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在戊戌变法后,一共抓捕了八人,为何留下了其中两人

Posted 光绪

篇首语:孙竹新添绿玉枝,稚禽学习绕檐飞。动中会取归根意,雨过白云横翠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慈禧在戊戌变法后,一共抓捕了八人,为何留下了其中两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慈禧在戊戌变法后,一共抓捕了八人,为何留下了其中两人

尽管只经历了103天便宣告失败,但「 ”戊戌变法”毫无疑问是晚清时期一场影响深远的变法维新运动。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惨遭杀害,历史上将他们称作「 ”戊戌六君子”。 事实上,「 ”戊戌六君子”本来应该叫「 ”戊戌八君子”,因为当初慈禧在废除变法下令抓人的时候,一共抓捕了8名维新人士,但最终她只杀死了其中6人。 (戊戌六君子) 那么,另外两位维新人士,为什么能在变法中活命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 ”戊戌变法”失败后,变法人士的情况。 一、康有为、梁启超。 由于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了《万国公报》,并且在社会中不遗余力地为维新运动制造舆论。因此,在当时看来,这两位才是「 ”戊戌变法”的真正带头人。 然而,还没等清廷抓到人,康有为和梁启超就在收到消息后,迅速逃离了北京。其中,康有为一路颠沛流离,四处躲藏,最终逃到了日本。梁启超也在伊藤博文的帮助下,成功到达日本。 二、康广仁。 在听说两个变法领袖逃跑的消息后,慈禧太后非常愤怒。为了纾解心中对康有为的愤恨,慈禧将怒火全撒到了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身上。 实际上,清军抓人当天,康广仁本来是有机会逃跑的。当时他正与康有为以及梁启超在北京的南海公馆里。当清军抓人的消息传来后,康广仁本来已经和两人一起出逃了。并且为了安全,他还换上了一件厨师服。但在逃跑过程中,他发现忘了东西,于是半道上又折返了回来。 不幸的是,康广仁曾在前几天训斥过自家的厨师,厨师由此怀恨在心。在看到清兵抓人以及康广仁失魂落魄的样子后,厨师果断地指认了康广仁,并将其出卖。 而被抓之后的康广仁,也成为了慈禧第一个必杀之人。 (康广仁和梁启超旧照) 三、刘光第、林旭、杨锐、谭嗣同。 刘光第、林旭、杨锐、谭嗣同四人,被授予四品卿衔,合称为「 ”军机四卿”。他们参与了变法新政,并且总揽朝廷的纳谏大权,是光绪帝最为依仗的四人。 刘光第一度在刑部当了十多年官,自从接触到维新变法运动后,他开始频繁向光绪上谏,凭借「 ”国势艰危,与中外积弊,非力矫冗滥,无以图治”的变法主张,刘光第开始被光绪帝赏识。变法失败后,他在军机处被捕,甚至在死前,也一直是神情自若,正气凛然。 林旭在科举中多次碰壁,后来在变法中受到重用,因此他尤为珍惜。在维新活动中,他上书最多。林旭当然也没能逃掉被杀的命运,他死时仅有24岁,是「 ”六君子”中年纪最小的人。 杨锐是张之洞的重要幕僚。当杨锐被捕之后,张之洞曾致电荣禄,表示愿意亲自为他作保。但是杨锐刚直不阿,怒骂荣禄刚愎自用。最终,气急败坏的荣禄煽动慈禧太后,杀掉了杨锐。 谭嗣同选择了主动慷慨赴死。他认为,变法维新是必须要流血的。因此,他不惜以自己的性命警醒世人,希望推动国家的发展。他被抓捕后,在狱中留下了绝命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诗,伴随着他的牺牲,成了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 四、杨深秀。 变法失败后,杨深秀本来并没有第一时间被抓。但他却不顾个人的安危,接连做出了冒险举动。他不仅想要说服董福祥军反正,同时还想要求慈禧还政给光绪。最终,他也一并被抓,慷慨就义。 除了逃走的康有为、梁启超,以及死去的「 ”六君子”,实际上,当时清廷还抓了两个人。 (李鸿章像) 五、徐致靖。 作为维新派人士,徐致靖的官职实际上比「 ”军机四卿”还要高。一开始被抓以后,他也认为自己必死无疑。但由于李鸿章与徐致靖一家私交甚笃,李鸿章便开始请求荣禄帮忙。 荣禄在为徐致靖求情后,慈禧太后大发雷霆。但荣禄却说,徐致靖只是个书呆子,并且维新三个月,皇帝一直都没有召见过他。慈禧这才判了徐致靖斩监候。 事实上,光绪在维新后,不召见徐致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徐致靖耳朵不好,常常听不见别人讲话。 后来徐致靖出狱后,他也常常自责自己当初没有跟着「 ”六君子”一起走。同时,他也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 ”徐仅叟”,表示自己是仅存的老头。 六、张荫桓。 张荫桓是当时的外交大臣,他在维新变法中主要负责光绪与维新派的联络。并且,他还曾引领伊藤博文与光绪见面。本来,张荫桓也应该是必杀的对象之一,但由于外国列强站出来为他撑腰,最终张荫桓只是被流放新疆。 1900年,八国联军向紫禁城发动了入侵,慈禧太后随即迁怒于长期与列强沟通的张荫桓,下令将他就地处死。 虽然张荫桓、徐致靖不在戊戌君子之列,但他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以及中国社会的进步,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值得被永远铭记。 (参考资料:《戊戌变法》)

相关参考

戊戌变法,八人被捕,先后斩了七,剩下的徐致靖晚年嫌自己命太长

慈禧在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大肆逮捕维新派官员时,一共抓捕八人,他们分别是徐致靖、张荫桓、谭翤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但七天之后,即9月28日,被拉到北京宣武

慈禧临死前,突然回光返照,留下两道可耻的遗嘱后一命呜呼

导读:慈禧,本名叶赫那拉·杏贞,17岁入宫成为咸丰帝的妃子。起初并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但她相当有心机,通过贿赂管事的太监,不仅受到了宠爱,还生下了龙子,即之后的同治皇帝。咸丰驾崩后,慈禧先是与慈安一起

他,普通巡警,因抓捕被枪杀,留下母亲一人,政府慷慨出三千抚恤

民国八年,京师崇文门外薛家湾儿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名叫陈振华的外左二区巡警在抓捕一名抢劫犯时被枪击。陈振华被击中后,被迅速送到当时设备和技术最强的协和医院,但终因不治而身亡。陈振华家境贫寒,没有娶上媳妇

慈禧为何要三审光绪帝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后党”立即聚集起来,开始对光绪帝的变法政策进行清算。期间,发生了慈禧太后三次审讯光绪帝的闹剧。第一次是在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政变当天。史料记载,前一天,光绪帝还在宫内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曾谋划逼光绪退位却失败告终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慈禧认为:光绪从4岁进宫,自己费心抚养成人,却不听话,搞戊戌变法。慈禧很伤心,想废掉他。在光绪皇帝即位时,两宫太后曾有一个说法,等将来光绪帝载有了儿子,再过继给同治

晚清“沈荩案”之谜:慈禧为何后悔杀记者沈荩

沈荩(1872年-1903年7月31日),初名克诚,字愚溪,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人。戊戌变法时,与谭嗣同、唐才常等相交,认为湖南要实行革新,非有一番破坏不能奏效。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留学,1900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说了10个字,足以证明他比慈禧有眼光

清朝入关后共经历十位帝王,其中三位堪称悲催,即同治、光绪和溥仪,他们三人虽然名义上是皇帝,每天坐在龙椅上,却几乎没有一天掌权。咱们今天聊聊光绪,他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也就是说,光绪是慈禧亲外甥,正是由

光绪用珍珠做旗袍送给珍妃,慈禧知道后为何强行扯下

在近代史中,慈禧可以说是最出名的女人了,不过她出的可不是美名,而是留下了众多骂名。不管是她强行把持朝政却不作为,反而把国家经济花在自己身上,还是她为了苟且,把中国的大好领土割让给了外国,都足以让她背负

中国头号恶霸,逃到国外自立为王,皇帝悬赏巨资抓捕后被剥皮喂狗

现在流行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陈祖义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明朝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盗老大,被打压后逃往了海外,靠着自己的势力后来还当上了国王,可却因为不知道分寸屡次侵犯明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迫害全名单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从不同方面大肆清算改革,共展开三波反击。第一波1898年9月21日,下旨通缉康有为、康广仁,并将御史(监察官员)宋伯鲁革职。23日和24日,先后在北京逮捕谭嗣同(34岁,军机章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