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件文物再现明代迁都北京历史

Posted 汗青

篇首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267件文物再现明代迁都北京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67件文物再现明代迁都北京历史

《1420:从南京到北京》展昨天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作为首都博物馆2020年开年特展,展览环绕明代迁都北京这一重大汗青事件睁开,267件文物回望北京六百年汗青,为观众勾勒出了明代建都、迁都背后的风华岁月。

1420年,明成祖朱棣下诏:以来岁正月初一日始,北京为京师,不称行在……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这段写在墙壁上的北国都的“序”。顺着墙壁持续前行,观众能够看到北国都的主要节点年份都被标注了出来。整个展览以《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为配景图,该图涵盖了明宣宗生活、游戏、骑射等内容,既有人物又有故事性,又有建筑特色展示,使得平面展陈空间得以陆续。

展览汇集了北京、南京两地十余家文博单元单子的267件(套)文物展品,个中一级品的数量达到37件(套)。展览分三部门:建都南京,迁都北京和用致雍熙,将朱元璋以南京为大本营推翻元朝,竖立明朝并建都南京的汗青,以及燕王朱棣经由靖难之役争取皇位,后迁都北京,扶植北京的汗青和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北国都的成长与繁荣具象地展示给公家。展厅里,“建都南京”部门使用现代手艺复原了南京文物特色之一的琉璃门,使用铃铛、视频营造出报恩寺有关场景。“迁都北京”部门则使用太庙和天坛元素作为展厅框架。

展厅里,林林总总的金器十分刺眼。个中,南京江宁将军山沐斌夫人梅士墓出土的嵌宝石金头面堪称“国宝级”。所谓头面,是明代显贵人家妇女的常用饰物。古代妇女一样用笄、簪、钗等将盘起的发髻固定在头上。展出的这套头面是一副完整的明代贵族妇女头饰,上面仅嵌宝石的金托就达近百个,包罗挑心、掩鬓、顶簪、分心等,离别作如意形、火焰形、花形。其上均镶嵌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猫睛石等。

展品中的“黔宁王遗迹”金牌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墓葬中发现的独一一件来自显赫家眷的家传遗训,极为珍贵。金牌为圆形,正面中央刻有“黔宁王遗记”五字,双方各刻有四个字,右为“此牌须用”,左为“印绶带之”,字体略小。金牌上提到的“黔宁王”,指的是明初建国功臣沐英,他曾被朱元璋匹俦收为养子。金牌后头刻有“凡我子孙,务要尽忠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的家传遗训。据认识,沐氏家眷世代镇守云南方陲,280余年里一向与明王朝同患难、共始终。

相关参考

定陵出土文物有多少件

【千万不要把定陵博物馆的「”藏品”当真】先了解下定陵,在北京的皇帝陵区,其实明代有一个定陵,清代也有一个定陵,明代的定陵是大明万历帝朱翊钧的陵寝,而清代的定陵是咸丰皇帝奕詝的陵寝,今天的主角则是大明万

竟然是因为朱棣办了两件蠢事 明朝迁都北京

...撼六百年的铁血大事:定都北京!自从明朝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起,历代大明天子,态度也清一色:以九五之尊的身份,做守住大明的勇士,仿佛健壮的臂膀,护住华夏文明,哪怕大厦将倾的前夜,明末崇祯帝,依然拒绝苟且...

竟然是因为朱棣办了两件蠢事 明朝迁都北京

...撼六百年的铁血大事:定都北京!自从明朝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起,历代大明天子,态度也清一色:以九五之尊的身份,做守住大明的勇士,仿佛健壮的臂膀,护住华夏文明,哪怕大厦将倾的前夜,明末崇祯帝,依然拒绝苟且...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明亡后遗民们为何又重新讨论“永乐迁都”

作者:胡一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在有明一代的历史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其对明代政治以致社会文化之风气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一点自不需多言。在迁都之前,时人对于迁都利弊就有过很多争论,

明代一座陵墓中,出土了四件禁止展览文物,得到一件便能富甲一方

明朝,是明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所建立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直到1644年灭亡,明朝共延续了276年,历经16位皇帝。尽管明朝有过不少奇葩皇帝,但从整体来看,明朝是

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遗民为何再次讨论“都燕之辩”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胡一舟。>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在有明一代的历史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其对明代政治以致社会文化之风气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一点自不

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何没有抢劫故宫文物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的文化中心,中国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俄罗斯埃米塔什博物馆并列为世界五大博物馆,珍藏文物数量达百万余件,北京作为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

明代漕运总督的权力有多大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为了满足皇家生活起居的需要,必然需要将全国各地的物资集结起来运送到北京。起初南方的各种物资借助于海运航道运送到北京。但是,众所周知海运要求的技术难度较高,不稳定因素比较多,风险也

英国人花10万英镑买走中国一件文物,如今成馆藏最有价值的国宝

公元1403年至1424年,前后共22年,史书上称为“永乐盛世”,永乐年间,定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编修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期间,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朱棣被罵了上百年,湖北一件文物出土,事實證明朱允炆太殘忍

在中國歷史上,有那麼多的皇帝,他們絕對是第一和第二,但他們總是被評價為「叛亂」的有色眼鏡。朱棣就是其中之一。事實上,朱棣在治理過程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決策,對明代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人們的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