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古诗词 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Posted 野草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天一首古诗词 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天一首古诗词 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隆替。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旧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天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原野上长满兴隆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旧道,阳光晖映下碧绿连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同伙,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拜别之情。
注释
赋得:借前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样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进修作诗或文人集会分题作诗或科举测验时命题作诗的一种体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兴隆的模样。
一岁一隆替:枯,死亡。荣,兴隆。野草每年都邑兴隆一次,死亡一次。
远芳侵旧道:芳,指野草那浓烈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向长到陈旧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天孙:本指贵族子女,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兴隆的模样。
赏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测验划定,凡指定的试题,问题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雷同。《赋得古原草送别》便是经由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画,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问题“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兴隆。第二句“一岁一隆替”,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轮回,生息不断的纪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隆替”二字意思的施展。不管猛火如何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示意了野草固执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旧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描绘春草舒展,绿野广宽的情景,“旧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履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天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其余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方充塞胸臆、漫溢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形交融,韵味无限。
此二句不只写出“原上草”的性格,并且写出一种从猛火中再生的幻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多么唱叹有味,对仗亦工整自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若是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持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天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转变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漫溢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洗澡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舒展扩展之势,再一次凸起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旧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固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长却使古原恢复了芳华。对照“乱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放置一个送其余典型情况: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情景如斯迷人,而送别在如许的配景上发生,该是何等令人难过,同时又是何等富于诗意呵。“天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天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其余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何等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唐人的咏物诗,往往仅在最后一句才能见到作者的本意。白居易一贯首倡作诗要通俗易懂,但也不否决用隐喻的法子。《古原草》这首诗问题标有“送别”二字,很显然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而通篇几乎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兴隆显露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友谊。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巧妙,不愧为、白居易的成名作。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一天一首古诗词 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隆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旧道,晴翠接荒城。又送天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及注释译文原野上长满兴隆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火无法烧尽满
太原之由来原,指宽广平坦的地形,若平原、高原、草原、沙原、苔原者然。我国最早诠释词义的专著《尔雅》说:“广平曰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毛泽东《沁园春·雪》“山舞银蛇,
1.有关大乔小乔的所有历史离情别绪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
唐朝当然是使用汉字,包括朝中的胡人。正式公文及印刷字体是楷书,而有书法有楷、真、行、草、篆、隶各体。唐代书法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
都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大家第一反应一定是一对男女分手后,一定不要复合吧,不然吃回头草并不会增进两个人的感情,如果两个人真的合适就不会分手了,所以如果他们都吃了回头草并不会有好结果,这是一种对待感情的
纸草到底是纸还是草?智慧的中国人发明了纸,聪明的埃及人也毫不逊色,他们发明了纸草——一种用草做成的纸。19世纪末,英国古文字学家在研究埃及王室遗址时,发现了许多古代的纸草文书,有信件、收据等。从此,纸
一、鲁迅说的吃进草,挤出牛奶与血,这是一种创造第一,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
冬虫夏草是虫还是草?冬虫夏草也叫虫草,它冬天时是一条虫子,夏天就变成小草,由此得名。其实,冬虫夏草既不是虫也不是草,而是一种真菌,是虫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形成的复合体。虫草菌的孢子一旦遇到蛰居在土层
三大拽公主vs三校草7txt网盘《三大拽公主vs三校草》作者:刘雅宸简介:用冰冷如她,百变如她,可爱如她,有着完美般的邂逅,经历了种种苦难,得知他们是自己敌人的时候,便难以抉择,任何人都觉得她们无比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烟海的历史尘埃间,我们的老祖宗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总结了众多饱含生活哲理的俗语,如 “老牛吃嫩草,好马不回头”“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夫不可扶”“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