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美妙特質,集成人智慧與孩子純真一體,樸素精微

Posted 文化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國人的美妙特質,集成人智慧與孩子純真一體,樸素精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國人的美妙特質,集成人智慧與孩子純真一體,樸素精微

梁漱溟曾經說:,「中國文化之偉大非他,只是人類理性之偉大。中國文化的缺欠,卻非理性的缺欠,而是理性早啟、文化早熟的缺欠。」,對於這一番言論,辜鴻銘是認可的,但在這番言論的基礎上,他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一、中國人的精神,辜鴻銘掌握多門語言,且長期研究中國的經典著作。所以說,談論到中國文化,他大概是理解較為深刻,而且最有發言權的。而他在長期翻譯中國經典著作的工作中,對於外國文化的了解,也不亞於大多數人。,故而,對於各國的人,他便有了如下言論:,「美國人是偉大的樸素的,但不是深奧的。英國人是深奧的、樸素的,但不是偉大的。德國人,尤其是那些受過教育的德國人,是偉大的、深奧的,但不是樸素的。因此他們都不能理解中國文化。純正的中國人除了深奧、樸素、偉大外,更是精微的。」,這個結論,是在他對比了很多國家的人,很多國家的文化之後方才得出的。他還在之後的一篇談論中國人精神的文章中,說了與這番言論類似的一段話。,他說:「中國人最美妙的特質是,作為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它既有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夠過著孩子般的生活──一種心靈的生活。」,二、有骨氣的中國人,辜鴻銘實實在在算得上是一個有趣的人。,他不僅愛國,而且還是個很有趣的人。,辜鴻銘出生在南洋,卻實實在在有一顆中國人的心、一身中國人的傲骨。,十歲那年,他就隨義父去到了倫敦。臨行前父親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始終牢記著自己中國人的身份。,於是,即使身在倫敦,辜鴻銘依舊身穿長馬褂,留著長辮子。,英國人哪見過這個啊?他們總是以一副好奇的樣子,瞧著辜鴻銘。辜鴻銘也不在意這些眼光,依舊按照父親的囑託,穿長衫,留辮子。,某一日,辜鴻銘坐電車去往別的地方。,在車上閑來無聊,辜鴻銘便開始看泰晤時報。同車的幾個英國人,瞧見辜鴻銘的行為,覺得十分有意思。幾個人便想在辜鴻銘身上找點樂子,於是開始用極難聽的語言侮辱他。,剛開始,辜鴻銘是不願意搭理他們的,索性將報紙調了個頭。,那幾個英國人見他這樣的行為就更來勁了,嘲笑中國小子不識字,報紙都看不懂。這下辜鴻銘可就生氣了,辱我可以,辱國不成。,辜鴻銘當著眾人的面,將那邊文章用嫻熟的英文念了出來。整車的人都驚呆了。末了,辜鴻銘還說:,「你們英文才26個字母,太簡單,我要是不倒著看,那就一點意思都沒有!」那幾個無事生非的英國人見狀,只好灰溜溜的下車離開了。,三、有傲氣的中國人,說完了辜鴻銘的骨氣,我們再來說說先生的傲氣。,因為辜鴻銘在穿著打扮上,有些不同於清朝的其他官員。他總是頂著一頂黑綢緞的瓜皮小帽,並且喜歡用紅絲線夾在頭髮里編辮子。,有一次,在一個晚宴上,就發生了這麼一件趣事。,那次的晚宴,仿照著英國的形式。晚宴使用的是長桌,落座之後,便只能與身邊的人交談。那次晚宴,辜鴻銘先生身旁坐的是一位美國的女士。,這位女士瞧著辜鴻銘十分古怪,一時間也找不到什麼話和他交談。但她又覺得總是要說點什麼的,不然顯得不禮貌。於是,她就在僕人將湯端上來的時候,用蹩腳的英文,詢問辜鴻銘喜不喜歡這個湯。,辜鴻銘沒有說話,只是微笑著點了點頭。這位女士心想,可能是他不懂英文,便也不再想辦法搭話。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辜鴻銘應邀起來致詞。他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向主人及在座的人致以感謝及誠摯的問候。,在座的所有來賓以及主人,都對辜鴻銘的發言稱讚不已。,辜鴻銘也沒有多說什麼,微笑著坐下。接著,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辜鴻銘轉頭,學著剛才那位女士的腔調,低聲問道:「喜歡我的演講嗎?」,那位美國女士羞紅了臉,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辜鴻銘先生就是這麼一個有骨氣有傲氣的人,就像大多數的中國人那樣。,

相关参考

筷子一雙,中國人的大智慧,外國人不懂別裝懂

中國人講「民以食爲天」,而「筷子」顯然在這件天大的事裏地位十分重要。在中國,筷子除了用來吃飯,還被廣泛應用於婚、喪、喜慶之中,古人甚至可以憑藉一雙筷子走遍天下。換句話說,透過一雙筷子,就能一窺中國博大

爲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爲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同文同種,一衣帶水“,是過去經常用來形容中日兩個民族的詞語,今天的中國人聽到未免會有些詫異,”一衣帶水“指中日之間距離近,只隔了一條衣帶那麼寬的河流還勉強說得過去,可”同文同種“又是怎麼回事?“同種

比金字塔還厲害的建築,裡面埋藏著一位傳奇人物,是中國人的驕傲

秦始皇的陵墓是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地下建築體系。這整個浩大的工程專案主要由當時的丞相設計,派專業的人進行嚴格監工,前前後後收集人手72萬人,實際上參與墓葬的人數達到80萬,幾乎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可見

比金字塔還厲害的建築,裡面埋藏著一位傳奇人物,是中國人的驕傲

秦始皇的陵墓是目前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地下建築體系。這整個浩大的工程專案主要由當時的丞相設計,派專業的人進行嚴格監工,前前後後收集人手72萬人,實際上參與墓葬的人數達到80萬,幾乎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可見

日本人的神,諸葛亮

諸葛亮的形象不但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在日本也從來不乏追隨者,所以與諸葛亮相關的文學作品一直受到本讀者的追捧。從古至今,總能在各種文學作品中覓到他的身影,諸葛亮一直活躍在日本文學當中。但是,不同時代的文學

現代中國人的祖先10萬年前來自非洲

最新研究顯示,人類直系祖先離開非洲大陸的時間更早,大約10萬年前曾到達現今中國境內和東南亞地區。中國廣西境內最新挖掘發現早期人類牙齒化石,其歷史可追溯至7萬-12.5萬年前,這是早期現代人類遷徙至亞洲

現代中國人的祖先10萬年前來自非洲

最新研究顯示,人類直系祖先離開非洲大陸的時間更早,大約10萬年前曾到達現今中國境內和東南亞地區。中國廣西境內最新挖掘發現早期人類牙齒化石,其歷史可追溯至7萬-12.5萬年前,這是早期現代人類遷徙至亞洲

不貪心,不累心,疫情當下人生真諦莫過“道”

如果說世界上哪種文化最爲包容兼濟,必是中華文化莫屬。千百年來,中國人的人文思想總結其實就是一句話,“儒家衣道家骨佛家心”,將儒、道、法三大家融爲一體,互相借鑑,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社會道德原則規範,建構出

日本神社供奉着三位中國人,居然有蔣介石

日本的神社竟然供奉着三位中國人,這三位中國人究竟是誰呢?​​在這個世界上,人類對於有能力的或者做出傑出貢獻的人,都會給予非常的尊敬與愛戴。而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民衆表達敬意與愛戴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不過

我可以反帝,你不能獨立,大陸作家撰文調侃中國人的歷史觀,挑戰的不是當局,而是天朝網民。

作者:馮學榮原題:國人歷史觀的幾個笑柄由於寫史的原因,常與國人談論歷史,當然免不了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一開始還以為是國人接收的歷史資訊出了問題,久而久之,發現問題並不僅僅在於資訊的吸收,而是在於思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