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佛教文物的珍視深入到印度人的血液

Posted 博物

篇首语:守株待兔只能得一餐饱,主动出击方能丰衣足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對佛教文物的珍視深入到印度人的血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對佛教文物的珍視深入到印度人的血液

加爾各答印度博物館藏約公元11世紀《般若波羅蜜多八千頌經》插圖(女神像) 加爾各答印度博物館藏約公元10世紀《佛陀降生》 陳若茜 來源:東方早報藝術評論 印度文化部博物館司司長迪帕克·阿希什·卡爾在上海博物館「聖境印象——印度佛教藝術展」開幕式上接受《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專訪時告訴記者:「我個人非常喜歡犍陀羅藝術風格,犍陀羅之後的佛陀形象出現了人形的表現形式,這在印度佛教藝術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流派。」 印度擁有佛教藝術品館藏最豐富的加爾各答印度博物館的91件(組)佛教藝術品,包括雕塑、漆器、銀器、貝葉經和微型佛畫等,日前正在上海博物館二樓展廳對外展出。該展覽是來自印度本土的最大規模的一次佛教藝術展覽,也是國際巡展的第一站,之後該展覽還將移師日本、韓國和新加坡。 專程到滬參加展覽開幕式的印度文化部博物館司司長迪帕克·阿希什·卡爾(Deepak Ashish Kaul)在接受《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專訪時表示,他本人非常喜歡犍陀羅流派的藝術作品,一則因為犍陀羅地理位置特殊,位於印度西北部,犍陀羅藝術流派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再則因為犍陀羅流派出現之後,印度佛教藝術在表現佛陀形象時出現了以人形形象的表現形式,而此前僅僅以象征手法表現佛陀,因而犍陀羅在印度佛教藝術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流派。 《東方早報·藝術評論》(下簡稱「藝術評論」):加爾各答印度博物館是印度擁有佛教藝術品館藏最豐富的博物館麼,這批雕塑和繪畫作品最初是怎麼進入該博物館的,它們是傳世品還是考古出土的? 請登錄會員閱讀全文。本文來源:藝術中國

相关参考

回憶那些藏在恭王府裡的珍貴文物

恭王府,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博物館,同時也是全國最大、最權威的「王府文化」研究中心。它曾經以其豐富的文物館藏吸引來無數關注的目光,雖然如今它們已因各種原因散落在外,但它的藏品及其走向依然被收藏

回憶那些藏在恭王府裡的珍貴文物

恭王府,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博物館,同時也是全國最大、最權威的「王府文化」研究中心。它曾經以其豐富的文物館藏吸引來無數關注的目光,雖然如今它們已因各種原因散落在外,但它的藏品及其走向依然被收藏

人文历史常识题

1.公务员人文历史常识模拟题有哪些一、何为“佛法东来”?佛教在两汉之际自印度传入中国。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陆路,经由中亚细亚传入我国的新疆地区,再深入内地。这条陆路包括南北两道:南

中國民間首次對日本皇室追討文物中華唐鴻臚井刻石

據觀察者網報導,最近,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文物追討部部長王錦思等三位民間人士到達日本東京,計劃23日前往日本皇室,遞交要求歸還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的信函。這天恰好是日皇明仁的生日。中國民間首次對日本皇室

中國民間首次對日本皇室追討文物中華唐鴻臚井刻石

據觀察者網報導,最近,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文物追討部部長王錦思等三位民間人士到達日本東京,計劃23日前往日本皇室,遞交要求歸還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的信函。這天恰好是日皇明仁的生日。中國民間首次對日本皇室

佛教为何在印度衰落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印度,准确的说是起源于古印度,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佛教在流入中国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复兴之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印度佛教历史

1.在印度佛教历史上,对传播佛教事业有大贡献的国王是谁著名的有下列4位:1.频婆娑罗王,他是摩竭陀国的国王,为了协助佛弘扬佛法,他在他的京城王舍城建筑竹林精舍,以供佛讲经说法。2•波斯匿王,他是中印度

北京房山追回20餘套失竊文物

昨日,文物專家在介紹房山區被追回的被盜文物。當日,房山展示了21件被盜石刻文物。新京報記者浦峰攝新京報訊(記者陳瑤)昨日,環秀禪寺的藻井石、楊家大院的雕花石鼓、陜甘總督黃廷桂墓墓志等20餘套失竊的珍貴

北京房山追回20餘套失竊文物

昨日,文物專家在介紹房山區被追回的被盜文物。當日,房山展示了21件被盜石刻文物。新京報記者浦峰攝新京報訊(記者陳瑤)昨日,環秀禪寺的藻井石、楊家大院的雕花石鼓、陜甘總督黃廷桂墓墓志等20餘套失竊的珍貴

佛教有多少年历史

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印度佛教一般认为是汉朝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