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艷千年
Posted 千年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艷千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艷千年
縱觀我國古代詩詞史,你會發現文人對於離別總是歌吟不絕。但是正如南朝政治家、文學家江淹在千古名篇《別賦》中所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因此絕大多數歌吟離別的詩詞,總有一種濃濃的感傷意蘊。如王勃《江亭夜月送別》:「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白居易《南浦別》:「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等。,不過也有一些文人,在面對離別的時候,能夠以曠達的態度以處之,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詞《臨江仙·送錢穆父》,來共同感受一下蘇軾面對離別時的曠達。顧名思義,這首詞是蘇軾為送別友人錢穆父而作。那麼這位錢穆父是何人呢?蘇軾又是在何種時代背景下寫出的這首詞呢?,《宋史》卷三一七《錢勰傳》載:「勰(xié)字穆父,彥遠之子也」。可見錢穆父即錢勰。而錢勰在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間)時曾途經杭州。於是知杭州的蘇軾便寫下了這首詞送別友人錢勰。因為寫得既有情韻,又富理趣,這首詞歷來深受好評。尤其最後兩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更是百讀不厭,驚艷千年,《臨江仙·送錢穆父》,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首先,詞的開篇「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即自從我們當初在京城分別以後,一轉眼就是三年過去了,這三年的時間你是遠涉天涯、輾轉人間。都門,指汴京。改火,源自古代鑽木取火,因四季換用不同木材,稱為「改火」,這裡借指年度的更替。至於蘇軾說錢勰「天涯踏盡紅塵」,是因為他曾於元祐三年(1088)九月坐奏開封府獄空不實,出知越州,後又徙知瀛洲。,由此可見,蘇軾與友人錢勰這次是久別重逢。所以「依然一笑作春溫」,便是表達了兩人久別重逢後的感受,即我們相逢一笑,依然像春天般溫暖。很顯然,這句詞凸顯了兩人的情誼彌堅。接下來的「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則是蘇軾讚頌了錢勰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風節。同時也表明了蘇軾淡泊的心境和堅貞的操守。,然後,詞的下片起始兩句「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寫的便是蘇軾於月下送別友人的具體情景。它的意思是說,因為你就要連夜乘舟遠行,我的心為此很是惆悵,更何況我送別你的時候,月亮和雲色都只有淡淡的微茫。很顯然,這兩句渲染了送別時凄清幽冷的氛圍,它的目的便是突出蘇軾為離愁別恨而感傷的意蘊。,但如果蘇軾的心情僅僅是感傷,那麼也就與尋常送別詞無二了。所以緊接著一句「尊前不用翠眉顰」,蘇軾便將感傷轉為了曠達,說離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著為離愁別恨而感傷。顯然只有這一句很沒用說服力,因此便有了百讀不厭,驚艷千年的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它的字面意思是說,人生就好像一座旅館,我也就是個行人。,言外之意,也就是說,人生就是一趟旅程,你我不過是那匆匆過客,就沒有必要計較眼前的聚散了。我們都知道蘇軾一生宦海沉浮,奔走四方,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顯然這兩句就是蘇軾在他自己宦途多變之後,磨練出來的曠達的態度。所以這兩句便表達了蘇軾對友人的慰勉和開釋之意,因為友人此行亦是宦途多變。,綜上所述,蘇軾這首詞是很曠達的一首詞。它一改以往送別詞的纏綿感傷,而是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無論是寫情還是理趣,都充分體現了蘇軾曠達洒脫的個人風貌。而最後兩句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又何嘗只是蘇軾對友人而言,它亦是對世間千萬人而言。試著想想我們的人生閱歷,是不是正如蘇軾所說呢?,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相关参考
相思,是詩詞中常見的主題。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溫庭筠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都是相思名句。在隱娘看來,其實,女詩人寫的相思詩詞,更細膩更打動人。在唐代
历史秘闻 《唐詩三百首》最樂觀的一首詩,最後兩句成爲千古名句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詩仙這個稱號,不僅說明李白的詩風浪漫飄逸,而且也證明李白的爲人是樂觀豁達的。否則他也寫不出留世的千餘篇如飛仙一般的詩作,這位正是李白的可
历史秘闻 《唐詩三百首》最樂觀的一首詩,最後兩句成爲千古名句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詩仙這個稱號,不僅說明李白的詩風浪漫飄逸,而且也證明李白的爲人是樂觀豁達的。否則他也寫不出留世的千餘篇如飛仙一般的詩作,這位正是李白的可
历史秘闻 李商隱最憂傷的一首詩,道盡身世坎坷,最後兩句一語雙關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因爲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李商隱備受排擠而一生困頓不得志。所以李商隱的詩歌作
历史秘闻 李商隱最憂傷的一首詩,道盡身世坎坷,最後兩句一語雙關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因爲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李商隱備受排擠而一生困頓不得志。所以李商隱的詩歌作
历史秘闻 杜牧登山後寫下一首詩,成爲千古絕唱,最後7字驚豔千年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世稱“杜樊川”。杜牧的詩以七言絕句著稱,其詩創造了晚唐詩歌的高峯。現存詩作五百餘首,著有《樊川文集》傳世。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
作為書畫愛好者,通過多看、多記、多蒐集資料,從而多熟悉並掌握一些書畫家的“名頭”(除了名字別號外,還包括生卒年、籍貫、師承、風格特色等),是十分必要的。元倪瓚幽澗寒鬆圖在姓名之外還有字號,這是我國民族
蘇軾被貶黃州,直接原因是「烏台詩案」,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王安石變法時的新舊黨爭。宋神宗在位時,曾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王安石變法本就遭至了守舊派的強烈反對,再加上變法過程中因急功近利、用人不當等原因導
历史秘闻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14個字,便值得一讀再讀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成就。蘇軾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並以詩中飽含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獨具風格。所以蘇軾詩中極其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
晏殊,字同叔,是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與其子晏幾道,有“大晏”和“小晏”之稱,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晏殊以詞聞名於文壇,風格含蓄婉麗,有《珠玉詞》傳世。另外,晏殊還是古代詩人中官位最高的詩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