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突然神秘失踪的七位帝王

Posted 司马

篇首语:成长是一场温柔的修行。不是越来越强硬和尖锐,而是越来越宽宥和平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突然神秘失踪的七位帝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历史上突然神秘失踪的七位帝王

2、历史秘闻 朕去搞艺术了,这江山随你们便吧——历史上最有才情的七位皇帝

历史上突然神秘失踪的七位帝王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代宣统覆灭,共经历了352名皇帝,若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的帝王算进去,中国古代近有上千的帝王。
然而在这么多帝王中,其中有七位帝王竟神秘失踪,他们究竟去了哪里?
1、刘贺: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被赶下台        
公元前74年,22岁的汉王朝第六任帝王昭帝刘弗陵,因死时没有儿子,他的侄子昌邑王刘贺,幸运地被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扶上了汉王朝的帝王宝座。
刘贺是个典型的浪荡公子、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即位后他不理朝政,终日和宠妃饮酒作乐,更荒唐的是,刘贺竟召先皇宫女淫乱。
大臣的劝谏,他根本听不进去。霍光和大司农田延年商议后,禀报太后,决定废黜刘贺皇帝。
不久,霍光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等朝廷大官至宫中,共商废黜皇帝刘贺之事,群臣同意了霍光的意见。
霍光又将此事告知皇太后,皇太后听后勉强同意,等到召见刘贺时就布置禁兵把守宫中。
待皇太后责问刘贺之时,霍光等出班奏本,指陈他即位以来仅27天,就做下了1127件荒唐事,皇太后当即表示同意刘贺“当废”。
霍光随即上前解其玉玺,扶刘贺下殿。刘贺离开了尚未坐热的帝位,被押送到始封地昌邑,从此便再也没有消息。
2、曹芳:自身不争气,被司马家族赶下台        
曹魏王朝的第三任帝王曹芳,是魏明帝曹钡难子。
公元239年,曹辈∷篮螅年方8岁的曹芳登上了魏国的帝位。
曹芳即位后,由曹操的侄孙、大将军曹爽和太傅司马懿辅政,不过曹爽被司马懿所杀,魏国的军政大权也落入司马懿之手。
令人遗憾的是,曹芳也是一个太不争气的帝王,成人后沉溺于酒色中不能自拔。
曹芳越是昏愚,司马氏父子越是专横。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后,正时快20岁的皇帝曹芳,对司马兄弟的专横日益不满,左右臣僚劝曹芳诛杀司马昭,以解除司马兄弟对朝廷的威胁。诏书都写好了,可曹芳畏惧司马兄弟的势力,不敢下诏。
事后司马兄弟得知了这一情况,就合谋废黜曹芳。司马师假借皇太后令召集群臣,商议废黜皇帝曹芳。众臣慑于司马家族的势力,不敢有异议。司马师又派皇太后叔父郭芝去告知太后,当时太后正和曹芳对坐。
郭芝直截了当将司马师欲废曹芳的事告知了太后和曹芳,曹芳惶恐不已,太后也很不高兴。
太后要求见司马兄弟,然而郭芝不答应,只要求曹芳快点交出玺绶。曹芳迫于司马师的威势,遣人取来了玺绶。
司马师得到皇帝玺绶后,又遣使者授予曹芳齐王印绶,让其移居宫外。曹芳此后再也没有了消息。
3、元晔:做了5个月皇帝,从此生死不明        
公元530年,北魏王朝在野心家尔朱荣等人的折腾下,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孝庄帝元子攸不甘北魏大权旁落尔朱氏手中,于是诈称皇太子出生,召尔朱荣入朝。尔朱荣入宫落座后,见少卿鲁安、典御李侃希等抽刀从东侧门闯入,当即起身直奔御座。
孝庄帝横刀膝下,亲手杀死了尔朱荣。尔朱荣死后,他的侄儿汾州刺史尔朱兆为了替死去的叔父报仇,发兵攻入京师洛阳,俘掠了元子攸。后来长广王元晔,被尔朱兆拥立登上了帝位。
元晔即位后,即封尔朱兆为大将军,并进爵为王。这样北魏的大权仍为尔朱氏把持。尔朱兆自以为拥立有功,不仅杀死皇子,污辱嫔妃,还大杀宗室成员和朝廷其他官员。
后来尔朱兆满载着掠夺的财物到了晋阳时,又留下叔父尔朱世隆牵制元晔。尔朱世隆也是一个心肠毒辣的野心家,留守洛阳不久,就密谋趁元晔母亲卫氏出行之际,遣数十人在街巷中将其杀死。
公元531年,一直觊觎北魏王朝大权的尔朱世隆以长广王与孝庄帝关系疏远且无威望为由,欲废黜长广王另立亲近。
时逢元晔出行郊山,尔朱世隆擅作禅文,硬是逼迫元晔禅位于曾装聋扮哑达8年之久的广陵王元恭,元晔被迫交出帝位后,被降为东海王。做了5个月帝王的元晔,从此以后也生死不明。
4、孙亮:夺权的消息传到敌人耳中,不战而败        
孙亮是吴王朝的第二任帝王,早在父亲孙权在位时,就因母贵而被立为太子。
公元252年,孙权病终,年仅9岁的孙亮在大将军诸葛恪等人的扶持下,登上了帝位。
诸葛恪大权在握,发兵20多万攻打魏城淮南,数月余后以失败告终。
孙亮的堂侄、侍中孙峻乘机在孙亮面前诬告诸葛恪图谋政变,将诸葛恪一家全部诛杀。诸葛恪被诬杀后,吴王朝的大权又落到了孙峻和其堂弟、时任大将军的孙D手中。
不久孙峻因病暴死,这样孙D就独揽军政大权。一向倨傲的孙D根本不买孙亮的账。年龄虽小但头脑比较清醒的孙亮与大将军刘承、黄门侍郎钱纪密谋,决定诛杀孙D,夺回大权。
孙亮命皇后的兄弟全纪将此事通报给任卫将军的皇后之父全尚,并再三告诫不可走漏消息,然而消息还是传到了孙D耳中。
孙D得知后,立即发兵包围了皇宫。皇帝孙亮闻讯,十分愤怒,带箭执弓欲出,准备和孙D拚个死活。
侍中近臣、乳母等人怕孙亮敌不过孙D,一起拖住他不让出去。随后,孙D遣中书郎李崇夺了孙亮的皇帝玺绶,并强迫众臣在他制造的孙亮罪过的布告上签名。
后孙D遣将军孙耽将孙亮送回会稽,又派人将全尚在贬往零陵的途中杀死。16岁的孙亮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了下落。
5、阿速吉八:稀里糊涂被推上帝位,在混战中失踪        
公元1328年,阿速吉八的父亲、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病死后,阿速吉八理所当然成为帝位继承者。
然而,大权在握的佥书枢密院使燕铁木儿,为保自己的功名富贵,却决定拥立武宗海山之子、镇守江陵的怀王图帖睦尔为帝,他召集百官,当场宣布:“立江陵怀王图帖睦尔为帝,有敢不顺者斩!”
随后燕铁木儿与西安王入守内庭,分别派心腹到枢纽地段防守,派遣守卫军长严把通往皇宫的街巷。万无一失后,燕铁木儿派人迎怀王图帖睦尔于江陵,不久图帖睦尔便在大都称帝。
留守上都的左丞相都尔苏因不满燕铁木儿的所作所为,又立皇太子阿速吉八为皇帝。
阿速吉八年方9岁,稀里糊涂地当了帝王。这样元王朝一时在大都和上都出现了两个帝王。图帖睦尔大为恼怒,命燕铁木儿率兵攻打上都,最后上都一方战败。天顺帝阿速吉八在这场混战中也神秘失踪。
6、李重茂:被太平公主扶上帝位又撵下台        
公元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后,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又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主持朝政大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李重茂即位,年仅16岁。
依附韦太后的中书令宗楚客、太常卿武延秀等人秘密上书韦太后说:“应该早些废去殇帝,改朝换制,以便韦氏一统天下。并宜早些除掉图谋不轨的太平公主,以扫清立国换制之路。”
不料如此重要的机密,竟被与宗楚客关系密切的兵部侍郎崔日用获知。
崔日用即派宝昌寺僧普润秘密告知李旦之子、太平公主的侄儿李隆基。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合议后,发兵诛杀了韦太后、安乐公主以及亲韦后的武延秀,中书令宗楚客等人。
太平公主后又暗中密谋迎立曾被武则天废黜的李旦复位。
次日蒙在鼓中的李重茂照旧上朝,朝堂之上太平公主突然向大臣们宣布说:“皇帝打算让位于其叔父,众臣同意吗?”这时目瞪口呆的李重茂还不明白是咋回事!太平公主于是说道:“天下之心已归顺相王,这座位也不再属于你了!”
下朝后皇帝李重茂被囚禁于内宅,李重茂的哥哥、任集州刺史的谯王李重福在一些原被贬出朝廷的官吏支持下,自立称帝,同时封弟弟温王为皇太弟。
然而没过几天李重福即兵败被杀。被姑姑太平公主等人扶上台又撵下台的李重茂,再也不知所终。
7、朱允桑旱胁还强劲对手,焚宫后消失        
600多年后,同样的灾难又降临在明王朝第二任帝王、建文帝朱允傻纳砩稀
朱允墒羌烫祖朱元璋之后登上帝位的。朱允杉次皇保已经20多岁,即位不久,针对“诸王拥兵自重”的现状,他听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等人建议,决定削夺各地藩王的权力。
建文帝考虑到燕王朱棣势力强大,因而未对朱棣下手,他先废周王,以此牵制燕王。
不久又削除了湘王、齐王、代王、岷王4个亲王的藩王爵位,并将他们废为庶人。
朱允傻乃作所为,当即引起了朱棣的警觉。就在朱允沙频鄣牡诙年,朱棣以祖训“如果朝廷内已无忠臣,而奸佞之辈满朝,则亲王可以训兵待命,为天子清除掉周围的奸臣”为由,举兵发难。
朱棣曾在父皇在世时,就多次受命带兵出塞征战,故起兵仅一个月,就攻下了北平周围许多重要的关口和州县。
建文帝和齐泰等人商议后,以朱棣谋反为由,发布告示,要讨伐燕王。
但建文帝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将领,只好派年已古稀的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结果只有13万兵力的南军被朱棣统领的北军打得一败涂地。
消息传到南京,建文帝和黄子澄商议对策后,又派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取代耿炳文。
李景隆调集各道兵马,纠合耿炳文的余众,共计50万兵力,扎营于河间。
朱棣得知此情后,对诸将说:“李景隆是纨绔子弟,何时还学过布兵打仗,今领50万来犯,不过是第二个赵括罢了。”果然交战不久,南军又一次大败。
多次击败南军后,燕王朱棣乘胜挥师南下,包围了京师。无可奈何之中,建文帝遣人与朱棣议和,并以割地为条件。
一心要夺得帝位的朱棣根本不予理睬,向京师发起了猛攻。建文帝的叔父、谷王朱穗,以及屡战屡败的李景隆,面对朱棣的威势,开门放入燕师。
建文帝闻讯,知道形势再也扭转不回来,遂纵火焚宫。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终未能找到建文帝。
建文帝到底是死是活?至今仍是一团迷雾。
在这些帝王中,或因种种原因被废黜而下台的帝王,其生平起居,史书一般都有详尽的记载。
然而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史,这七位帝王被废黜后竟生死不明,像是人间蒸发般,给史书留下一片空白,给后人留下一团迷雾。   
失踪神秘帝王

历史秘闻 朕去搞艺术了,这江山随你们便吧——历史上最有才情的七位皇帝

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 中国出了好几百个皇帝,其中有许多 被皇帝这个职业耽误了的艺术家 如果只是普通人 大可以尽情吟诗作词,品茗绘画 奈何生在帝王家,许多事情都没得选择 然而他们依然怀着极大的热情 坚决地投入到伟大的艺术创作事业中去 最后终于搞了艺术,却丢了江山 让人唏嘘不已…… 皇帝里写词最好的, 词人里职位最高的, ——南唐后主李煜 "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命薄做君王"的李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作家,音乐家,书画家,艺术家,为艺术孜孜不倦,至死不渝,搁今天早感动中国了。 他是皇帝里写词最好,词人里职位最高,每个人语文课本的熟人。被称为「 ”千古词帝”。李煜尤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流传下来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名篇《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多次登上排行榜第一名,号称"千古词帝"。 南唐后主好生戒杀,每有死刑论决,莫不垂泪,信佛,被忽悠广建佛塔,国库空虚,收藏钟繇、王羲之等书法真迹,嘱咐别人要是守城失败就烧了。 李煜擅长行书,多以颤笔行文,线条遒劲,有如寒松霜竹,世称「 ”金错刀”;又喜写大字,以卷帛为笔,挥洒如意,世称「 ”撮襟书”。 他还精通音律,曾创作乐曲《念家山》及《振金铃曲》,并亲演其声为《家山破》、《金铃破》。唐朝《霓裳羽衣曲》因兵乱失传,李煜和大周后按谱追寻,更正所获谱曲错误,重订谱曲,使其清越可听。 李煜的词,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 ”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忆江南 其一 (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其二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 肠断更无疑。 其三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 愁杀看花人。 其四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除了当皇帝啥都会, 一位投错了胎的艺术大师 ——宋徽宗赵佶 据说他出生前,爸爸宋神宗曾看过李煜的画像。 赵佶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分极高的皇帝,从小喜欢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当了皇帝以后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艺术创作上。 他书法造诣极高,北宋皇帝能书者首推赵佶。他创造出别具一格的「 ”瘦金书”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 赵佶的艺术成就,论者都以他的花鸟画为最高。他在位时,广收古物书画,纲罗画师,扩充翰林图画院,曾指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和《宣和博古图》等。他绘画重写生,现留存于世的《四禽图》等画卷,笔法简朴,不尚铅华,而得自然生动之致。 不仅自己画,还创办画学、画院,养了一堆画家,包括张择端、王希孟、李唐等。 再如「 ”品茶”,更是行家里手,他亲自撰写的《大观茶论》二十篇,令人瞠目。是中国茶书经典之一,为历代茶人所引用。 难怪元代脱脱写《宋史》的《徽宗纪》时,不由掷笔叹:「 ”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徽宗的「 ”小爱好”多着呢,比如「 ”蹴鞠”——没有这个雅好,高俅咋能当上太尉呢。 至于写诗填词、丝竹管弦,就用不着多说了。对道教学说的研究,也是顶级水准。 《北狩闻见录》说他曾「 ”出御衣之衬一领,俗呼背心”,是他当端王时亲手所制。看来裁缝手艺和衣着方面的创新意识,也是其他帝王无法比拟的。 历代帝王中雅好鉴藏书画并参与创作的比比皆是,但没有人像徽宗赵佶那样将个人对艺术的嗜好如此广泛而深入地扩大到全社会的文化生活中,并造成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使北宋文化在徽宗时代平添一种高华的气质,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夏日 (宋·赵佶) 清和节后绿枝稠,寂寞黄梅雨乍收。 畏日正长凝碧汉,薰风微度到丹楼。 池荷成盖闲相倚,径草铺裀色更柔。 永昼摇纨避繁溽,杯盘时欲对清流。 牡丹 (宋·赵佶) 异品殊葩共翠柯,嫩红拂拂醉金荷。 春罗几叠敷丹陛,云缕重萦浴绛河。 玉鉴和鸣鸾对舞,宝枝连理锦成窠。 东君造化胜前岁,吟绕清香故琢磨。 最著名反面教材亡国之音 《玉树后庭花》的作者 ——陈叔宝 王国维曾说「 ”亡国之君,多有才艺”。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历代亡国之君,实为灼见。 陈后主,名叔宝,字元秀,是南朝时陈朝的最后一个君主。陈朝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短的朝代,仅存三十三年。而这短短的三十三年,却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亡国之君——陈后主。 作为一个帝王,陈后主的出生于国于已都实在是个不幸。于国,他肩上承载着整个国家的荣辱兴衰,一朝国败,便成了这个王国覆灭的罪魁祸首;于已,他本来是个风流才子,擅长的是花前月下的莺歌燕舞,哪里能承担起经邦治国的重任,结果落得国破身辱,还留下一个亡国之君的千古骂名,在历史上,永远定格为使后人警醒的反面典型教材。 事实上,陈朝灭亡是历史的必然。陈寅恪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陈亡不过是个时间上的问题”。陈朝亡在后主手里,不过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虽然陈后主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是他在辞赋上确实有很高的造诣,创作出了很多辞情并茂的好作品。 《玉树后庭花》这是陈叔宝的代表作,既显示出他很高的文化修养,也把他的骄奢淫逸展现的淋漓尽致。后来本诗被视为"亡国之音"。" 玉树后庭花 (南北朝·陈叔宝) 〖隋书乐志曰:陈后主于清乐中造黄骊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荡。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折杨柳二首其二 (南北朝·陈叔宝) 长条黄复绿,垂丝密且繁。 花落幽人径,步隐将军屯。 谷暗宵钲响,风高夜笛喧。 聊持暂攀折,空足忆中园。 乐坛教父,大明宫的首席艺术家 ——唐玄宗李隆基   他被尊奉为梨园始祖,虽然他的正式职业乃是大唐皇帝。 众多史料显示,他是一位卓越的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改革家; 甚至,还是一位喜剧演员。 然而,当他将人生的重心从治国转向音乐时,也正是大唐由盛极走向衰退之日。 大明宫的命运也因此骤然而变... 李隆基,公元712—756年在位,前期曾励精图治,创开元盛世,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后期则沉于声色之乐,并任李林甫、杨国忠执政,朝政腐败,民怨沸腾,终酿「 ”安史之乱”。唐国势至此由强变弱,开始走下坡路。至于李隆基,在兵败逃亡途中,又遭马嵬坡兵变,被逼杀宠纪杨玉环,后抑郁而死。 李隆基的音乐才能在幼年已有表现,他六岁时就曾在祖母武则天面前表演了乐舞《长命女》,可见西周已开始的针对国子、世子的宫廷音乐教育制度在唐代仍在延续,李隆基的表演就证明他自幼已经过严格的音乐教育。 李隆基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就从坐部伎选中了三百艺人,在大明宫梨园以教习法曲为主。闲暇之余,他经常到梨园去指挥乐人的排练。 《旧唐书·音乐志》载:「 ”玄宗又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音响齐发,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数百人的乐队一齐演奏,能从中听出其中一人的错误,即使在今天对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家也非易事,而李隆基竟然可以做到。 由于李隆基的亲自指导,当时的梨园艺人都号称皇帝梨园弟子。这一称呼后指戏曲艺人,并一直沿袭至今。 也是个艺术天赋满点的皇帝。他能够演奏多种乐器,如琵琶、二胡、笛子、羯鼓,无一不通、没有不晓,更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 唐代诸多乐器中,李隆基非常偏爱羯鼓。它的音色「 ”焦杀鸣烈”,在高楼晚景、明月清风之时演奏,更显得破空透远,特异众乐。李隆基羯鼓的演奏技术十分高超,平时勤学苦练,演奏时则「 ”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 李隆基很有作曲天才,史书对此多有记载:「 ”上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若制作诸曲,随意即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拍。至于清浊变转,律吕呼召,君臣事物,迭相制使,虽古之夔、旷,不能过也。”(《羯鼓录》)这些言论绝非夸张,李隆基的音乐贡献,古人夔、师旷确实不能与之相比。 唐玄宗非常喜欢扮演「 ”丑角”。因唐玄宗是一国之君的身份,他只好在演出时,特意在脸部挂上一小块白玉片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戏曲舞台上的丑角「 ”脸谱”。据梨园名宿和老前辈传说,过去戏班里的演员,无论你唱得再好、演技再高,在班子里的地位也是老二,唯有唱「 ”小花脸”的丑行演员才算老一,因为尊「 ”丑”就是尊皇帝。 唐明皇还要自掌鼓板。「 ”打鼓佬”的座位设在上场门附近。当年,因为唐明皇打过「 ”单皮鼓”,所以这个地方便被称为「 ”九龙口”。 唐玄宗擅长书法,尤善八分、章草,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书家之一。《旧唐书·本纪》称玄宗「 ”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书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在唐代多产的书法世界里占有一定地位。唐窦臮《述书赋》云:「 ”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风,笔为海而吞鲸。”《古今法书苑》云:「 ”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传世书迹很多,以《鹡鸰颂》《纪泰山铭》《石台孝经》等最为有名。 ▲唐玄宗《鹡鸰颂》 途次陕州 (唐·李隆基)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 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 树古棠阴在,耕余让畔空。 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 野次喜雪 (唐·李隆基) 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 繁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 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 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 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 (唐·李隆基) 鲁卫情先重,亲贤爱转多。 冕旒丰暇日,乘景暂经过。 戚里申高宴,平台奏雅歌。 复寻为善乐,方验保山河。 被爸爸和弟弟 联手打压了艺术才华的诗人皇帝 ——曹丕 魏朝开国皇帝,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是三国时代第一位皇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 很多人对曹丕当皇帝都不服气。认为他没有他老子曹操的霸气。更没有他弟弟曹植的才气。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曹丕,论才华也并不比曹植差,在文学史上还创下了多项「 ”第一”。 后人知道曹植有才,是因为他「 ”七步诗”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后来又因为谢灵运一句任性的评论「 ”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而使曹植名声大噪,流芳百世。相对的,曹丕的才华就显得暗淡了。再说人们同情曹植的遭遇,总把曹丕当做一个苛刻的哥哥来看,这么阴暗的小人怎么可能有什么好才华呢?这可真是打开棺材喊捉贼——冤枉死人了。 也许曹丕的性格是阴刻了些,但他其实文学水平很高。跻身建安文学的头部诗人不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典论》也是曹丕写的。这个《典论》可不简单,他系统论述了文学批评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 ”开山之作。” 「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这句电视剧里曹丕反反复复念叨的,就是出自他的《典论论文》,此论奠定了文章的崇高价值。 如果光会批评还不能够显示他的才华,那么这中国第一首文人七言古诗,相信你也会有印象: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 (节选) 没错,他也是曹丕所作。《燕歌行》虽然是乐府诗题,但在此之前都是五言的。曹丕首开七言体,为后来的古诗开创了先河!而且你看这第一首诗的诗意,也是深婉缠绵,清绮动人,水准也是相当之高的。 曹丕的诗现存约有四十首。吃亏就吃亏在,曹植的诗「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确实厉害,而曹丕又有「 ”以位尊减才”的刻板印象作祟,所以评价一直不如他弟弟。不过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船山先生,为曹丕说了句公道话,他说: 「 ”实则子桓(曹丕)天才骏发,岂子建(曹植)所能压倒耶?”(《姜斋诗话》)。 现代的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总结了历代对曹丕的评论后总结道:曹丕是一位「 ”理性诗人”,有节制有反省,「 ”以感与韵胜”。由此可见,曹丕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与曹植相比,并不逊色。 燕歌行 (魏晋·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曹丕) 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 武将齐贯錍,征人伐金鼓。 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弩。 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 能文能武, 集才华于一身的和尚皇帝 ——萧衍 南朝梁的开国皇帝 在位48年 享年86岁 是秦始皇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二长寿皇帝 仅次于乾隆 集才华于一身 在现代一定是大V 能弹能唱 能吟能画 能书能写 还是围棋高手 佛道大家 国学大师 特别是军政一把手兼外交部长 少年英才 襄助萧鸾 力退北魏 雍州战败 诛除东昏 代齐建梁 政绩显著 笃信佛教 并著有孝经义 中庸讲疏 涅盘 大品 涅萃 净名 三慧诸经义记等百卷佛学著作 对 你没有看错 全是慈悲的书籍 萧衍就是个和尚皇帝 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巨大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半说的都是他 萧衍,即梁武帝。他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多皇帝中可以说是堪称翘楚。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则更为突出。史书称他:「 ”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 对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曾撰《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二百多卷。撰《通史》,用以替代《汉书》等以后的几部断代史,并自诩,「 ”书若成,众史皆废”。但没流传下来。 对佛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对佛经的注释和理解上,而是创造性地把道家的「 ”无”和儒家的「 ”礼”糅合了进去,是佛教中国化的开山鼻祖。可以说,若没有萧衍,佛教比其他外来宗教的命运并不会好多少,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改造,才符合了中国的国情,众所周知的观世音菩萨,就是在这个时候变为女性形象。不但如此,萧衍曾数次「 ”出家”为僧。 萧衍因为他在文学方面的出色造诣,跻身当时最著名的「 ”竟陵八友”行列。萧衍极其喜好乐府诗,其大部分诗作便是这种体裁。著名的有《芳树》、《有所思》、《临高台》,其中有许多都脍炙人口。如《襄阳蹋铜蹄歌》中,「 ”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写的缠绵悱恻,迤俪动人。郑振铎就说,萧衍的乐府诗最为娇俏可爱。 能在如此多的方面集大成者,萧衍不可谓不出类拔萃。 雍台 (南北朝·萧衍) 日落登雍台,佳人殊未来。 绮窗莲花掩,网户琉璃开。 葑茸临紫桂,蔓延交青苔。 月没光阴尽,望子独悠哉。 芳树 (南北朝·萧衍) 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 一叶度春风,芳华自相接。 杂色乱参差,众花纷重叠。 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 有所思 (南北朝·萧衍)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既能上马击狂胡,也能下马做诗书, 皇帝中的大V ——康熙 艺术与江山难道真的不能兼得吗? 当!然!不!是! 历史上也有一些皇帝,既能上马击狂胡,也能下马做诗书,政治才干和艺术才能在他们身上都同时得到体现。康熙帝是为典型代表。他的艺术爱好不但没有耽误了治国,反而成了他加强统治的有效手段。这就是强人! 清朝一脉皇帝,大多比较勤学向上,特别是入关后的几位皇帝,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比一浪「 ”风骚”。一般说来,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繁荣是相辅相成的,清朝的文化集大成时期就发生在康、雍、干三朝。而这三朝的皇帝,却也对得起那个时代,虽不至于吟诗作画处处「 ”老子天下第一”,但和前朝相比,他们爷三的皇帝确实做得有声有色。 康熙之所以上榜的理由有二。 一,他是中国皇帝中第一个学外语的。还有一个是末代皇帝溥仪。 二,他是中国所有皇帝中唯一一个懂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 康熙帝(玄烨)书法造诣很深,一生摹写和颁赐臣下书法作品无数,可以说,书法伴随了他的日常生活和政治活动。但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书法看作他的一种个人爱好,而对其书法所产生的政治意义和体现的统治艺术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中国历史上,书法对文人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一个人字写得好坏,是其思想深度和格调高低的重要参考。康熙帝发现,自己日益长进的书法技艺使群臣尤其是汉族文臣钦佩不已,而颁赐书法作品又能使他们感恩戴德。 于是,书法作品便成为赏赐文臣的重要物品。康熙帝与汉族臣僚也在频繁的赏赐中建立起融洽和悦的君臣关系。依靠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康熙帝与汉族士人找到了一个新的契合点和沟通情感的桥梁,他很快赢得了汉族士人的普遍认可。康熙帝曾说自己「 ”政事稍暇,颇好书射”。大量史料表明,他的书法活动主要是围绕着改善满汉关系开展的,而射猎活动主要是围绕着维护满蒙关系和永葆本民族尚武精神举行的。 「 ”书”与「 ”射”是他文治武功的典型表征,而对「 ”书”的巧妙运用恰恰体现了他高超的统治艺术。 途次端午 (清·玄烨) 蕤宾逢夏律,午日俯澄流。 黄鸟林中变,新蒲岸外稠。 宫筵传彩粽,仙酒泛丹榴。 遥忆蓬莱上,垂杨荫御沟。 禁园秋霁 (清·玄烨) 树冷催蝉咽,荷疏表影长。 深秋残暑气,微爽待高阳。 户外远尘迹,园中多蕙香。 溶溶新雨霁,吟乏愧成章。 驻跸碧云寺 (清·玄烨) 山寺通幽境,莺啼绿树枝。 幡虹迎玉辇,刹凤驻云旗。 翠麓三乘辟,佳辰万骑宜。 松阴辉落景,游豫近臣知。

相关参考

演皇帝最像的七位演员,图七最具''帝王之气'',第一应无异议

皇帝这个词,想必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虽然这个词早已在辛亥革命之后,就已经随着封建王朝埋入了历史的尘埃里。但不得不说,只要讲到中国历史就离不开它,而现在影视里演过皇帝的演员数不胜数,但能让人记忆

演项羽的七位明星,前6位争议不断,只有他被称为真项羽,真经典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英雄,他是英勇神武的西楚霸王,在历史上划下了浓厚的一笔。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不难寻到后人们对项羽的

秦始皇传国玉玺的失踪之谜

玺是中国古代封理帝王的宝印。而传国玉玺在所有的宝玺当中无疑是最为宝贵的,有关它的传说几千年来也无不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枚玉玺之所以称为传国玉玺,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有关。春秋时的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

韦小宝的七位夫人,该怎样排行

韦小宝的七个妻子,囊括了七种类型,或许鲜艳,或许艳丽,或许风流,或许暴力,有无邪萝莉般的女孩,也有熟稔风情的御姐型女人。有人说过一句话,正常女人谁嫁韦小宝啊。韦小宝这七个夫人履历雄厚,身世各异,大约也

史上唯一一个文武状元,为什么神秘失踪,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郑冠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文武双科状元,但是不知为何后世史料中几乎没有关于他的记载,只有在他书写的《济亭记》中有些许记录,但是因为后来《济亭记》的失传,我们也只能从传说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不

史上唯一一个文武状元,为什么神秘失踪,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郑冠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文武双科状元,但是不知为何后世史料中几乎没有关于他的记载,只有在他书写的《济亭记》中有些许记录,但是因为后来《济亭记》的失传,我们也只能从传说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不

盘点曹操宗族中深得曹操器重的七位猛将

三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仍,想要在这种乱世之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有策划规划搅动风云的谋士外,最主要的还要有纵横沙场叱咤风云的绝世虎将。若是说起来三国中哪方阵营虎将最多,天然非曹操莫属,因为他深谙用人之道所

盘点曹操宗族中深得曹操器重的七位猛将

三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仍,想要在这种乱世之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有策划规划搅动风云的谋士外,最主要的还要有纵横沙场叱咤风云的绝世虎将。若是说起来三国中哪方阵营虎将最多,天然非曹操莫属,因为他深谙用人之道所

或被汉武大军俘虏 千年前古罗马军队神秘失踪

两千年前的时候,世界上有一个很是强大的国家,被称为古罗马,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那就是我们的大汉王朝。一支属于古罗马的军队在一次战斗中销声匿迹,从此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几千年后,历史学家得出结论,他们

志愿军第20兵团为何神秘失踪

在中国军史上曾经有一大谜团——志愿军第20兵团曾神秘失踪了。当时根据朝鲜停战协定,志愿军第20兵团一直驻扎在朝鲜。1958年冬,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20兵团一夜间不见了,这引起美军的高度警惕。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