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第一批到英国学习海军的人才 却当了翻译家
Posted 北洋
篇首语: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安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是清朝第一批到英国学习海军的人才 却当了翻译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是清朝第一批到英国学习海军的人才 却当了翻译家
1874年,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奏报朝廷,请求建设3支近代海军部队。 朝廷批准了李鸿章的建议,并命令由李鸿章创建北洋水师,由沈葆桢创建南洋水师。 建设近代海军部队谈何容易?坚船利炮,还可以耗费巨资从国外购买;操纵舰船的海军人才,又从哪里来呢?因此,在李鸿章等人的建议下,清朝政府派遣了一批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的年轻学子,到欧美学习军事。其中,有6个人到英国学习海军。 这6个人里面,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人,叫严复。 你没听错,他就是后来的著名翻译家严复。 严复是福建侯官人,晚清名臣林则徐也是从福建侯官走出来。严复,字又陵,生于1854年。严复祖父辈都是从事中医,他父亲病逝后,家道中落,便不得不结束了走科举正途的计划。 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建了福州船政学堂。这是中国第一家采用西方教学制度和方法的新式学校。学校创建的第二年,13岁的严复就进入读书,学习舰船驾驶技术。从这一刻开始,严复就与海军结下了不解之缘。 严复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了4年,于1871年毕业,成为这所学校第一批毕业生。随后,严复先后在由福州船政局制作的「 ”建威号”驱逐舰和「 ”扬武号”巡洋舰上实习。由于严复表现非常优秀,不但取得了选用道员的资格,还被朝廷第一批选派到英国留学,向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海军的英国学习海军技术。 这一年,是1877年;这一年,严复23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 到英国后,严复进入到英国皇家海军学院。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创建于1863年,是英国培养海军初级军官的主要院校,被誉为英国海军军官的「 ”摇篮”。严复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学习时间只有短短1年时间,但他与同学们「 ”深知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各怀奋发努力,期于穷求洋人奥秘,冀备国家将来驱策,虽七万里长途,均皆踊跃就道”,勤奋学习各种海军知识。 网上有人传言,伊藤博文与严复是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同学,严复的学习成绩比伊藤博文好。可是,后来在甲午战争中,严复被伊藤博文打败了。 这纯属虚构。据日本史权威著作《伊藤博文传》记载,伊藤博文等「 ”长州五杰”是在1863年到英国留学的,他们的确是想去英国学习海军。但是,由于他们的英语太差了,不够资格进入任何海军学校学习,只是通过友人介绍的方式,寄宿在伦敦大学化学教授家补习英文。第二年6月,伊藤博文就匆匆离开英国赶回日本了。 1880年,严复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毕业,随即回国,先是被聘为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教习,随后来到天津,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洋文正教习。 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一呆就是10年,从洋文正教习升任为总办(相当于校长)。这一切,都离不开李鸿章的赏识和提拔。 然而,严复始终没有进入北洋水师。这与李鸿章的「 ”小算盘”有关。李鸿章所创建的淮军,以陆军见长,海军不是其长。北洋水师创建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福州船政学堂出来的将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李鸿章有意识地在北洋水师高级将领中选用安徽人,排挤福州人。于是,从来没有学习过海军知识的丁汝昌,成为了北洋水师的提督(总司令)。系统学习了5年海军知识的严复,却连进入北洋水师的门都没有。 严复很失望,不再谋求进入北洋水师,而是走上了另外一条路——翻译。 1898年,严复翻译了第一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天演论》。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接二连三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穆勒名学》、甄克斯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和耶方斯的《名学浅说》等西方名著。这些书籍,对开启民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的翻译风格和思想,影响了后期一大批著名翻译家。 鲁迅先生就称赞严复是「 ”一个19世纪末年中国感觉敏锐的人”。 有意思的是,严复早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成年后,他多次参加科考。甚至当他已经是北洋水师学堂总办和复旦大学校长了,还一再参加乡试。只是,这些考考试都无一例外失败了。 到了1910年,清朝政府赐予严复文科进士出身,他才不再参加乡试。 【参考资料:《船政奏议》《严复与北洋水师学堂》等】相关参考
严复毕生“致力于译述以警世”,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思想文化名著,用以救亡图存的翻译家。严复(1854—1921),字又陵、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曾留学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长期担任北洋水师
(约601年~673年),唐代,官至,汉族,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出身贵族,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孙。其父是石保县公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其母是北周武帝之女清都公主。因为阎擅长工艺,多巧思,工
朱元璋最喜爱的嫡长子朱标,于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之初,就确认了其太子的政治地位,期间二十四年从未动摇。根正苗红的继承人朱标,在朝权稳定,老爹喜爱,无兄弟争嫡,即将于一片坦途中登上龙椅的前夕,偶感风寒,不
萨镇冰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海军将领,也是中国最早一批学习海军的中国人之一,是一位很有风骨的铁血军人。我们今天就聊聊这位海军提督不为人知的故事,感受下萨老的风骨。>>萨镇冰的家世很有意思,他出身于著名的福
载沣原名叫爱新觉罗·载沣,他是清朝末期时候的人物,他也经历了中华民国和新中国成立,虽然他不是皇帝,可是他的儿子溥仪却当了皇帝,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所以载沣在当时权势非常高,有传闻说他是慈禧
载沣原名叫爱新觉罗·载沣,他是清朝末期时候的人物,他也经历了中华民国和新中国成立,虽然他不是皇帝,可是他的儿子溥仪却当了皇帝,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所以载沣在当时权势非常高,有传闻说他是慈禧
近代八卦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办事处里有个中国通,名叫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他是个汉学迷,工作之余翻译了《汉宫愁》和《好逑传》,后来他还出任了第二任香港总督,并留下了一部回忆录,写下了广州
萨镇冰(1859—1952),字鼎铭,福建福州人,中国海军名将。早年进马尾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7年受派赴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曾任清朝海军统制(总司令)、北洋政府海军总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
后汉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位能人。在刘备眼里,他是天字第一号人才,刘备在他眼里,是第五个可敬对象。但是这位能人最后还是弃刘备而投曹操,刘备对此耿耿于怀,多年以后还念念不忘。这位能人二十五岁就当了县长,后来
说起清朝时期的中国,可谓是受尽了外国列强的欺负。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着许多中国好儿女,灭洋人威风,涨中华民族之气势。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说的一件大快人心的轶事,竟是用尿壶加上黄蜂,大败了清朝时期最厉害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