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為什么要背叛項羽投靠劉邦呢

Posted 大王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英布為什么要背叛項羽投靠劉邦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布為什么要背叛項羽投靠劉邦呢

英布是秦漢易代之際一名驍勇善戰、叱吒風雲的猛將。他崛起於亂世之中,從一介布衣成長為雄霸一方的侯王,其人生道路可謂跌宕起伏,歷經磨礪。年少時,他即有反抗精神,因犯法而受黥刑,被稱為黥布。他不滿秦朝的苛法暴政而起兵反抗,先隨項氏叔侄南征北戰,屢建奇功。秦滅亡後,又隨漢高祖劉邦擊楚,為漢朝的創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先後被封為當陽君、九江王、淮南王。

就是這樣一個以造反起家的人,卻在劉邦翦除功臣的過程中被滅。他的命運頗具悲劇色彩。


出生在秦時九江郡六縣(今安徽六安市)的英布,《史記·黥布列傳》、《漢書·韓彭英盧吳傳》中均有關於他事跡的記載。英布的英字本為古國名,偃姓。相傳他是舜的名臣皋陶的後代,皋陶為舜帝時期的刑法官,傳說是東夷族的首領。英、六等國都是皋陶的後代,在公元前622年被楚國所滅。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 ”英布者,其先豈《春秋》所見楚滅英、六,皋陶之後哉?身被刑法,何其拔興之暴也!”不由得讓人聯想起《項羽本紀》中「 ”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耶?何興之暴也。”英布和項羽都是崛起於亂世的名將,《史記》中對於兩人的記載也很相近。


作戰勇猛、英布雖然屢建戰功,但卻無深謀遠見,又反復無常,粗魯暴虐。正如元雜劇《漢高皇濯足氣英布》中所說的「 ”他原是鄱陽大盜出身,無甚么高識遠見。”這些性格上的缺陷也是導致他悲劇收場的重要原因。在和秦軍的戰爭中,他作戰勇猛,功冠諸侯,是有名的常勝將軍,但卻常常坑殺降卒,司馬遷就指出「 ”項氏之所坑殺人以千萬數,而布常為首虐”。後來又奉命追殺義帝,這些行為雖然都是受項羽所指,他濫殺無辜的殘忍暴虐也由此可見。


《史記·黥布列傳》中記載,「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時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當刑而王’。及壯,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當刑而亡,幾是乎?’人有聞者,共俳笑之。”這段描寫為英布後來封王埋下了伏筆,他貪功戀祿的形象也躍然紙上。對功名權勢的極度貪戀,造成他性格上的反復無常。因此當劉邦的說客隨何來勸他齊楚投漢,許以重利時,他就毅然叛楚歸漢,背叛待自己還不錯的老東家項羽了。


公元前205年,正值楚漢交戰之期。劉邦的漢軍剛在彭城之戰中慘敗,張良獻策道:「 ”九江王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隙,彭越與齊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以免,即欲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劉邦采用了張良的計策,派隨何帶了二十人往九江游說英布。隨何先向英布陳說:「 ”楚兵雖強,天下負之以不以之名,以其背盟約而殺義帝也。”他先從道義層面指出楚軍並非正義之師,又說「 ”楚王恃戰勝自強,漢王收諸侯,還守成皋滎陽,下蜀、漢之粟,深溝壁壘,分卒守徼乘塞,楚人還兵,間以梁地,深入敵國八、九百里,欲戰則不得,攻城則力不能,老弱轉糧千里之外;楚兵至滎陽、成皋,漢堅守而不動,進則不得攻,退則不得解。故曰楚兵不足恃也。”進而又從形勢上分析楚軍的劣勢所在,最後以利動之,說道:「 ”臣請與大王提劍而歸漢,漢王必裂地而封大王,又況淮南,淮南必大王有也。”


在隨何的這番游說下,英布權衡利弊,毅然殺了楚國使者,起兵攻楚。其實,早在楚漢戰爭開始不久,英布就開始處於觀望狀態,對項羽的命令,也開始陽奉陰違了,曾兩次違背項王的旨意,項羽也多次派使者責備英布,讓他率軍助戰。

正所謂「 ”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英布為漢朝的統一和創立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在漢朝政權穩固後,劉邦就開始着手翦除異姓王勢力了,「 ”十一年,高後誅淮陰侯,布因心恐。夏,漢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至淮南,淮南王(英布)方獵,見醢,因大恐,陰令人部聚兵,侯伺旁郡警急。”英布是劉邦親征的最後一個諸侯王,英布起兵反叛失敗後,渡過淮河逃亡江南,最後被妻舅長沙王吳臣誘殺於番陽(今江西波陽縣)的農家,真是成也反叛,敗也反叛。

相关参考

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汉初名将英布简介(中了刘邦的离间计)”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英布是汉初三大名将之一,一开始英布在项羽麾下,后来英布却背叛了项羽投靠了刘邦,至于英布

英布为何造反

英布为何造反?英布是什么结局?  秦末汉初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名将,如项羽、韩信、彭越等人,都是数一数二的骁勇之人。  有一位名将,他本是项羽帐下一员,后来投靠了刘邦,立下赫赫战功,但是最后他又背叛了

劉邦戰勝項羽獲得天下的關鍵在哪裡

劉邦戰勝項羽的關鍵:積極分配利益團結眾人項羽為何失敗、劉邦緣何成功,是一個不解之謎。不僅項羽不清楚,劉邦也不明白。劉邦當上皇帝後,曾就此向列侯、諸將發問,並要求他們不要隱瞞,如實講述。高起、王陵二人回

項羽找劉邦單挑,劉邦用8字懟他,流傳了2000多年,成很多人口頭禪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楚漢爭霸時期一定是最精彩的一段歷史。劉邦出身平民,身邊圍繞的也都是一些酒肉朋友,但是劉邦卻帶著這些酒肉朋友奪得了天下。西楚霸王項羽是貴族出身,他天生神力可抗巨鼎,武藝可謂是古今

劉邦臨終前,才明白當年項羽為何寧可自殺,也不過江保存實力

項羽和劉邦之間,曾有過一場熱鬧的楚漢之爭,而最終劉邦憑藉人才與人心的雙方面壓制戰勝了項羽。劉邦項羽兩人均為當世豪傑,只不過項羽的性格缺點和過於凶暴使得他在最終決戰之中失利。在兩人剛剛交手的時候,雙方兵

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

传说中的西楚霸王项羽,天生神力,威武霸气,破秦关万里。而英布只是一个投奔于项羽的勇士。按理来说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项羽可是拯救英布于水深火热之中啊!但最终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与项羽兵刃相见呢?一、英

讓嬴政和劉邦都懼怕的男人,不是項羽,韓信,居然是他

讓秦始皇嬴政和漢高祖劉邦都懼怕的男人,不是項羽,韓信,居然是他?不知不覺已經寫了五篇文章關於西漢初年的故事了,不管是劉邦,張良,還是項羽、韓信都是大人物,但是今天我們把目光放到那些小人物,看他們在秦末

讓嬴政和劉邦都懼怕的男人,不是項羽,韓信,居然是他

讓秦始皇嬴政和漢高祖劉邦都懼怕的男人,不是項羽,韓信,居然是他?不知不覺已經寫了五篇文章關於西漢初年的故事了,不管是劉邦,張良,還是項羽、韓信都是大人物,但是今天我們把目光放到那些小人物,看他們在秦末

劉邦罵項羽時被箭射中,雖然沒死,之後象棋就多了1個不成文規定

項羽和劉邦算是老冤家了,畢竟天下只能是一個人的,而他們有兩個人。本來在鴻門宴的時候,項羽有很好的機會可以殺了劉邦。他的軍師範增也勸他,除掉劉邦這個對手,本來已經準備好了。要知道在當時劉邦只有十萬大軍,

英布因为何理由而背叛项羽?是项羽的错?

汉三年,刘邦攻打楚国,派随何出使淮南,游说英布叛楚归汉。经过随何的一番游说,英布暗中答应叛楚归汉。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英布被封为九江王后,就开始拥兵自重,不大听从项羽指挥了。项羽与齐王田荣作战,向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