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救信号SOS的前世今生

Posted 信号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际救信号SOS的前世今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际救信号SOS的前世今生

国际救信号SOS的前世今生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27年前的今天,1991年9月22日,国际海事机关决定国际呼救信号由GMDSS代替SOS,SOS用作国际呼救信号已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在茫茫大海上,当死神向人们逼近时,“SOS”的求救信号便传向海空,传往四面八方。收到“SOS”信号的附近船只立刻就会明白信号发出者深陷困境,常常第一时间驶往出事地点,以尽快使遇难者脱离险情。

  SOS通常被认为是“SaveOurShip”(拯救我们的船)或“SaveOurSouls”(拯救我们的灵魂)的简写,甚至有人推测是“SendOurSuccour”(速来援助)的缩写。实际上SOS只是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这三个字母组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因为它的电码“…---…”(三点,三杠,三点,音“滴滴滴”“答答答”“滴滴滴”,也即三短音、三长音、三短音)在电报中是发报方最容易发出、接报方最容易辨识的电码。

  SOS另有一种表现方法为191519。19、15、19分别为S、O、S在26个英文字母中的顺序。原因是SOS求救信号广为人知,当在极端被动的情况之下SOS会暴露受难者求救的信息,所以191519是另一种隐晦地传递和表达求救讯息的符号。

  在1908年之前,国际公海海难求救信号为CQD。这三个字母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尽管很多人认为它是“ComeQuickly,Danger!”(快来,危险!)的首字母缩写。

  CQD是第一个广泛使用的电报求救信号。虽然电报员广泛使用CQD,但由于CQD容易误作另一电报代码“CQ”,故从来不是国际标准。1906年第二次国际广播电报公约于柏林举行,并采纳了德国人Notzeichen提出的三点、三横杠、三点的SOS为国际标准求救信号。

  鉴于当时海难事件频繁发生,往往由于不能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和最快组织施救,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又于1908年正式将SOS确定为国际通用海难求救信号。

  有记录的首次使用SOS求救信号时间是在1909年8月11日,当时汽船阿拉帕霍号(S.S.Arapahoe)驶至北卡罗来纳州的哈特拉斯角后燃油耗尽,发出救援36小时后获救。

  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在宣布SOS为国际统一的遇难信号的同时,废除了其他求救信号,其中包括当时普遍使用的CQD。但SOS并没有马上被使用,电报员们仍然偏爱于CQD,特别是英国的电报员们。

  其中一次著名的利用SOS求救信号的记录就是1912年4月14日晚上,英国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沉没时使用了SOS求救信号。当时英国人多数仍利用CQD求救信号,不过当晚也利用了新的SOS求救信号,希望有邮轮来拯救他们。

  传闻称泰坦尼克号的无线电首席官员杰克·菲利普斯一直在发送CQD遇难信号,直到下级无线电操作员哈罗德·布莱德建议他:“发送SOS吧,这是新的求救信号,这也可能是你最后的机会来发送它了!”然后菲利普斯才在传统的CQD求救信号中夹杂SOS信号。不过求救信号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加州人号收到,因为电报员关了电报机下班去睡觉了。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之后,SOS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对此,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SOS这3个字母无论从上往下看,正看倒看都是SOS。当遭遇海难时,遇难者可以在孤岛上摆上大大的“SOS”等待救援,头顶上路过的飞机无论从哪个方向飞来都能立刻辨认出来。

  在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由于社会开始富裕,不少人都爱在周末郊游或露营。由于当时的通信科技没有今日发达,所以警方在《警讯》节目里教导市民通过利用开关手电筒发出SOS信号(三短三长三短的光闪烁),以便一旦在山野间迷路,亦懂得如何向周边发出求救信号。

  然而,随着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船舶与航空器越来越少使用摩尔斯电码通信,因此除了业余无线电外,SOS已逐渐停用。

  1991年9月22日,国际海事机关决定从1992年二月开始废除SOS信号,改用新的国际海事卫星电子通信设备,它的国际呼救系统设备功能先进,当你呼叫“GMDSS”时,地球上所有地方都可以听到并与之迅速进行通讯联络,进行紧急救援工作,即使是突然遇到事故,只要一按电钮,所有关于事故发生及位置数据将自动地通报救援机关。这比过去采用SOS一分钟显示八十个文字的莫尔斯电信设备要快速、准确、方便得多。(中国科学报)


♦ 中国的聘礼风俗在历史上是如何演变的?

♦ 民国上流社会约定俗成的拜年习惯:挨家“飞片”

♦ 毛泽东讨厌的国际惯例:谁做黑色的谁穿,反正我是不穿!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锁”的前世今生

“锁”的宿世此生小篆“琐”小篆“锁”“锁”,繁体写作“i”,异体“”,或作“”。许慎《说文》未收“锁”字。徐铉收入《说文解字・金部》“新附”字,释曰:“铁锁门键也。”何谓“门键”?扬雄《方言》曰:“户

“锁”的前世今生

“锁”的宿世此生小篆“琐”小篆“锁”“锁”,繁体写作“i”,异体“”,或作“”。许慎《说文》未收“锁”字。徐铉收入《说文解字・金部》“新附”字,释曰:“铁锁门键也。”何谓“门键”?扬雄《方言》曰:“户

清宫奶茶的前世今生

(一)「茶」与「奶」的「相逢」简史茶之醇香,乳之鲜美,饮茶兑奶,醇鲜交融,相得益彰,那种「柔滑醇厚」的口感,总能让人欲罢不能。。。正可谓「奶与茶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所以,美味又营养的奶茶能风靡世

康熙时期的前世今生

>,十年。>那一年,我出生在一个官宦人家,属正满州黄旗。阿妈是水师提督。>满月的时候,家中大摆宴席,高朋满座,好不热闹。觥筹交错间,一个叫化子强闯入府,直奔我的襁褓,他脏脏的手抚上我的眼睛,额娘拦他不

2020-庚子年的前世今生

按中国传统历法,每60年为一甲子,庚子年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我们暂且从回轮三道的1840年前说起……1840庚子年---国之殇水龙旁白---落后就要挨打割肉,亘古不变腐朽的满清政府战败,并与英国签订

毛泽东诗词的前世今生

我生君已拂尘去,赫赫英明万代传。思想作刀诗作史,荡平鬼魅照人间。——作者:南山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当代杰出的诗人。柳亚子先生曾以「”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的诗句赞之。毛泽东

阅读街区|洋泾浜的前世今生

中医名家陈存仁在《银元时代的生活史》里写了个笑话,说老上海有个翩翩男厨和外国女主人用洋泾浜英文论工钱和食宿,说:“Twentydollaronemonth,eatyou,sleepyou。”意思是月薪

通惠河的前世今生

通惠河京杭大運河遺跡郭曉鐘二十餘年前,還在昌平陽坊鎮當新兵蛋子的時候,偶然沿京密引水渠左岸向馬池口方向前行,春雨朦朧中,竟然忘記了少小離家時的鄉愁:河道寬闊筆直,水面平緩舒展,兩岸樹木高大茂密,堤上樹

通惠河的前世今生

通惠河京杭大運河遺跡郭曉鐘二十餘年前,還在昌平陽坊鎮當新兵蛋子的時候,偶然沿京密引水渠左岸向馬池口方向前行,春雨朦朧中,竟然忘記了少小離家時的鄉愁:河道寬闊筆直,水面平緩舒展,兩岸樹木高大茂密,堤上樹

宿松九姑乡的前世今生

“九姑”两个字,听起来像是对人的一种亲切称呼,但在宿松县,它是一个地理名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凝聚着人们的家乡情怀。从行政区划沿革上看,“九姑”的发展历史只有79年,但早在清代就诞生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