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漠北之唐滅東突厥汗國(二)

Posted 可汗

篇首语: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征服漠北之唐滅東突厥汗國(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征服漠北之唐滅東突厥汗國(二)


東突厥汗國

本着落井下石的原則,唐朝立即撕毀了渭水之盟,其實東突厥壓根也沒遵守過合盟。此番對東突厥開戰,事關此後大唐國運。如若戰敗了,對於剛剛立國的唐朝而言,後果不堪設想。當年漢朝同匈奴開戰,雙方膠着鏖戰長達百年,損耗了漢朝太多國力。為避免重蹈漢匈戰爭的覆轍,唐朝厲兵秣馬,枕戈待旦,精心備戰多年,只為能畢其功於一役。絕不給東突厥東山一絲喘息之機和東山再起的機會,徹底盪平東突厥這個懸於漠北的心腹大患。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秋,10余萬精銳唐軍在名將李靖的統帥下,分兵六路討伐東突厥。有唐代戰神美譽的李靖兵出奇招,以三千騎兵突襲頡利可汗的牙帳所在地定襄。就在李靖突襲定襄的同時,李靖又命另一位唐代名將李勣,率部從雲中發兵。直逼陰山之南,阻斷頡利可汗大軍的退路。進而兩路夾擊,一舉端掉漠北的東突厥汗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定襄會戰。在唐軍將士的奮勇沖殺下,東突厥被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頡利可汗是一敗再敗,損失慘重,被迫退守鐵山,待其收集殘兵敗將,只剩下了區區幾萬人馬。戰後,唐太宗對李靖氣貫長虹,直搗黃龍的軍事壯舉,大為贊嘆道:「 ”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書竹帛。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定襄,威振北狄,實古今未有”。


頡利自知已身陷險地,為求能擺脫困境,他派執失思力為特使,到長安向唐太宗謝罪請降,表示願舉國內附。實際上,卻在企圖待草青馬肥之時,再轉移至漠北,伺機東山再起。當時唐太宗派鴻臚卿唐儉等去突厥撫慰,並命李靖率兵接應。二月,李靖引兵至白道與李績會合,兩位名將久經戰陣,深知在你死我活的軍事斗爭中,斬草不除根,必至後患無窮。二將相與定謀,認為「 ”頡利雖敗,兵力尚多,若任其逃往漠北,依附於薛延陀等部,則很難追殲;今唐儉在突厥,頡利懈而不備,如選精騎襲之,可不戰而擒之”。於是李靖令李績統大軍繼後,自己親率精騎萬名,各備20天口糧,連夜出發,夜襲陰山,不干掉頡利,誓不罷休!

當時唐朝派遣的議和使臣唐儉正在東突厥的大營中,頡利可汗毫無應戰的准備。二月甲辰(3月27日),李靖命令蘇定方率領二百精騎為前鋒,乘霧前進,進至東突厥可汗的牙帳七里的地方,才被突厥軍發現。如同驚弓之鳥的頡利可汗慌忙騎馬逃走,突厥軍也四散而逃。李靖的一萬鐵騎隨即殺到。一番激戰,唐軍陣斬萬人,殺死隋朝義成公主,擒其子疊羅施。俘虜男女十余萬人,牲畜數十萬頭。就在李靖發動磧口之役的同時,李勣部火速北進,截斷了頡利可汗北逃的道路。頡利可汗率一萬多殘余兵馬,打算冒着嚴寒強行通過大漠,進而撤退至漠北。率部嚴陣以待的李勣,狠狠給了頡利可汗一迎頭痛擊。一戰下來,頡利殘部向西潰敗,李勣趁機掃盪其余突厥部落,漠南突厥各部共計五萬余人向李勣投降。頡利可汗本人也被唐大同道行軍副總管張寶相俘虜。突利可汗等紛紛降唐,漠南之地遂空,東突厥滅亡。

為保家國安危,唐朝被迫選擇對東突厥開戰。從國家戰略角度講,無疑是正確得。但這就有個問題了,開戰並不意味着非要把東突厥徹底滅亡。唐朝完全可以效法隋朝的做法,只要能重創突厥,使其無法威脅中原即可。唐朝為何非得要徹底滅亡東突厥那!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嚴防突厥勢力死灰復燃。突厥自北魏末期立國以來,雄踞北方,其疆域盡有東至黑龍江,西抵咸海、吐火羅。幅員之廣闊,實力之強悍,匈奴不及也,更遠非柔然等政權所能相比。自突厥立國伊始,便是南方的中原王朝心腹大患。內地北周、北齊、南梁三方對峙時,甚至一度出現了北周、北齊爭相尊奉、討好突厥的局面。突厥他缽可汗狂因而狂妄說道:「 ”但使我在南兩個兒孝順,何憂無物邪?”。強大的隋朝建立後,突厥汗國被肢解成東突厥、西突厥,同時分裂後的突厥被隋朝打得服服帖帖。但啟民可汗在位時,通過蓄意蟄伏、休養生息,原本淪為隋朝附庸的東突厥汗國逐漸恢復了元氣。始畢可汗一度兵圍雁門關,差點要了隋煬帝的命。從此,東突厥再度稱雄漠北,狼頭大纛南指,戰火硝煙重又肆虐內地北疆。面對如此難治、頑強的勁敵,唐朝認准了必須將其徹底滅亡,否則難保東突厥不會死灰復燃。

第二、順應民意,盡快消弭戰亂。唐朝初立不久,國內民生凋敝,百廢待興。急需一個安穩的社會環境,來調養治愈隋末唐初戰亂所造成的巨大創傷。恰逢此時,落井下石的東突厥趁火打劫,頻頻騷擾唐邊,給唐朝造成了巨大的人員、物質損失。唐朝的黎民百姓實在不願再陷於流離戰火中了,他們太渴望久違的和平能夠快點降臨。基於此,唐朝自然要畢其功於一役,盡快、徹底解決東突厥對中原的威脅。唯有如此,才能順應唐初社會的民心、眾望。

第三、避免戰勢遷延日久,空耗寶貴的國力。當時唐朝的國力尚未從隋末唐初的戰爭中恢復國力,實在無力,也無法支撐一場漫長的戰爭。唐朝真心懼怕這場同東突厥的戰爭,會打成漢匈戰爭那樣曠日持久。當年漢武帝坐擁文景兩代皇帝留下的雄厚底子,他自然敢放開膀子,跟匈奴全面開打。可唐初的境況遠遠不及文景之治後的漢朝,唐朝絕對吃消不住長期鏖戰得。一旦戰況出現膠着,遷延下去,極有可能會導致唐朝社會陷入動盪,乃至政權出現更迭,重蹈隋朝窮兵黷武而喪國的覆轍。為防止戰勢遷延,透支唐朝有限的國力,唐軍在出擊伊始,便定下大策方針,力求速戰速決,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價,拿下東突厥。

綜合以上三點原因,唐朝不打則已,一旦開打必然竭盡全力,定要把東突厥汗國徹底滅亡,永除後患。

相关参考

不要;唐太宗接納,終成後患

唐太宗貞觀四年,唐朝出兵攻滅東突厥汗國,俘獲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之後,其治下的突厥人除部分北逃薛延陀外,其餘的數十萬人紛紛南下投降唐朝。對於這些人該如何安置,唐朝內部展開了了激烈的爭論,這一事件,對唐

不要;唐太宗接納,終成後患

唐太宗貞觀四年,唐朝出兵攻滅東突厥汗國,俘獲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之後,其治下的突厥人除部分北逃薛延陀外,其餘的數十萬人紛紛南下投降唐朝。對於這些人該如何安置,唐朝內部展開了了激烈的爭論,這一事件,對唐

与突厥斗智27年,三寸神舌征服突厥

唐太宗长孙皇后是一位贤明的皇后,她出身名门,父亲长孙晟是历经西魏、北周、隋朝三代的名臣。长孙晟虽然没有女儿名气大,但这位堪称战略鬼才政治家、战略家,其一生经历之传奇,比其女更令人叹服。一、借出使刺探敌

曾雄踞漠北草原的回鹘汗国简史

历史上,出现在漠北草原上的族群集团众多。失势的霸主要么是少量统治者西迁,要么是大批底层融入中原。彼此之间的联合与争斗,也与同时期的中原王朝相互影响。从古典是的匈奴再到中世纪前期的突厥,莫不是如此。随着

唐的建筑之唐长安城

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让后人可以自敖的朝代。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

同樣是匡扶正統,為何後唐滅梁成功,而蜀漢卻被曹魏滅國

強漢盛唐,是歷史兩個處於巔峰期的王朝,在它們衰亡之後,都有一股強大的地方勢力要匡扶它們的正統,即劉備建立的蜀漢,匡扶漢朝;河東晉國李氏集團(李克用、李存勖)匡扶唐朝。,如果對比一下三國的蜀漢與五代十國

同樣是匡扶正統,為何後唐滅梁成功,而蜀漢卻被曹魏滅國

強漢盛唐,是歷史兩個處於巔峰期的王朝,在它們衰亡之後,都有一股強大的地方勢力要匡扶它們的正統,即劉備建立的蜀漢,匡扶漢朝;河東晉國李氏集團(李克用、李存勖)匡扶唐朝。,如果對比一下三國的蜀漢與五代十國

俄羅斯發現蒙古金帳汗國城市的基督徒聚落

基督教城區發現的這件瓷盤應該來自拜占庭帝國來自俄羅斯薩拉托夫州地方博物館的考古隊在伏爾加河沿岸一座700多年前的古城遺跡中發現了基督徒居住區的痕跡。這座叫作烏卡克的古城位於當時蒙古金帳汗國領土內,所以

俄羅斯發現蒙古金帳汗國城市的基督徒聚落

基督教城區發現的這件瓷盤應該來自拜占庭帝國來自俄羅斯薩拉托夫州地方博物館的考古隊在伏爾加河沿岸一座700多年前的古城遺跡中發現了基督徒居住區的痕跡。這座叫作烏卡克的古城位於當時蒙古金帳汗國領土內,所以

西伯利亚的扩张——成吉思汗征服 ”林木中百姓”诸部

成吉思汗建国后,为加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遂向北方森林地区扩展。于是,在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居住的蒙古部落和属于突厥语系的吉利吉思人,便成为了成吉思汗的目标。西伯利亚地区以狩猎为生的蒙古人、吉利吉思人这些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