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惠河的前世今生

Posted 平津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通惠河的前世今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惠河的前世今生

通惠河

京杭大運河遺跡

郭曉鐘

二十餘年前,還在昌平陽坊鎮當新兵蛋子的時候,偶然沿京密引水渠左岸向馬池口方向前行,春雨朦朧中,竟然忘記了少小離家時的鄉愁:河道寬闊筆直,水面平緩舒展,兩岸樹木高大茂密,堤上樹苗幼枝的嫩葉成團成團地泛出鵝黃的光暈,在綠意盎然,細雨氤氳之中,迷迷糊糊間好像自己是一條魚,順流而下,儼然是回到了故鄉的煙雨江南。

二十餘年後的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的總稱)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時我才知道,年少時的想像,在元盛時期,從陽坊到杭州泛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中國大運河是中國第46個,也是與北京相關的第七個世界遺產項目。北京引以為傲,北京也確實有引以為傲的資本:世界著名運河諸如德國北部的基爾運河、巴拿馬運河、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歐洲的萊茵河-多瑙河運河、美國的伊利運河,就連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法國南運河等從開鑿時間和裡程上均遠不如京杭運河。大運河沿線進入名錄與北京相關的遺產點包括昆明湖及繡漪閘;廣源閘、澄清上閘(含萬寧橋)、澄清中閘(含東不壓橋)、南新倉、平津上閘。與北京相關的河道包括通惠河段主線,玉河故道,長河;後續列入的遺產點有永通橋(含禦制通州石道碑)、通運橋、匯通祠、什剎海、白浮泉。這些至今遺跡尚存的河道、水閘、祠堂、倉庫、泉眼,構成了千里大運河的肌理,在曾經的歲月裡,濃墨重彩地書寫過北京的歷史。而上述遺產點的重中之重當首推通惠河的開鑿。因為通惠河的開鑿,才使上述遺產點得以成立並逐漸鮮活生動起來。

傍晚,從捷運國貿站出來,南行裡餘,是慶豐公園,也是著名的慶豐閘所在地。站在慶豐橋西望,暮雲合璧之中,大都時帆檣蔽雲的盛景,明時大通橋的忙碌,清時崇文門稅關衙門前的舟來楫往,以至民國時 「二閘泛舟」的閒適仿佛又出現在眼前,大運河的歷史便在腦子裡逐漸清晰起來。

中國的大運河在歷史上,大體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浙東大運河時期,當時運河的開鑿部分在春秋時期的吳國,和北京關係不大。

第二個歷史階段在隋煬帝統治初期,即隋唐大運河時期。大業四年(公元608年),煬帝「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記》)大業六年(610年),又開鑿江南運河,至現鎮江達杭州,向北則與永濟渠相接。(據《北京志·地質礦產水利氣象志·水利志》)可見,大運河由不同的段落組成,有的是既有的溝渠、河流,有的則是完全由人工開鑿,用以連接這些既有的溝渠、河流。大運河與北京發生關聯,則是隋煬帝在龐大的運河開鑿的系統工程中,只是把其中的一條人工河渠——永濟渠引到了北京境內。

然而,這個 「境內」是不是在冥冥中預示當時的涿郡,會成為帝王之都呢?

時間距隋煬帝接通永濟渠的時間過去了近700年,北京終於成為了帝王之都。此時,帝都需要大量的物資,駐紮北部邊境軍隊也需要大量的糧食和其他作戰物資,僅靠北京灣及周邊州縣的物產和供給,是遠遠不夠的。

元世祖忽必烈綜合南北方經濟發展需要以及對南方實施有效控制等重大因素,於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批準了丞相伯顏的奏折,下令修建和整治南北運河的各段。於是大運河迎來了她的第三個階段,即京杭大運河時期。這時,北京才正式確立了在中國運河體系中的地位。因為,京杭運河政治意義上的起點或者經濟、文化意義上的終點終於正式落戶北京城,當然這和北京作為首都有著極大的關係。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從任城(濟寧市)至須城(東平縣)安山,開通了濟州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從安山經壽張至臨清,開通了會通河;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南自杭州,北至天津,大運河基本貫通。此時,源源不斷的物資從南方「漂」到了通州,加上從海路運來的數量不菲的漕糧,都統統堆積到了通州,可那時壩河的運輸能力少則30萬擔,多則50萬擔,其餘數百萬擔物資只能走40餘裡旱路進京。除占用大量的畜力、人力之外,如遇雨季,道路泥濘、「驢畜死者不可勝計」,運輸效率則更為低下。至此,人們不得不尋找一條合適的水道,來解決這最後四十裡的「瓶頸」問題。

在郭守敬開鑿通惠河之前,因為水源均為含沙量極大的永定河,蕭太後(運糧)河、金口河、閘河等時斷時續,逐漸淤塞而不足為靠。郭守敬重開的「壩河」的水源來自玉泉水系,雖無泥沙之擾,卻也因水量不足,維護艱難,運量遠遠不能滿足漕運的需求,同樣也不足為靠。在巡察了大都的水資源狀況和周圍地形特點後,郭守敬提出了修建通惠河的規劃,總體建議是擴大上源,引白浮甕山河入積水潭,經玉河南折,接閘河,打通大都城海子和通州白河的水路交通。忽必烈極為重視,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八月,命丞相以下的朝臣全體「親操畚鍤」到開河工地舉行了盛大的典禮。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秋,工程全線竣工,漕船可以從三千里之外的杭州直達「海子」(現積水潭)碼頭。那時的「海子」堪稱煙波浩淼,水天一色,漕船密密麻麻幾乎遮蔽了「海子」的水面。從上都歸來的忽必烈,看到如此盛況,大喜過望,命名這條人工河道為「通惠河」。

元代的通惠河上自昌平縣白浮泉,下至通州李二寺(裡二泗)河口,全長一百六十四裡,大體分為四部分。一是引導溫榆河上遊諸泉的白浮甕山河引水工程。起自白浮泉(今昌平區白浮村北,北龍山下)至甕山泊(今昆明湖)長約六十裡。因元末明初幾十年間因無人維護,這條引水渠便完全湮廢了。直到今天,驅穿行於馬池口、西閘、上莊、陽坊、亮甲店、冷泉等地,也無任何遺跡可循。倒是突兀地間或出現的幾棵大柳樹引人遐想。有人抱怨郭守敬開挖的這段河道詳情不可考則也情有可原了。二是擴建甕山泊(今昆明湖)為通惠河的調節水庫。甕山泊在元代又叫七裡泊、西湖、西湖景。原來是玉泉山泉水下流匯聚形成的湖泊。在元初年間郭守敬開玉泉時,就對這個湖泊進行了整治。修通惠河時,在甕山泊進水口、出水口處都建了水閘,便於對水流形成控制,清乾隆時期又進行了大規模擴建。白浮泉水不再引水後,昆明湖成了通惠河的唯一水源水庫。三是在通航河道上修建閘壩工程。元代通惠河自甕山泊以下,沿今長河……入積水潭。然後從今鼓樓南面的萬寧橋(俗稱後門橋)下流出,經過東不壓橋、北河沿、南河沿,過正義路東南行,經船板胡同、北京站,出東便門,接閘河至通州入白河(今北運河)。由於北京地面坡降過陡,水流無法緩流,容易走泄,為了「節水行舟」,元代郭守敬在沿河上下,每10 裡設船閘一處,每處設上下閘門兩座,上下閘門相距一裡多。共建船閘11 處,24 座。通惠河初建,均為木閘,運行十幾年後木頭腐朽較多,漏水嚴重,影響節水行舟。元至大四年(1311年)開始將木閘改建為磚石閘,泰定四年(1327 年)基本改建完成。但這些漕閘除元末廢棄西城閘之外,朝宗閘、澄清閘、文明閘、魏村閘、慶豐下閘、普濟閘上閘等均於明代廢棄,這和明代城牆變化有關,也和上源水流量不足有關。如今只有萬壽寺東面的廣源閘遺址和平津閘遺址還能依稀看到當年通惠河上這些閘門的建築樣式。如果現在從北河沿起,經正義路口、台基廠二條,再南拐船板胡同騎行,絕少人會想到自己是在運河故道上行走。就是跟原住民打探道兒,問起某閘某閘,他們的臉上也只剩下莫名的驚詫了。四是通惠河與白河銜接工程。為了減少白河對通惠河的影響,元代建通惠河時將河口選在高麗莊裡二泗村,而不直接在通州縣城入白河。這樣做,可以減緩運河的比降,使船隊可以從白河直接駛入通惠河。

到明代,由於白河河道的變化與通惠河部分河道的淤塞,明代巡倉禦史吳仲將漕運碼頭設在了通州的張家灣,東便門外修大通橋,向北引支流至東直門。通惠河與白河中間建石壩,漕糧需經人工搬運到通惠河的駁船後才可以運入京師。

清代,擴大上源,修閘、建壩,多次整治通惠河。至今在植物園曹雪芹故居西側還可見「河牆煙柳」遺跡,這些石槽寬約半米,這極有可能就是當時收集櫻桃溝泉水至昆明湖的「河牆」。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因現代海運和鐵路興起,漕運日衰。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貢糧改征紋銀,通惠河漕運遂中止,並逐漸成為城市排水河道。

民國以來通惠河還是北京城的旅遊行船的河道。最著名的是東便門至二閘(即慶豐閘)「泛舟」,成為當時北京平民最向往的遊樂場所。

新中國建立後,對通惠河進行多次治理。1958年,在高碑店村建新攔河閘即高碑店閘,1978改建,新閘位於舊閘之北。1993年3月開始,對通惠河進行全面治理。兩岸均修建了污水截流管道,污水不再入通惠河。治理中,還對慶豐閘遺址和平津閘遺址進行了文物古跡保護。

本文來源:北京日報

相关参考

国际救信号SOS的前世今生

国际救信号SOS的前世今生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2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前世今生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前世今生  (1710年2月15日–1774年5月10日),被称作被喜爱者,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他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家庭,他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喜爱

“锁”的前世今生

“锁”的宿世此生小篆“琐”小篆“锁”“锁”,繁体写作“i”,异体“”,或作“”。许慎《说文》未收“锁”字。徐铉收入《说文解字・金部》“新附”字,释曰:“铁锁门键也。”何谓“门键”?扬雄《方言》曰:“户

“锁”的前世今生

“锁”的宿世此生小篆“琐”小篆“锁”“锁”,繁体写作“i”,异体“”,或作“”。许慎《说文》未收“锁”字。徐铉收入《说文解字・金部》“新附”字,释曰:“铁锁门键也。”何谓“门键”?扬雄《方言》曰:“户

清宫奶茶的前世今生

(一)「茶」与「奶」的「相逢」简史茶之醇香,乳之鲜美,饮茶兑奶,醇鲜交融,相得益彰,那种「柔滑醇厚」的口感,总能让人欲罢不能。。。正可谓「奶与茶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所以,美味又营养的奶茶能风靡世

康熙时期的前世今生

>,十年。>那一年,我出生在一个官宦人家,属正满州黄旗。阿妈是水师提督。>满月的时候,家中大摆宴席,高朋满座,好不热闹。觥筹交错间,一个叫化子强闯入府,直奔我的襁褓,他脏脏的手抚上我的眼睛,额娘拦他不

2020-庚子年的前世今生

按中国传统历法,每60年为一甲子,庚子年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我们暂且从回轮三道的1840年前说起……1840庚子年---国之殇水龙旁白---落后就要挨打割肉,亘古不变腐朽的满清政府战败,并与英国签订

毛泽东诗词的前世今生

我生君已拂尘去,赫赫英明万代传。思想作刀诗作史,荡平鬼魅照人间。——作者:南山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当代杰出的诗人。柳亚子先生曾以「”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的诗句赞之。毛泽东

阅读街区|洋泾浜的前世今生

中医名家陈存仁在《银元时代的生活史》里写了个笑话,说老上海有个翩翩男厨和外国女主人用洋泾浜英文论工钱和食宿,说:“Twentydollaronemonth,eatyou,sleepyou。”意思是月薪

宿松九姑乡的前世今生

“九姑”两个字,听起来像是对人的一种亲切称呼,但在宿松县,它是一个地理名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凝聚着人们的家乡情怀。从行政区划沿革上看,“九姑”的发展历史只有79年,但早在清代就诞生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