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水利設施亮相 或將改寫中國水利史
Posted 水利史
篇首语: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4000年前水利設施亮相 或將改寫中國水利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000年前水利設施亮相 或將改寫中國水利史
護岸堤上的溝槽(李政攝) 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成都博物院近期在成都市溫江區一房地產開發項目中,發現一處距今4000年左右的水利設施——護岸堤。這是目前在成都平原發現的最早的史前水利設施。(王鶴瑾) 據了解,這處護岸堤為寶墩文化三期的遺存,距今4000年左右。護岸堤長約147米,大體呈西北-東南走向,剖面呈梯形,底寬14米,頂寬12米,高約1.3米。建築方法為夯築,中間平夯,兩側堆築,和同時期寶墩文化城墻的建造方法比較一致,最大的區別在於護岸堤上發現8道人工開挖的溝槽,內有較為密集的柱洞,表明在建造的時候曾經在溝槽內安插木樁,起到了加固作用;在護堤近水的一側,用大量卵石堆築作為護坡。 成都博物院院長王毅表示,此次發現的護岸堤,與傳說中的大禹治水年代相當,比戰國時期李冰在都江堰主持的水利工程要早近2000年,和此前發現的良渚文化水壩均為目前國內已知最早的史前水利設施,且在建築技術方法和功能上又各有特點,因此這一發現足以改寫中國水利史。
相关参考
護岸堤上的溝槽 記者8日在成都市博物院了解到,該博物院近期在成都市溫江區一房地產開發項目中,發現一處距今4000年左右的水利設施——護岸堤。這是目前在成都平原發現的最早的史前水利設施。 記者在現場
護岸堤上的溝槽 記者8日在成都市博物院了解到,該博物院近期在成都市溫江區一房地產開發項目中,發現一處距今4000年左右的水利設施——護岸堤。這是目前在成都平原發現的最早的史前水利設施。 記者在現場
韓休與夫人柳氏合葬之墓壁畫上的「男樂隊」。韓休與夫人柳氏合葬之墓條屏式高士圖。韓休與夫人柳氏合葬之墓甬道左壁侍女圖。韓休與夫人柳氏合葬之墓甬道兩側壁畫記者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根據盜墓者提供的線索,
韓休與夫人柳氏合葬之墓壁畫上的「男樂隊」。韓休與夫人柳氏合葬之墓條屏式高士圖。韓休與夫人柳氏合葬之墓甬道左壁侍女圖。韓休與夫人柳氏合葬之墓甬道兩側壁畫記者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根據盜墓者提供的線索,
历史军事 利比亞國民軍的特種部隊驚艷亮相,打扮酷似西方,將改變戰場形勢
利比亞國民軍繼續在的黎波里周邊進行大規模軍事攻勢,當地人士稱民族團結政府已經丟失了多個戰略要地,為擴大戰果哈利法·哈夫塔爾將軍準備讓特種部隊加入到城市作戰中。利比亞國民軍的特種部隊配備有夜視儀等特種作
生产工具和农作物种类1949年前,黎族人民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反映在生产工具上亦如此,铁制工具品种很少,数量也很匮乏,种类“残缺不全”。不仅没有铁犁,甚至连做木耙的最必需的简单工具铇和凿也没有。所用木耙
生产工具和农作物种类1949年前,黎族人民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反映在生产工具上亦如此,铁制工具品种很少,数量也很匮乏,种类“残缺不全”。不仅没有铁犁,甚至连做木耙的最必需的简单工具铇和凿也没有。所用木耙
美國曆史教科書非常重視中國歷史。格魯吉亞的《世界歷史》一書中有多達9節是關於中國的。內容包羅萬象,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都涉及其中,與我們自己的歷史教科書非常相似,從古到今都有梳理。最
中国水利发展史主要人物大禹:治水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李冰,他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郭守敬(元):提出了六条水利建议。第一条建议修复从当时的中都(今北京)到通州(今通县)的漕运河道;第二第
兴修水利明朝初年,政府还组织农民及时兴修水利,许多大小的水利工程都修复了。据公元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统计,前后不到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共开塘堰四万零九百八十七处。许多大小水利工程的兴修,改变了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