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詩書時不敢焚占卜類書籍

Posted 胡人

篇首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焚詩書時不敢焚占卜類書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焚詩書時不敢焚占卜類書籍

[摘要]《老梁數英雄》一書中,作者借中國秦漢時代重大歷史事件,如秦朝滅亡、楚漢相爭和漢初政局等,評述那些影響中國歷史進程中的英雄人物,對中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進行了解剖和評析。

《老梁數英雄》,梁宏達 著,重慶出版社

本文《老梁數英雄》,梁宏達 著,重慶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年1月。

第一輯秦末世事亂

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開始,中華民族即呈現出儒家「仁義」把握話語權的發展趨勢,但這種趨勢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後,出現了中斷——秦朝暴政的實施,使得與秦王朝相關的一切內容都與「仁義不施」掛上了鉤。於是,接下來才有了大澤鄉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聲,才能成為底層有志之士的表志之作。

當帝王遭遇騙局

秦始皇嬴政對占卜之術極為信賴,當時,他推崇的是「五德終始說」,「五德」即中國陰陽思想中的「木、火、土、金、水」五行所代表的五種德行,「五德」的相生相克,才導致了歷史變遷與王朝興衰。後來,一些封建王朝的皇帝開始自稱「奉天承運皇帝」,其中的「承運」,即指繼承了某一「德」運。

秦始皇在對「五德」思想進行了解以後認為,周朝是得「火德」而王天下,而大秦取代大周,即「水滅火」。水德尚黑,於是,他要求全國上下衣服、旌旄、節旗都應以黑色為主。他的迷信並未到此為止,在「焚詩書」的時候,唯獨沒有焚占卜和醫藥、種樹一類的書。

在「五德終始說」與個人迷信的驅使下,始皇開始祭神——從泰山封禪開始,他便在全國各地大規模地祭拜天地、山川、鬼神。從公元前220年開始,始皇不斷在國內周遊。他從咸陽出發,到達海邊,又經江蘇、湖南、浙江,後繞道湖北返回了咸陽。如果我們在地圖上將這一旅程標出來的話,會發現——即使以交通高度發達的現代標準來計算,始皇的旅程依然稱得上漫長。

巡遊過程中,他將很多的時間與精力都花費在了祭天上。這種「求上天」的舉動其實很好理解——始皇自幼經歷坎坷,擁有極強的危機感與憂患意識。當上皇帝以後,他並未因一統天下而陶醉,相反,卻一直憂心不已。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暴戾,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大秦帝國是在暴力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雖然傳到朝廷的反對聲浪極小,但大規模的民間暴亂從未間斷。謀求大秦帝國的長治久安,不僅是他的心願,更是他的一塊心病。這件事情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他。占卜,其實也算是求心安的一種方式。

見海市,求仙藥,修長城

看始皇一生,你絕不能說他不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整日為國事操勞,所有政事都由他一人決斷,其勞累程度可想而知。這次漫長的巡遊,一方面是他想要實地了解全國情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的的確確想要做個好皇帝。

遺憾的是,在這次出行過程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它影響了秦始皇的後半生,甚至可以說,直接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再次出巡,大隊人馬在泰山封禪以後,又浩浩蕩蕩地前往渤海。抵達後,秦始皇登上了芝罘島——放眼望去,雲海之間竟然有山川與人物出現,蔚為壯觀。現代人當然了解,這是海市蜃樓,是由光的折射作用形成的,但古代人對此絲毫不知。

發現奇觀後,秦始皇立即召來隨行方士徐福。徐福為了迎合秦始皇,便將其說成了傳說中的「海上仙境」。徐福看秦始皇著迷於此,立即進言稱,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求之可得長生仙藥。秦始皇大為高興——若可長生不老,永居皇位,自然不必擔心秦朝的未來。

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他開始極度渴望長生不老。他站在權力之巔,唯一令他不滿的就是壽數。

當徐福了解到了秦始皇長生的渴望後,立即意識到這是自己大賺一筆的好機會。隨後,他提出要求,要童男、童女數千人隨他一同出海,求取仙藥。於是便有了後來徐福東渡之事。徐福出海自然不可能找到仙藥,未能找到自然不敢返回。但海的這邊,秦始皇還在苦苦等待。幾年後,秦始皇再也忍耐不住,於是又派方士燕人盧生等入海尋求仙藥。

盧生入海後,當然也不可能找到藥,但他卻帶回來一本書,書上有句話讓秦始皇大為震怒,上面赫然寫著「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參悟了半天,終於認定這句話是「滅秦朝者是胡人」的意思。於是,接下來便有了蒙恬率30萬精兵北擊「胡人」的歷史。

大將蒙恬是秦朝不可多得的將才。他出兵以後即大獲全勝,將匈奴逐出了河套,趕到了陰山以北。但與匈奴交戰多年的秦始皇依然不放心,他深知匈奴生命力與戰鬥力之強,於是,為了防患於未然,又不惜血本在全國征用了多達70萬的勞工,歷時多年,建起了由臨洮(今甘肅岷縣)至遼東的綿延萬里的長城,以期絕胡人亡秦之患。

但事實上,恰恰是因為這次工程量過於巨大,才導致了秦朝根基的動搖——為了興建阿房宮、驪山墓,70多萬民工及無數錢財物資已被耗費,再加上一個萬里長城,在生產力尚不發達的秦代,對黎民蒼生來說,它不是了不起的奇跡,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劫難。

盧生之逃導致的「坑術士」

盧生帶回來的書並沒有緩解秦始皇對長生的渴望,反而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渴望——在生命的最後10年裡,他看著自己青絲變白髮,內心對死亡的恐懼無疑與日俱增,甚至到了不允許身邊人提「死」字的地步。他對盧生等方士寄予的期望越來越大。在這種莫大的壓力下,盧生等人自然惶恐不已。

公元前212年,盧生自己修仙多年卻依然不成,而始皇逼他帶來仙藥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為了減少始皇給自己帶來的壓力,他借口有鬼物妨礙自己尋找仙藥,並勸始皇「微行避鬼」——「微行」即讓皇上藏起來。一國之君竟然答應了這種荒謬的請求,並為了徹底隱蔽,去「朕」稱「真人」——他不再稱自己「朕」,而是稱自己「真人」,並下令在咸陽旁邊建立了一所名為「梁山宮」的宮觀,開始了隱居生活。

當時,知道始皇隱居的人少之又少,僅有太監、妃嬪、近臣等極親近之人。有一日,秦始皇從梁山宮向下望去,看到丞相車騎眾多,便說了一些不高興的話。偏偏身邊有好事之臣,將這些話告訴了丞相——近臣本為好心,而丞相也立即減少了自己的車騎,但始皇卻因此而震怒,他認為有人在故意泄露自己的行蹤。接下來,他不問青紅皂白,把那天隨行的近臣、妃子、太監統統殺掉。

行蹤被泄露,仙藥卻依然沒有找到,秦始皇對此頗有怨言。當時,盧生與合夥人侯生敏銳地意識到,若再待在皇帝身邊,下一個被殺的肯定是自己。於是,兩人聲稱——秦皇大權獨攬、剛愎自用,如此暴戾之人不可長生,自己不能違背天意,為他求取仙藥。

接下來,兩人迅速收拾了細軟,挑選了一個秘密的時間,逃出了咸陽。

當方士出逃的消息傳到秦始皇的耳朵裡以後,其憤怒可想而知——他對方士寵愛多年,已到了要錢給錢、要物給物、要人給人的地步,而對方不僅不知感恩,反而誹謗自己之後逃離。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兩人將一國之君當猴兒耍了。

這對自尊心極強的始皇而言無疑是不可接受的恥辱,接下來他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報復性屠戮——坑儒。公元前213年,他下令將與盧、侯二人有關和有誹謗之言者共計460餘人全部坑殺。

本文來源:騰訊文化

相关参考

秦朝一統天下後秦始皇焚書時哪些書是不用燒毀

導讀:對於秦始皇的我們會很奇怪地發現,偶語詩書的罪罰,居然遠比私藏詩書的罪罰為重。私藏詩書不過黥為城旦,偶語詩書卻要棄市掉腦袋。再加上罪罰更重的「以古非今者,族」這一條,可以判斷,禁令的最大目的,是禁

秦朝一統天下後秦始皇焚書時哪些書是不用燒毀

導讀:對於秦始皇的我們會很奇怪地發現,偶語詩書的罪罰,居然遠比私藏詩書的罪罰為重。私藏詩書不過黥為城旦,偶語詩書卻要棄市掉腦袋。再加上罪罰更重的「以古非今者,族」這一條,可以判斷,禁令的最大目的,是禁

精品好書 讓你體驗閱讀的快樂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不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生命的體驗,生活的態度。穀雨時節,四月花開,第21個世界讀書日如期而至。為了推廣閱讀,讓書籍成為每個人生活的必需品,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

姜子牙真实身份到底是谁

武王二次伐纣时,慑于纣王武威,不敢轻举妄动,遂占卜于祖庙,占卜结果不出所料并不乐观。适逢风雨暴至,西周大臣人人心生恐惧,不敢言战,只有姜尚奋力强争,武王才决意东行。在牧野战场上,又是姜尚一马当先带领百

寫楷書時加上這個筆法,字就活了

寫楷書時加上這個筆法,字就活了楷書在一般情況下顯得莊重規矩,給人以大氣沉着、中規中矩的感覺,深受書法愛好者的青睞,而且把楷書作爲學習書法的第一個選擇。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了中規中矩的一面,就會有死板

老师鼓励学生沉迷男色、文豪们大写同性情爱…日本课本不敢教的历史都在这

欲火焚身向老师请教该怎么办,老师竟回答:“色欲是人的天性,难以抑制。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藉由男色排遣色欲,这么做总比耽溺女色来得好。”同侪间流行的“硬派”男色江户幕府结束后“武士的众道”随之消失,然而时

成都設計師首獲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金獎

10月18日,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開幕典禮和頒獎儀式在南京金陵美術館舉行。來自成都的書籍設計師許天琪憑藉《尋繡記》獲得民族類金獎,《詩鏡》獲得文學類銀獎。這兩種圖書均由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這也是成

袁天罡的叔叔袁守城,能把龙王活活算死,为何玉帝却不敢动他

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能掐会算的牛人,比如战国时期的鬼谷子、三国大咖诸葛亮以及唐朝顶级相士袁天罡,他们三人虽然很厉害,但也只能为凡人占卜、算卦。有这么一位传奇的神算,他具有经天纬地之才,能轻而易举地参透天

秦始皇焚书坑儒 又称焚诗书,坑术士

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中文名,焚书坑儒。类型,成语典故。主要人物,秦始皇。年代,

反汽车雷挫败日军 石雷喷火焚敌

■晋察冀民兵爆炸大王李勇■晋察冀民兵在河滩埋地雷“土地雷”吓破敌胆“地雷阵”重创日寇——敌后抗战兵法之九:地雷战地雷战是八路军和民兵经常运用的战术,又因电影《地雷战》而广为人知。在敌后抗战中,根据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