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有沒有一本讓人看了能“大徹大悟”的經典書籍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别总是羡慕别人光芒万丈,却忘了自己也会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有沒有一本讓人看了能“大徹大悟”的經典書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有沒有一本讓人看了能“大徹大悟”的經典書籍

這世界上有沒有一本讓人看了能“大徹大悟”的書籍?

我認爲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這樣的一本書,也不可能存在一本如此“便捷高效”的書,如不然,這世界上的怎麼可能是傻子更多一些呢?

歷史上的經典琳琅滿目,數不勝數,以傳統的儒釋道三教爲基礎說:

儒書是中國文化傳承的基礎,讀後可以瞭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人與自身性格之間的關係,是入世的不二法寶。

道書闡述了世間萬物的本質,根源,規律,闡述了人、自然的統一、矛盾,是一本出世奇書。

佛書是世界上最可能讓人覺悟的書。“佛”的意思是“覺者”,也就是“大覺大悟”之人,是擺脫了這個世界上所有枷鎖的人,所以最後他們的宗旨就落到了這個世界的本質上——人,或者說生物,講“慈悲爲懷”,講“普度衆生”。

我不是一個學佛的人,但我很喜歡三教的書籍。在一定程度上,每個人追求的“大徹大悟”是不同的,故而所學、所看之書,所需要滋養的閱歷,所體悟的結果,都會因人而異。

想在人跡溝通交往方面大徹大悟,那必不可少的就是孔孟學說。孔孟學說已經紮根中國兩千餘年,它對中國人的行爲與思維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爲何中國人與外國人思維方式不同?儒家思想就佔很重要的比重。讀懂孔孟,就讀懂了半個中國的人情世故,歷史興衰。

如要獨善其身,那讓自己大徹大悟的書籍一定是道家學說。我很喜歡《道德經》,但並不喜歡別人“歪解”此書,有人把道德經用來講人際溝通,用來講企業管理,這些並不會讓人生變得更加簡單,反而會變得很複雜。

讀書是一項修煉。寫書的人把自己腦子的思想裝在紙張上,看書的人可以通過紙張來完成與作者的心靈溝通,甚至是自我拷問,自我剖析。

我很好奇,老子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歷史環境和個人思考中寫出的這本書,這本書雖然沒能讓我大徹大悟,但着實解決了很多我媽都沒法告訴我答案的問題,比如“人爲什麼活着”。

其實我喜歡佛學,但不迷佛。入了佛門,就要斷了七情六慾,這本質上,就是斷了“入世”的一切因素。學佛雖然不用斷七情六慾,但多少都會對這些身外之物產生一種“透徹”的思想。想要學佛,一定要有儒的基礎。儒的基礎越深,對人,對社會的理解越深,佛的作用就越大。

而佛與道的區別也很簡單,道是把人拉到天外,像個神仙一樣俯瞰世界,可以接受貧窮,可以接受富有,是一種超然萬物般的思想狀態。

而佛的好處就在於,它能把超脫到天外的人拉回來,讓你重新意識到,自己還是個人,即便在思想上逃脫了這個世界,但肉體依舊需要安放。故而,佛的修行不只侷限在思考中,也經歷在刨地種瓜中。

中國最著名的經典,大多都有三教的元素,如何在其中尋找出路達到“大徹大悟”呢?

其實有一句話很能解釋問題“汝欲學詩,當求於詩外”。

讀書,是不會大徹大悟的,尤其在中國。在中國最不缺的就是“死讀書”的人,因爲中國人太多了。

那什麼最重要呢?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如果讀書能通透,何必要行萬里路?

在本質上,閱歷與讀書一樣重要,是大徹大悟的兩個必備因素。用道家的思想來看就是:沒有迷茫,何來覺醒?

在這就不得不提兩種“大徹大悟”的概念。

一種是沒有文化的,一點學都沒有上過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什麼憂愁煩惱,他們不去想“大徹大悟”,所以也就沒有“迷茫”。

一種是特有文化的人,經歷過世間百態,人情冷暖,又通曉事件人文法理,他們飽受文化與折磨,不得不去想一些事情,而且越想越迷惘,越迷惑,所以他們最後的“大徹大悟”,是靠自己走出來的。

“大徹大悟”分兩種人,一種是至純之人,根本不想何爲透徹,所以他們生來透徹;一種是至渾之人,他們雖然很渾濁,但通過自己的修行達到了至純的境界,也算透徹。

而其中最痛苦的,就是活在這兩類中間的人。

其實世界上百分之99.9%的人都是這其中之人,他們失去了純真,卻又沒看透渾濁,終其一生反反覆覆尋找方法追求透徹,然而也就這樣忙碌的過了一輩子不得結果。

其實世界上沒有讓人透徹的書,因爲透徹是量變而引來的質變,經歷的多,看得多,思考的多,那自然離通透就更近一步。

其實世界上也沒有不讓人透徹的一本書,哪怕這本書就寫了一句話“看這本書的人是傻B”,也會有人因此覺悟,因爲有些人終究會走到一個引起質變的“點”。

佛門有個故事,叫香巖和尚講“悟”。香巖和尚學了幾十年佛法,自以爲知識儲備很夠,而且下山閱歷也不少,但他就是沒有開悟。一氣之下,香巖和尚跑去種地了,有一天在鋤地,突然蹦起一個小石子,打到了自己的腦袋,香巖和尚開始很煩,於是直起腰揉頭,就在他站起身這一瞬間,他開悟了,感覺自己看世間萬物感覺都不同了。

這就是一個小石子引發的質變。

人生,未必需要大徹大悟。對有些人來說,人生是一場旅行,對有些人來說,人生是一場修行。

人生修行,終究是講緣分的。有些人閱歷不夠,有些人讀書不夠,有些人機緣不夠,這些人都沒法“大徹大悟”。

讀書、經歷、思考、機緣,是“通透”的四大要素。

就思考苦求“大徹大悟”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執念,一種迷茫,一種自囚。然後又尋求看一本書解決大徹大悟這個問題,則執念更深,迷茫更重。

讀書,是爲了讓自己變通透,不是爲了給自己增加牢籠和煩惱,爲了結果而追求結果,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兒。

想要大徹大悟這個結果,首先要保證自己在路上。不要管看什麼書,經典之所以成爲經典,一定有其獨特價值,多看多思考;生活不要管酸甜苦辣,每件快樂或苦惱的事兒,都能得到感性或理性的答案。

看的多了,走的遠了,想的多了,機緣也就到了。

本質上,種地、打坐都是修行;身體和思想,總得有一樣在路上。

至於結果,或許真正通透之後,就無用了。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終於大徹大悟

目前世界上擁有五代戰機的只有中美俄三家,但俄羅斯的蘇57並沒有被西方承認。因為它雖然研製了十年,也進行了一定數量的試飛,但最終才剛宣布量產,第一架量產的蘇57還沒來得及服役,就在試飛中墜毀。因此世界公

品讀儒、釋、道經典名言150句,讓你領悟入世、出世、救世之道

有沒有一句話,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被你反覆吟誦?有沒有一首詩,像是詩人穿越千百年專爲某一刻的你而寫?有沒有一本書,令你愛不釋手,字斟句酌?儒釋道150句經典名句,值得品讀【儒家】1、物有本末,事有

升米養恩,斗米養仇,究竟有沒有道理

古代沒有普及義務教育,有機會讀書的普通百姓並不太多,但古人的智慧毋庸置疑,並不遜色於現代人,從流傳至今的經典俗語中就能充分表現出來。古代勞動人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不少為人處世的學問,一傳十,十傳百

盤點動漫中存在的曼德拉效應,快來看看你有沒有相似的經歷

首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指對一些人,事,物集體的似曾相識的感覺。而動漫中也不乏有曼德拉效應的的存在。今天就來和大家簡單的聊一聊吧。我是小甜,一個正在努力的百家寫手,點個關注不迷路,

一生值得反覆讀的5本書,豆瓣上評分9.5以上的書

有很多的同學是非常想知道,一生值得反覆讀的5本書是什麼,豆瓣上評分9.5以上的書有哪些,小編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1一生中必讀的經典書籍《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

沒有兄弟,只有利益

很多朋友喜愛《說唐》、《隋唐演義》的小說、評書或連環畫。書中爲讀者塑造了一個義薄雲天的秦叔寶,千百年來在民間文學中,其義氣可與關羽齊名。還記得裏面有一段故事讓人看了熱血沸騰,那便是賈柳樓四十六友結義。

《西遊記》經典代表,86版距今已34年,演員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86版《西遊記》演員現狀:嫦娥遠嫁、沙僧不在,陰陽兩隔世事變遷86版的《西遊記》是影視史上的經典,這版的西遊記沒有現在玄幻的特效,每一個角色都成就了經典。飾演每一個角色的演員都讓人深深的記住。34年後

8本值得反覆閱讀的經典好書,你讀過嗎

有時候,總有一些書你明明知道很好,但就是願意花費時間看了又看。其實,一個人反覆讀哪些書,比曾經讀過什麼書,更有意義《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

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本書籍,每一本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財富

榮獲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本書,每一本都有你想要的黃金屋1.《巴黎聖母院》作者:[法]雨果豆瓣評分:8.3分克洛德·弗洛羅副主教收養的長得奇醜且獨眼的棄嬰卡西莫,而弗洛羅副主教看見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

历史秘闻 孩子必讀的世界名著,一本書一個一見傾心的句子

名著二字聽到的人很多,而有關於以名著爲標籤的書籍!相信拜讀的人該是少之又少!以下是從各個經典名著書記中摘出來的句子!邀請各位共同品評拜讀!如果有喜歡的句子,評論區留下你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