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
Posted 当朝
篇首语: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
屈原投江
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有说他是出于愤世、殉国、洁身、尸谏、赐死、谋杀、救主、殉道等原因而死,还有说他是因为政治悲剧和殉楚文化而死。在这些说法中,最广为流传的是愤世与殉国之说。
屈原为什么投江?愤世说
愤世一说认为屈原痛恨当朝朝政混乱,世事浑浊,以致心中无限失望,最后投江而死。
这种说法从汉代就有,班固在《离骚赞序》中说,屈原痛恨昏君当朝,奸臣当道,不堪忍受浑浊世事,所以就自投汨罗江了。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也说,屈原写成《九章》后,很想证明、述说自己的理想,但终究没能遂愿,他不想让自己的清白之身仍然活在这浊世之中,所以就投入汨罗江,自沉而死。此后,在《新序·节士》、《怀沙》、《渔父》,包括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都认同了这种看法。
屈原为什么投江?殉国说
殉国一说从汉代就有流传,到了宋代,朱熹在《离骚经序》中说,屈原无法忍受国家处于危亡当中,就去投了汨罗江。清朝,王夫之在《楚辞·九章通释》之序里也讲道,屈原眼看着国都已破,国家将要沦陷,不忍再受亡国之耻,只能以投江来殉国。这个观点也得到了现代学者郭沫若先生的赞成。
除此之外的种种说法,都不及这两种说法更具说服力。但就是这两种说法,现在也无法判定哪一种才是屈原投江的真正原因。
相关参考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而这个节日,注定与2200多年前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跃紧密联系在一起。屈原21岁时即被楚怀王委以重任,封为左徒,在其早年从政早年间,可以说仕途十分坦荡。但是在当时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而这个节日,注定与2200多年前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跃紧密联系在一起。屈原21岁时即被楚怀王委以重任,封为左徒,在其早年从政早年间,可以说仕途十分坦荡。但是在当时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杰出的政治家和受国诗人。他一生爱国爱民,关心祖国命运,无论在政治革新、诗歌创作、哲学思想等各
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端午节是纪念中国古代贤人屈原的节日。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今天就详细解释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由于在内政外
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端午节是纪念中国古代贤人屈原的节日。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今天就详细解释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由于在内政外
历史人物 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左徒屈原简介,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到来年的正月初七日,屈原一周岁,居乐平里。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屈原居乐平里。屈原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
屈原为什么投江今天的人们每年能够在五月初五吃上粽子,过上节日要多亏了屈原的贡献。屈原当年纵身一跳,跳到了汨罗江的时候一定没想到今天的人们会如此的惦念他。越剧中的屈原关于屈原为什么选择投江这种自杀的方式
屈原悲愤投江屈原悲愤投江战国时代,楚国有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他就是名传千古的屈原。屈原知识丰富,能诗善文,口才也好,20多岁就当上了左徒官,辅助楚怀王治理国家。他胸怀远大的政治理想,一心想把楚国治理
导读:(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他出身楚国贵族,年轻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官名),协助怀王筹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者,处理外交事务,很得怀王信任。
屈原投江战国末期,秦国强大,六国只好联合抗秦。当时,楚国的国君是楚怀王,他十分器重楚国贵族三闾大夫屈原。屈原投江图屈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在受到器重期间,他积极展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