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
Posted
篇首语: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
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自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危急关头,山东、直隶(约今河北)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清光绪二十六年(l89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等国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清政府内部战和不定,一时利用义和团抗击侵略,一时又屠杀义和团,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针。五月,八国以保护使馆和教堂为名,派兵 400余人进驻北京。十四日,又从天津抽调 2000余人,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分批乘火车向北京开进,当行至廊坊及落垡车站时,遭到义和团和清军董福样部的袭击,死伤多人。西摩尔见前进无望,被迫撤至杨村,又遭义和团围攻。二十四日,联军沿运河徒步向天津撤退,途中又遭清军聂士成部炮击。二十六日退至津郊西沽,夺占了军械局(武器库),补充了粮弹,始才获得喘息机会,后在援军接应下退回租界。与此同时,联军为了打通大沽至天津的通道,出动舰艇 10艘、陆战队 900余人,水陆夹击大沽南北炮台。守军发炮还击,伤敌舰 7艘,毙敌官兵近 300人,终因两面受敌,大沽失守。这时,天津租界内的联军用火炮将附近的北洋武备学堂击毁。
五月二十一日,清廷向各国宣战。义和团和清军分别从北、西、南三面向紫竹林租界发起进攻,使其“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疲惫已极”,处境十分狼狈。由于义和团和清军缺乏统一的作战计划,又未切断大沽至天津的交通,大沽不断向租界增兵,所以始终未能攻克。联军在得到大沽援军后,兵力增至 17000余人,遂转守为攻,六月十八日攻陷天津。清廷命从前线撤回的裕禄、宋庆、马玉昆等率所部 2万余人在北仓(今天津西北郊)、杨村(今武清县城)设防阻止联军北犯。随后又令主动请战的李秉衡之师驻守河西务。七月初十,联军 1.8万人沿运河北犯,连破清军防线,十八日不战而据通州(今北京通县),随即兵分三路向北京逼进。这时,北京城内有清军七八万人、义和团 5万余人。各军分兵把口,缺乏统一指挥,很快被联军破门而入。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出德胜门逃往山西,命直隶总督李鸿章为议和大臣,与庆亲王奕匡和各国谈判议和。二十三日,联军占领全城。联军为了压清政府无条件接受他们提出的要求,分从京、律四出侵扰,先后攻占了北达张家口,南抵正定,东至山海关,西至娘子关等战略要地,各地义和团惨遭屠杀,广大人民身受其害。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从此,中国民族危机更加深重,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加速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相关参考
东北军民抗击沙俄入侵之战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夏,沙皇俄国为了推行“黄俄罗斯”计划,一面参加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北京,一面征
中国军民抗击日寇入侵的明抗倭战争 14世纪,日本正处于南、北朝内战,在战争中溃散的武士、浪人勾结海商及失业流民组成海盗集团,不断窜
革命军抗击清军进攻的汉口、汉阳之战 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急命陆军大臣荫昌率领新建陆军第一军3万人,海
辛亥革命战争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遭到镇压,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清统治者为换
苏浙联军攻克南京之战 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武昌起义后,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响应。驻南京的新军第9镇受到旧军歧视,被迫奉命移师秣
你们知道鸦片战争中国被入侵之后又发生了哪些战争?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同于其他古典王朝,清朝是一个转折时期,是我国由古代向近代过度的时期,这个转折点就在1840年中英爆发
·在海光寺签订中英《天津条约》自左至右坐者:花沙纳、额尔金、桂良、西马縻各里(英军司令)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进行了3次大沽口之战。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始于英国借故进攻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第二年,
1.收集屈辱的历史4个,建国成就6个一、旧中国的屈辱:八国联军侵华——庚子赔款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牙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九一八事变——日本入侵东三省第二次牙片战争—
中朝联军围歼日军的平壤之战 明万历二十年(l892年)四月,日本派兵侵朝,占领平壤等地。明廷应朝鲜国王李吆的请求,两次派兵援朝,均
中朝联军水师围歼日军的露梁海战 明万历二十至二十五年(1592至1597年),日本两次侵朝。明廷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派兵援朝抗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