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周朝以前 “后”在上古指帝王

Posted 上古 周朝

篇首语: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尤其是周朝以前 “后”在上古指帝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尤其是周朝以前 “后”在上古指帝王

2、从周初分封谈谈上古帝王的存在

尤其是周朝以前 “后”在上古指帝王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正在热映,大家知道,武媚娘后来成为唐高宗的皇后,而不论是唐朝,还是其他朝代,皇帝的正室都叫“后”,妃嫔住的地方叫“后宫”。然而,在上古时代,尤其是周朝以前,“后”却是指帝王。

《说文解字》曰:“后,继君体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白虎通》解释:“后者,君也。”《左传》中的名篇《崤之战》有一句这样的话,是蹇叔给儿子送行时说的:“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意思是说在崤的南边,是夏朝君王皋的墓地,这里的“后”就是指帝王的意思。东汉学者郑玄在解释《诗经》里的“商之先后”时称:“后,君也。”

众所周知的神箭手后羿,其中的羿是指他的名字,后是指他的身份——君王。

而周朝以前帝王的配偶都称为妃,不能称为后,一直到秦始皇时期,才有皇后这个说法。

从周初分封谈谈上古帝王的存在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灭商之后,周朝开始实行分封制,我国进入了立国八百余年的周朝。

周朝的前身是居住在泾渭流域的周族,自身实力并不是很强大。之所以能够灭商,其自身实力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周朝自文王开始,利用商朝消灭弱小种族,引起其他种族普遍不满的情绪,进行了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起了能够联合起来的所有力量。又抓住商朝攻打东夷造成国力空虚的时机一击而中,灭掉了商朝。所以说,灭商战役的胜利,周族在其中只是起到了组织、领导作用,大量的其他种族功不可没。

也许是在周朝联合其他种族反商的过程中有过许诺吧。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进行了大量的分封。

周朝的分封对象主要有五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偏远种族

据《史记》中周武王的《牧誓》中,就有“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的记载。这些偏远种族其实离商朝的统治中心远得很,根本就没有利益冲突,之所以也会加入伐商的队伍,窃以为就是周朝对他们曾经许诺过好处。这个好处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可以赐姓封爵,二是贡品数量会减少。在这支队伍中,最出名的就是板楯蛮。

据《尚书》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武王灭掉殷商后,和巴国的首领(自称姬姓)联宗,并封其为子爵。这只歌舞就是著名的“巴渝舞”。

这些偏远种族的爵位普遍不高,主要是子男之爵。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种类型:周族同姓

这批人很多,其中不仅包括周武王的兄弟子侄,还包括远在周原乃至于更西边的周族同族。这批人的爵位普遍不低,一般都是伯爵和侯爵。不过,这些都不是本文的所写的重点,笔者就不在此赘述了。

第三种类型:灭商功臣

这一类人主要是以姜尚为代表的异性,既包括在此次战役中立下大功的东夷,也包括周族内部的一些大夫。如姜尚被封在齐国;散宜生被分封在散国,也就是在今陕西大散关一带。其实,在这次灭商之战中,由东夷俘虏组成的奴隶大军反戈一击才是胜败的关键,而姜尚就出身于东夷,是东夷派往周族联盟的主持人。窃以为,由东夷俘虏组成的奴隶大军之所以会临战反戈一击,是因为姜尚在奴隶大军中安排了卧底所致。

另外,周族内部大夫们的封地主要集中在周朝畿辅之地,根据规定,在畿辅之地即使封为伯爵和侯爵,其封地也不过是子男之田,实力很弱,只能起到卫护周王室的作用,不具备反叛的实力。

不过,周朝建立后,为了不重蹈覆辙,对东夷的控制力度也很大,这也是齐国刚建立时被封在营丘的原因。营丘地势易守难攻,作为军事要地是合适的,可作为立国首都,就显得很勉强,齐国后来的地盘那是自己打下来的。这也是周王室的阴谋,他是在利用姜尚消灭东夷中不臣服周王室的那部分人。姜尚一旦出兵消灭东夷中那些叛服无常者,就和东夷产生了矛盾,这也是周王室来分化瓦解东夷,打击姜尚在东夷中威望和影响力的手段。

图片来自网络

第四种类型:殷商后裔

商朝虽然灭亡,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远非周朝可比。而且,商朝虽然被灭,但是其征讨东夷的那支大军仍然存在,并和东夷联合起来与周朝对抗。

为了缓解矛盾,周武王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仍然主居住在殷商旧地淇县一带,该举措赢得了殷商遗民们的欢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周朝和殷商遗民们的之间的矛盾。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执政,引起“三监”管叔、蔡叔、霍叔的不满,联合武庚起兵反叛。在这支叛军中,主力是殷商遗民和东夷。殷商遗民反叛还说得通,因为他们毕竟有着复国的盼头,可东夷的反叛就说不通了。

起初,商朝讨伐东夷,除了扩张领土的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要掠夺东夷沿海的鱼盐之利,这才激起了东夷强烈的反抗。可是,东夷在协助周王室灭商之后,不仅没有收到周王室的封赏,反而受到和过去商朝同样的待遇,老实的东夷兄弟们被骗了。所以,东夷集团才会受武庚和三监鼓动进行了又一次反叛。

三监的反叛对于新生的周王室而言,既是考验也是机会。周王如果有这个能力彻底消灭和消化殷商遗民,并同时打击东夷,周朝的势力范围就会进一步扩张,反之,则有可能会被打回老家去。

好在周公旦是位杰出的人才,他先是联合召公稳定了后方,又联合姜尚攻打东夷。为了更好地把姜尚拉在身边,周朝出台了一个新政策,那就是从此之后,周王室娶后必须要是姜姓。这个条件终于打动了姜尚,这次平叛取得全胜。

《孟子·滕文公》记载:“周公相武王,诛纣、代奄,三年讨其君,灭国者五十。”

这次平叛行动,周王室终于消化吸收了殷商遗民,并且灭掉了东夷和淮夷五十余国,东夷势力受到了严重的的打击。一部分西迁至西北,如东夷的嬴姓(秦国的前身),一部分被彻底灭亡。紧接着,周王室进行了二次分封,其势力范围终于到达了山东半岛。

周武王像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五种类型:上古帝王后裔

史书记载,周武王第一波分封的是我国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后裔,打出的旗号是“兴灭继絶”。其中最主要的有几个:

其一、封黄帝之后于蓟,为蓟国。

其二、封炎帝之后于焦,为焦国。

其三、封唐尧之后于祝,为祝国。

其四、封虞舜之后于陈,为陈国。

其五、封夏禹之后于杞,为杞国。

除此之外,还有如颛顼,少昊、伯益后裔也被分封。这些分封都被记载在《史记》中,是真实性应该毋容置疑。

按照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更多意义上指的是文化上的,而不是血缘上的。关于这一点,笔者是赞同的。当今很多疑古人士认为,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炎黄二帝仅是两个种族的称号,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人,其他如尧舜禹、颛顼、少昊之类的上古帝王也都是留存在传说中,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些人的存在。可是,《史记》中记载的周武王分封诸侯中,赫然就表明这些人不仅在历史上存在,而且,至少在周朝初年,他们的直系后裔仍然存在。不知那些疑古者怎么来解释这些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周朝(3)殷商(2)东夷(3)

相关参考

传说中的 ”三皇五帝”指的是谁

我们经常说起「”三皇五帝”却不知道他们分别指的是谁?在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说法。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指的都是谁呢?「”三皇”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三皇说法自古不

揭秘历史上神秘失踪的七位帝王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代宣统覆灭,共经历了352名皇帝,若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的帝王算进去,中国古代近有上千的帝王。然而在这么多帝王中,其中有七位帝王竟神秘失踪,他们究竟

历史上突然神秘失踪的七位帝王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代宣统覆灭,共经历了352名皇帝,若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的帝王算进去,中国古代近有上千的帝王。然而在这么多帝王中,其中有七位帝王竟神秘失踪,他们究竟去了

为什么中国的神话故事都在周朝以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中国的神话故事都在周朝以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自己的人生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故事,并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倘若关注历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拼音:sānhuángwǔdì),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从三皇时代到五帝时代,历年无确数,最少数千年。三皇五帝属中国上古时期,距今久远,主要靠传说流传至今。  三皇五帝

留头不留发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

酒泉的历史作文

1.关于讲甘肃酒泉地区历史的作文酒泉地区是我国西部土地开发利用最早的区域之一。先秦时,这里称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及西部、西方、河西三危地等。秦汉以前,上古为羌戎所居,羌、戎为这里土著居民,羌族指月

上古帝王帝俊为何神秘消失

在我国最早期的神话历史记载中,《山海经》算是时间较早的一部,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中除了记载了人文地理风貌外,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传说。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山海经》中的神话传

周朝的宗法制度是“家天下”的由来,宗法制指的是什么

周朝的统治特点是家国天下,换个词就是天下为家。周天子,顾名思义就是天的嫡长子,诸侯为天子的兄弟,大夫是诸侯的兄弟。虽然嫡庶有别,但是大家都是有血缘的兄弟,时间久了,大家不是兄弟也是叔侄。这是姬姓之间,

中国古代帝王如何选妃

周代的后妃制度在封建时代,帝王在后宫的妻妾有多少,人们往往是用“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或“后宫佳丽三千”来形容。《礼记》里记载周朝的后妃制度是:“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侍妇,八十一御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