。在汉代,身份越高,封土也越高越厚,但宋代其实并不讲究。这座墓的封土,长58米,最高处有13米。仔细看,这土是一层层夯打的,每层颜色都不同。

有31层。市考古所副研究员刘卫鹏说,13米的高度,在宋墓里算是高的了,而且夯筑非常密实坚硬,用料也不同,前面23层用黏土夯筑,24到27层是用黏土、沙子、白灰(渣)等混合。

墓室前有石条封门,石条两侧以夯土加固,为了保护原貌,考古队员只能将墓顶上的两个盗洞扩大后,进入到墓室内。没想到,这墓砖又是层层叠叠,先是砖,再是糯米石灰,再加层土,再铺土。郎旭峰介绍说,这完全是不计工本地营建墓室,元代以后的墓比较多地用到这种材料,早期的墓室并不普遍,直接上封土就行了,没这么精细,这也代表了一种新墓葬形式的出现。

相关参考

南宋洪起畏墓发掘 墓志铭还原宋元决战

导读:这位洪起畏便是此次考古发掘的墓主人。那些战役信息便来自洪起畏墓志铭。专家说,鉴于墓志都是出自当事人之手,所以在某些时候,比之史书史料可信度更高。洪起畏墓作为南宋故都所在,杭州常常会有一些有趣的考

南宋洪起畏墓发掘 墓志铭还原宋元决战

导读:这位洪起畏便是此次考古发掘的墓主人。那些战役信息便来自洪起畏墓志铭。专家说,鉴于墓志都是出自当事人之手,所以在某些时候,比之史书史料可信度更高。洪起畏墓作为南宋故都所在,杭州常常会有一些有趣的考

历史军事 宋元崖山决战投海殉国千古绝唱

宋元崖山海战发生在1279年,参战双方是南宋方面和元朝方面。南宋方面有军队20余万,元朝方面有军队2万人。南宋方面的战船是1000余艘,元朝方面的战船是400余艘。双方在崖山附近的海面上进行海战。  

没有“郭靖、杨过”的襄阳保卫战 宋元大决战

金庸先生的多部小说都曾以蒙古南侵,中原武林人士奋起抵抗为历史背景,特别是以郭靖为首的众多武林人士参与的襄阳保卫战最为壮烈。在《神雕侠侣》中杨过曾将蒙古大汗蒙哥击杀,导致蒙古大军撤退,襄阳暂时得以保全。

没有“郭靖、杨过”的襄阳保卫战 宋元大决战

金庸先生的多部小说都曾以蒙古南侵,中原武林人士奋起抵抗为历史背景,特别是以郭靖为首的众多武林人士参与的襄阳保卫战最为壮烈。在《神雕侠侣》中杨过曾将蒙古大汗蒙哥击杀,导致蒙古大军撤退,襄阳暂时得以保全。

没有“郭靖杨过”的真实襄阳保卫战 宋元大决战

金庸先生的多部小说都曾以蒙古南侵,中原武林人士奋起抵抗为历史背景,特别是以郭靖为首的众多武林人士参与的襄阳保卫战最为壮烈。在《神雕侠侣》中杨过曾将蒙古大汗蒙哥击杀,导致蒙古大军撤退,襄阳暂时得以保全。

没有“郭靖杨过”的真实襄阳保卫战 宋元大决战

金庸先生的多部小说都曾以蒙古南侵,中原武林人士奋起抵抗为历史背景,特别是以郭靖为首的众多武林人士参与的襄阳保卫战最为壮烈。在《神雕侠侣》中杨过曾将蒙古大汗蒙哥击杀,导致蒙古大军撤退,襄阳暂时得以保全。

历史秘闻 浙江一偏僻小山村,有一座神秘古墓,墓主人竟是一位传奇皇帝

一般来说,古代皇帝的陵墓不仅规模庞大,里面更有令人垂涎三尺的巨额陪葬品。正是因为这样,几乎大多数的帝王陵墓都被盗墓贼所光顾,能够保存完好的屈指可数。在浙江省的一个偏僻小山村,有一座神秘古墓,墓地的规模

浙江一偏僻小山村,有一座神秘古墓,墓主人竟是一位传奇皇帝

一般来说,古代皇帝的陵墓不仅规模庞大,里面更有令人垂涎三尺的巨额陪葬品。正是因为这样,几乎大多数的帝王陵墓都被盗墓贼所光顾,能够保存完好的屈指可数。在浙江省的一个偏僻小山村,有一座神秘古墓,墓地的规模

历史秘闻 百余件出土玉器,再现一代帝王辉煌

海昏侯墓也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海昏侯墓园位于江西省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2011年,村民在发现盗墓情况后及时上报,避免了墓园被进一步破坏,使海昏侯主墓得以保存完整。海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