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志怪集《柳崖外编》——许仆,夜猩子

Posted 道士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代志怪集《柳崖外编》——许仆,夜猩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代志怪集《柳崖外编》——许仆,夜猩子

许仆 母在何能便学仙,峨眉虽好肯留连。 长生付尔安期枣,忠孝入应享大年。   许三,是镶白旗前锋都统噶公的仆人。噶公因他忠厚老实,一直都很善待他。元宵时,许三在真武大帝庙看火判【古代北京的一种习俗】。有个道士穿着百衲衣、拄着挂着葫芦的拐杖,跟许三说:「 ”城外有花灯更好看,想去看看么?”许三还没回答,道士就朝着他嘘气,许三顿时感觉自己好像在御风前行。 来到一片松林下,道士从葫芦中取出一根绳索,围了三亩多地,取出七盏灯,摆成北斗形。又倒出一口锅、一把勺、一座土台、一把扇。以及鸡、鱼、荤、牛舌,全都放进勺中。过了一会儿,道士又堆起柴火来烤,直烤得香味扑鼻。不久,就看见一群鬼魂飘飘忽忽地过来,围着绳子围成的圈嬉笑。道士将肉散了出去,鬼魂们得到肉后,欢呼着走了。道士又将东西收进葫芦中,吹气作云,和许三御风而行。直到黎明时分,来到一座山中,四周草木青翠,奇花异竹,瀑布连云。 进到一处洞中,道士坐在上方的石床上。饮了泉水,说道:「 ”我打算传授你长生之术。” 许三推辞说:「 ”家中还有七旬老母,不能留在这里。”道士想了很久,连声道:「 ”也是,也是。”叫来小童给许三吃的,都是些木皮草屑,不能下咽。于是又拿来三颗红枣给他,许三吃了一颗,收起另外两颗。道士引他至山边,给他指出山的路让他离开。山与山重峦叠嶂,徐三艰难前行。等听到有人声时,上前询问,得知这里是峨嵋山麓。这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仙人了,所幸吃了枣后,肚子一点也不觉得饥饿。他面北而行,好像风在簇拥着他走路,三天就到了京师见了主人和老母后,细说了自己的遭遇。将一颗枣给了噶公,一颗奉给了老母。当时处于正月,这些枣还是新鲜的。许三九十岁时,还健步如飞。有人见了他主人和他老母,样子年轻得还像四十岁人一样。   柳崖子说:叫人学仙先召鬼,是观察他的气量。给了三颗枣却留下二气,许三的忠孝由此可知。该他这么长寿。 夜猩子 逐利何堪到弱龄,最怜柔骨试新硎。 患生肘腋终无觉,奇病无名说夜猩。   蒙军镶红旗佐领富昌阿,住在南西门内,家里还算富裕,他为人真诚质朴、乐善好施。生了三个儿子,都被夜猩子害死。后来五十多岁的时候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珍哥,爱惜得如掌上明珠,叫乳娘仆妇倍加细心抚养。到了两岁时,颇为聪慧,却又被夜猩子所骚扰,日渐黄瘦。几个月就死了。夫妻俩痛彻心扉,收殓遗体,送到祖坟的空墓中,但不忍心就这么匆忙下葬   有个回人金二,和富昌阿住得很近,经营一家羊肉铺。一次游玩草桥,天黑后醉酒回家。城门已经关闭,踱步到了河边,看到墓园内有几间房舍,推门进去,屋子中央停了一口小棺,旁边堆着一堆杂草。金二倒在草堆里便睡。过了一会儿,一个老妇人持灯进来,打开棺材,抱出死小孩儿。将匕首放在一旁,解开死小孩的衣服,压在尸身上,口对口运气。没一会儿,死小孩儿的手脚就有些微动,老妇又用手揉小孩儿的胸,继续运气。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小孩儿就开始嘤嘤啼哭,活了过来。老妇拿起刀朝着那小孩儿说:「 ”我要用你的心肝作药,不要怨我。”用手拂了拂刀,刀刃很钝,又说:「 ”我也算抚养过你,应该把刀磨快些,让你不多受痛苦。”说完就拿上刀走了。 金二躲在杂草中悄悄起来看,那小孩原来正是富家的珍哥。素感平日富昌阿常常周济他,于是连忙抱上珍哥出了屋子,极力奔逃。来到南西门,坐在石头上稍稍歇息,珍哥已经在他怀中睡熟了。扣响富家大门。富昌阿夫妻出来查看,珍哥随即投进母亲怀抱。富昌阿悲喜交集,请金二入屋,细问详情。原来那是看坟的老妇人,即珍哥和前三子的保姆。昌阿儿子的死,都是这个妇人用药使他们闭气,一个月后呈现假死之态,老妇等富家埋葬死孩儿后,就运气让他们活过来,取出心肝,卖给制作迷魂药的人,以此牟利。唉!真是太狠毒了!将这个妇人送到官府,处以肢裂之刑。后来珍哥承袭了他父亲的职位,和金二像亲人一样往来。至于夜猩子之说,其实是借谣传假托而已。【这是一则假托夜星子害人故事,关于夜星子的故事,还可见《夜谭随录·夜星子二则》】

相关参考

古代志怪故事——两神相殴(出自《子不语》,清代,袁枚)

两神相殴  秀才钟悟,是常州人,一生行善,晚年没有儿子,而且衣食不周全,心中郁郁不乐。病重临危时,对他妻子说:「”我死后先不要放我进棺材中。我有不平事,要投诉冥王。或许有灵验,也不一定。”随即就气绝了

古代志怪故事——两神相殴(出自《子不语》,清代,袁枚)

两神相殴  秀才钟悟,是常州人,一生行善,晚年没有儿子,而且衣食不周全,心中郁郁不乐。病重临危时,对他妻子说:「”我死后先不要放我进棺材中。我有不平事,要投诉冥王。或许有灵验,也不一定。”随即就气绝了

清代志怪故事——醉刘(富贵功名念早忘,壶中日月是仙乡)

醉刘富贵功名念早忘,壶中日月是仙乡。壮游犹念小人母,毕竟刘伶德未荒。  北通州有个打更匠姓刘,每天按时在钟楼上击鼓报时就是他的职责。他喜欢喝酒喝到醉,人们就以醉刘称呼他。不过他生性孝顺,按时打更也从不

清代志怪故事——柳声(狐仙纵有通天术,却向人间学驯夫)

柳声作者:清宣鼎有个书生,叫康馥,小名苟郎,是扬州盐商的儿子。生得如珠玉般俊秀温雅,性情风流豪爽,还很有才华,十七岁时就中了秀才。来上门议婚的媒人踏破了门槛,他父母打算替他定下一门亲事。但康生不同意,

古代志怪故事——宇文觌不能为官

不能为官韩彻这个人,乾元年中任陇州吴山县令。一向与进士宇文觌、辛稷友善。他们一起跟随韩彻到吴山读书,韩彻还付给他们秋天赶考的费用。吴山县令的宅子号称凶衙,前几任都死了。县令宅子的大厅内有棵槐树,宇文觌

古代志怪故事两则(苍蝇,蚱蜢)

(1)据《古今五行记》记载,有一天苻坚叫来两位亲信大臣王猛和苻融,召开了一次会议,由于涉及到国家机密,除了他们仨人之外,连端茶送水的仆人都屏退了,会议主要是讨论苻坚想要发布大赦令的事情。什么是大赦令呢

古代志怪故事(查市道人,郑邻)

查市道人宋朝时,常德府有条查市街上住着一家姓余的富户,他家每年都能收10万石的粮食。而余老翁为人心地善良,生活简朴,经常降价卖粮食,或者每卖出一石粮食就多赠送半升。他家里做生意什么的大多都是这种多给少

古代志怪故事(威怀庙神,仙居牧儿)

威怀庙神距离建阳县(今福建建阳市)县城约二十里处有一个盖竹村,村内有一座庙,叫做威怀庙,非常灵应显著,陈升之(字旸叔,初名旭,北宋大臣,封秀国公,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市人)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邻里亲友

古代志怪故事三则(犀导,宝骨,玉如意)

犀 导晋朝东海郡的蒋潜,有一次来到不其县。见林下有一具尸体。尸体已经腐烂,乌鸦来啄食死人肉。总能看到一个三尺来高的小孩前来驱赶乌鸦,乌鸦才飞起。如此往复好几次。蒋潜觉得奇怪,就走近去看。他看到死人头上

唐代志怪故事,《广异记》两则——王僴,刘可大

王僴唐朝开元末年,有个叫王僴xiàn的人去考通事舍人。进京城后,在皇宫西门外一棵槐树下歇息。忽然听见宣读诏书的声音,接着来了几个骑马的人,看样像是宫中的使者,他们对王僴说:「”王舍人,奉命传你!”王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