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爲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Posted 日本人

篇首语: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爲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爲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爲何晚清中國人會認爲與日本人是“同文同種”

“同文同種,一衣帶水“,是過去經常用來形容中日兩個民族的詞語,今天的中國人聽到未免會有些詫異,”一衣帶水“指中日之間距離近,只隔了一條衣帶那麼寬的河流還勉強說得過去,可”同文同種“又是怎麼回事?

“同種”之說在基因時代不值一駁,而中日“同文”之說,最早是曾國藩提出的。後來成爲清末中國人的一大誤解。

1870年,已經開始明治維新的日本向中國提出建立近代外交關係,當時清朝朝野對於是否應該同意存在不同意見。

曾國藩提出,當時清朝已經和歐美列強建立了近代外交關係,而日本“自詡爲強大之邦,同文之國”,如果中國仍然不放棄過去的宗藩思想,日本人會深感是種侮辱,由此會導致中日不斷衝突。

因爲日本當時的知識分子熟悉漢字,能用漢字作詩,能看懂清朝的奏摺和邸報。所以曾國藩認爲日本人不那麼好糊弄,不能像對付西方人那樣用文字把戲糊弄過去。

曾國藩的這種“同文”其實是指受過儒家教育的日本人可以看懂中國。從這方面來說是沒錯的。

但反過來問一句,當時只受過儒家教育的中國人,能看懂日本嗎?

激安這個詞只有日本漢字裏有

1877年,中國第一次在日本東京設立外交使館,但讓今天人感覺詫異的一個事實是:整個使團裏沒有懂日語的人!

這是因爲當時的中國人真的認爲日本是同文之國,根本不需要翻譯,所以派遣去的使團就根本沒考慮到語言溝通的問題。

沒錯,中國人看日本報紙,可以靠上面的漢字瞭解大致意思。但外交上需要的是講究對異國文化的精深和準確理解。不懂對方語言,就只能接受對方想讓你知道的信息。通俗的說:對方罵你你說不定都只有點頭稱是,更別提騙你了。

這個道理今天的中國人明白,而清代中國人卻茫然無知。

清朝最早的赴日使團在東京鬧了不少笑話後,終於承認“沒有翻譯是不行的”,於是只有僱傭了一個懂漢語的日本人救急。當時的赴日公使何如璋向國內訴苦,說請立即招募適齡孩童到日本學習日語,以備將來所用。

第一批赴日外交官

由此可見,所謂的近代所謂的中日“同文”,很大程度上是方便日本人瞭解中國,對於中國人瞭解日本卻沒太大用,所以我們看後來歷史,日本有那麼多的“中國通”,換身衣服就可以在中國城鄉到處轉悠收集情報,而近代中國的“日本通”你找得出幾個來?

雖然赴日使館在切身體會裏明白了這個道理,但大部分人還是茫然無知的。

康有爲在變法失敗以前沒去過日本,僅僅讀過別人翻譯的日本書籍,但他卻敢在1897年大言不慚的說“日本文字猶吾文字也,但稍雜空海之伊呂波文十之三耳”。

康有爲有學問,但也愛說大話

從今天來看康有爲根本是胡扯,雖然日語中的常用漢字有那麼一二千個,但很多漢字的含義已經發生了改變,中國人雖然能認識,卻完全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而日常生活裏不寫漢字完全寫片假名的日本人也大有人在。

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前幾年,清朝大量向日本派遣留學生,提出的口號就是“同文,路近,費省,時短”。

今天赴日留學生去日本,往往要在語言學校裏學習半年到二年時間再開始專業部分的學習。而清末赴日留學生完全沒有語言基礎,在日本一共就待三個月或半年不到,這麼短時間,連日語都沒法掌握,更別提能學到什麼東西了。

而由於語言不通,對日本的異國文化也無法理解,無論衣食住行都存在交流障礙,除了少數以外,大部分清朝留學生在日本的生活一般都不那麼愉快。

而大部分日本人其實也不認爲和中國是“同文同種”。日本現代政治家大平正芳認爲:中日兩國人民文化的表現方法,和生活方式其實是相似點少於相同點”。

少數認同“同文同種”的日本人大多是別有目的,比如爲日本控制大陸出謀劃策的“東亞同文會”曾在1898年明確提出“日本和支那同文同種”,但其目的卻是爲了日本的擴張做理論建設。

清朝人認爲與日本“同文同種”,其實表現了內心對日本文化的一種輕視,覺得日本沒什麼自己的文化,都是中國傳入的,但實際上日本獨立發展多年,世界各國都承認日本發展出獨立的文化,已經遠遠不同於中華文化圈。我們看後來的歷史,寫出第一本日本研究專著的,是美國

而對於中國來說,一直沒有好好認識過日本。

在清末甲午戰爭之前,中國人對日本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徐福東渡的那個時代,而即使到了21世紀的今天,對於我們這個“一衣帶水”的鄰居,我們同樣在網絡上看得到不少人對日本的輕視,認爲”小日本的東西沒什麼值得瞭解的”。

相关参考

中國近代,爲何有百萬日本人,自稱是中國人後裔

歷史上,中國從來都是一個非常繁榮並且發達的國家,因爲國土面積非常的遼闊,所以在這樣的土地上也繁育出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人才,中華民族也不斷成長爲一個非常厲害的民族,並且因爲民族和土地遼闊的問題,中國向來都

裏面有中國人

日本爲何不敢公開天皇的墓葬,有人大膽猜測:裏面有中國人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從古至今,不管是在古代的漢唐盛世,還是如今的經濟強國,中國一直在世界中都佔有一席地位,周邊的一些國家

中國領土靠打出來的,爲何中國人不好戰呢

大家都知道,中國和美國的領土面積相近,分別排名世界第三和第四。但是考察兩國領土變遷的歷史,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的每一寸領土都是靠流血戰爭換來的,而美國的領土大部分卻是花錢買來的。1、美國領土怎

吳清源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爲何有人說他是漢奸

2003年,吳清源、林海峯、張栩三代旅日棋手回到臺灣,當時的臺北市長馬英九頒給吳清源榮譽市民獎章時,90歲的吳清源拒絕接受,強調:“我是日本人!”吳清源,姓吳名泉字清源,1914年生於福建,同年移居北

基因檢測告訴你,中國人是日本人的祖先嗎

日本大和民族,曾自稱是世界血統最純粹的民族之一。但近年來的DNA科學驗證,大和族,也就是現在的日本人,基因主要起源於八個民族。無論說日本人的祖先是徐福東渡,還是說日本人萬世一系,都是不準確的,日本人是

請稱呼我藝人,好嗎

日本的藝妓對於我們許多中國人來說可能是神祕的,帶有色彩的。也可能因爲她們的稱呼裏面帶了一個“妓”字,而導致許多人對日本藝妓這個職業不太瞭解的人會誤會日本藝妓是從事皮肉工作的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妓

周總理一張埋頭吃飯的照片,爲何感動無數國人

周恩來同志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巨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他一生留下很多照片。這些照片,有的帥氣逼人,有的風度翩翩。其中,有一張在桌子上埋頭吃飯

那麼多國家侵略過中國,爲何中國只記得日本

中日兩國的關係由來已久,從三國時期,兩國就開始了交往。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裏,兩國雖然時戰時和,但始終保持了一個均衡的態勢。但是,近代以來,日本擴大了侵略中國的步伐。自1937年開始,日本發動了全面的

日本人爲何癡迷中國歷史文化

中國作爲有着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東方大國,文化底蘊深厚而且博大精深,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在古代曾有過多次輝煌盛世與成就,而日本只是一個彈丸島國,因物質匱乏、土地人口的有限,極大程度限制了其文化經濟的發展速

日本爲何要侵略中國,把“中國地圖”倒過來一看,終於明白了

衆所周知,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個國家,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工業和貿易,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爆發,危及到了不少國家的經濟發展。在這次經濟危機中,日本可以說是損失慘重。一時間,日本社會迸發出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