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平常的民间案件为何会引起慈禧重视

Posted 都察院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起平常的民间案件为何会引起慈禧重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起平常的民间案件为何会引起慈禧重视

文/徐永超 作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最终得以平反昭雪,靠的不是法律的正义,而是中央压制湘军势力的需要。 杨乃武,杭州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举人。小白菜,原名毕秀姑,是豆腐坊伙计葛品连妻子,因为长得白皙秀丽,平日里爱穿绿衣白裤,所以有了这个外号。 这年十二月,葛品连暴亡,其母认为事有蹊跷,于是到衙门告状。之前,曾经帮民众写过控告胥吏舞弊的状子,还公然讽刺父母官。县令刘锡彤怀恨在心,未经审验,即断定是毕、杨二人合谋下毒,害死了葛品连。重刑之下,毕秀姑供称她用杨乃武给的砒霜毒死了亲夫。如获至宝的县令立传杨乃武到案,上报革去其功名,将他打入牢狱,又把审讯详情,报告给上司杭州府复审。 杭州知府陈鲁收了刘锡彤的好处,故而在复审时,对杨乃武使尽各种酷刑,逼迫杨乃武认罪画押。拟罪:毕秀姑凌迟处死,杨乃武斩立决。 话分两头。牢狱外,杨乃武的姐姐杨菊贞正在为弟弟的洗冤到处奔走。浙江按查使蒯贺荪接过状纸,只过了两次堂,认定原判无误,将案子交给巡抚杨昌浚审理。 没想到,他派去县里查验的官员收受了刘锡彤的贿赂,以其中没有冤屈禀告。杨昌浚就此确认案情已明,罪名成立,当即上报刑部,批文一到,即刻行刑。 面对官官相护的局面,杨菊贞没有死心,准备进京告状。她带着弟弟亲手写的诉状,来到北京,向都察院递了状纸。没想到,都察院将她押解回籍。 第一次进京告状失败后,杨菊贞仍不死心。她找到了弟弟的同年(同科同榜中举之人),汪树屏、吴以同,以及另一位武举人夏缙川。这三人利用自己手中的人脉尽力帮助杨乃武洗冤。汪树屏给在都察院的哥哥去了信;吴以同带她见了胡雪岩,得到了进京的盘缠;夏缙川也给在翰林院当编修的堂兄夏同善写了信,让杨菊贞进京先去找他。 夏同善平日与帝师翁同龢关系良好,就将杨乃武一案的来龙去脉一一告知。翁同龢表示有机会定要面陈于太后皇上。于此同时,都察院奏请重审此案。慈禧太后览毕,下旨浙江巡抚"务提实情,毋枉毋纵。" 巡抚接旨后,委派湖州知府许瑶光审问。这次,杨乃武当堂翻供,毕秀姑也供出她被刘锡彤之子奸污等情由,许瑶光见此案牵涉众多,迟迟不敢定案上复。于是朝廷只好又派浙江学政胡瑞澜提审,巡抚杨昌浚与刘锡彤沆瀣一气,千方百计阻止案件审理。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在当时就引发了全国热议。《申报》就一直在关注案情的进展,借此机会,他们呼吁改变以往刑讯逼供的做法:"试思严刑之下,何求不得,犯人熬刑不起,问官欲得何供,犯人只得承认。" 在舆论的压力下,慈禧下令,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对此案进行会审。刑部尚书桑春荣亲自开棺验尸,证实葛品连并非毒发身亡,乃得病而死。至此,真相大白于天下。 案情审清了,照理说,应当还当事人以清白,追究地方官错判的责任。但事情闹到了这一步,此案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事件了。因为当时太平军刚刚被平定,地方势力做大。比如,浙江巡抚杨昌濬,就是追随左宗棠、曾国藩等创办湘军团练出身。动了他,对湘军是势力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正是有这层利害关系,四川总督沈葆桢等人力主不翻案。也正是出于打击湘军集团的考虑,翁同龢等人才主张推翻原判。至于杨、毕二人是否冤屈,又哪里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呢? 最终,刘锡彤发配黑龙江,杨昌浚等大员被革职查办。第二年,杨昌浚又被左宗棠保奏,先后官至漕运总督,闽浙总督。 两位无辜的当事人呢?毕秀姑被杖责八十,在尼庵里度过了余生。杨乃武被革除举人功名,永不恢复。已是一身伤残的杨乃武自问:"我这冤案是昭雪了么?大清真有青天么?"

相关参考

左宗棠审理,慈禧过问,涉案的将军啥结局

呼格吉勒图案,是一起引起当代国人广泛关注的冤杀案。案件的重查和纠正,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1878年,甘肃张掖也曾发生过相似案件。当时,陕甘总督左宗棠,驻节肃州,就近厘清了案件的来龙去脉……陕甘总督任

张作霖遇害前,身边日本顾问的奇异举动为何没能引起他的重视

1928年,眼看蒋介石率领的北伐军直逼京津,张作霖开始坐不住了。1928年5月9日,张作霖发表息争通电,希望借着和平的幌子来阻止北伐军的前进步伐。三天后,国民党中央会议决定,对张作霖置之不理,继续北伐

历史人物 孙权偷袭荆州早有预兆,可是刘备关羽没有引起重视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史上,有很多次重要的大战,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汉中之战等等,都非常精彩,而有一场大战,真打起来,精彩程度也不比

明朝历史 宦官干政的表现——“满仓儿”案件

  满仓儿案,为明朝弘治九年(496年)的一起民事纠纷案件,起初案件是由于满仓儿被贩为歌妓而引起的一系列民事纠纷,但后来由东厂的参与和后来六部官员的反对,而成为一个政治打压事件。此案亦是明朝中期宦官干

历史人物 让慈禧怀孕的那个男人竟然会是他

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外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但作为一个凡人来说,慈禧也有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与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并不

历史人物 让慈禧怀孕的那个男人竟然会是他

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外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但作为一个凡人来说,慈禧也有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与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并不

案件背后慈禧与曾国藩的角力

  清末张汶祥在大庭广众之下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此案疑雾重重,广为流传,成为晚清的四大奇案之一。刺马案位列四大奇案之首,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  刺马案  同治九年(1870年)8月

慈禧七十岁生日大赦天下 为何唯独不赦免这三人

在清末时,民间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慈禧的命格与大清相冲。因为不知是巧合还是其他原因,慈禧每过一次大寿,清朝的国运就会衰落一分。晚清的章太炎曾撰联嘲讽慈禧,中有一句为“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

光绪帝的死,究竟和慈禧太后有没有关系呢?

1908年11月14日,是一个十分不平常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的傍晚,满清的光绪皇帝驾崩了,而且更离奇的是一天之后,慈禧太后也离开人世了。对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接连去世,民间议论纷纷,但因当时还是满清的

西汉音乐家李延年为何会被汉武帝诛杀

李延年是宦官。李延年年轻的时候,因为触犯了法律,便被施以宫刑。也因为这个原因,李延年的歌声越发婉转动听。李延年酷爱音乐,闲暇之时,就会哼唱小曲。李延年的父母都精通音律,李延年深受父母的遗传和熏陶,在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