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巡阅使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凌驾于督军之上的实权职位的

Posted 督军

篇首语:我认为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巡阅使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凌驾于督军之上的实权职位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时期的巡阅使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凌驾于督军之上的实权职位的

「 ”严格来讲,在北洋时期,只有没有权力的人,没有无权的职位。 而几乎所有的权力基础,都来自于兵。 这些巡阅使几乎都是以一师、一省起家,而慢慢成为割据数省的大军阀;而巡阅使作为所有使职中最长命的一个职位,贯穿了整个北洋时期的始终。” 民国初期袁世凯当政时,为了笼络人心,平衡复杂的派系关系,广设各种使职,像什么宣抚使、经略使、巡阅使、筹边使、屯垦使等等,大多是些有名无实的职位。 唯有里面的巡阅使,不仅贯穿整个北洋时期始终,慢慢成为凌驾于督军之上的实权职位,并且在北洋末期形成一种独特的体制,三大巡阅使(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直鲁豫巡阅使吴佩孚、闽浙巡阅使孙传芳)军事寡头控制体制。 现在我们来看下巡阅使是如何从一个有名无实的职位,变成一个控制数省的实权职位的。 1)是张勋首先让巡阅使变得「 ”有名有实” 长江巡阅使是民国成立后设立的首个使职,1912年11月27日,国民党人谭人凤被任命为首任长江巡阅使。当时的长江流域几乎全被北洋系军队所控制,身为国民党员的谭人凤,只能是位高而无权。 谭人凤后来因为参加「 ”二次革命”独立活动被解职,此后长江巡阅使一职空缺。 没过多久,长江巡阅使迎来了它的第二位主人,辫帅张勋。 张勋是清朝最后一任两江总督兼北洋大臣,清廷退位后,这一职位失去了合法性支撑,但张勋的军队实力犹在。 在北洋时代,只要有兵,就基本不用担心合法性的问题。 在「 ”二次革命”中,张勋与冯国璋一起进攻南京的革命党军,张勋的部队先冯国璋一步攻进南京,袁世凯只好将原来准备给冯国璋的江苏都督给了张勋。 但张勋毕竟不是袁世凯的嫡系,袁不放心将他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又加上张勋在南京搞得太不像话,还搞他大清那一套,官员坐轿子、留辫子、递手本,挂黄龙旗,引起外交使团的反感。 于是袁世凯以冯国璋为江苏都督,任命张勋为长江巡阅使。 张勋刚开始也不干,想继续做他的「 ”两江总督”,老袁除了以外交使团的不满来压他,还不断往长江巡阅使这个虚职里加「 ”实料”,1914年2月19日拟定的《长江巡阅使条例》里规定,该使直接隶属于大总统,使署与都督体制一样,湘鄂赣苏皖五省水上警察归该使节制,并管辖兵轮四艘,如该使亲自督师出征,则该地文武自镇守使、观察使以下悉听其指挥。 后来段祺瑞为了与袁世凯争权,利用张勋来牵制袁的心腹倪嗣冲,又让张勋兼领安徽督军,倪嗣冲改任省长兼长江巡阅副使。 这样张勋除了原来的势力范围徐海地区和长江水面,又得以和倪嗣冲分享皖省地盘,驻地徐州扼南北要冲,是以能呼风唤雨,在督军团干政时期,成为各省督军的精神领袖,很是风光了几年。 职因人贵,此时长江巡阅使已变成与督军不相上下的实权职位了。 2)是陆荣廷让巡阅使变成凌驾督军以上控制数省的大官位 1917年3月,广东督军陆荣廷来到北京,当时黎元洪和段祺瑞正为对德参战问题闹得不可开交,都对这位南方实力大军阀大送秋波。陆荣廷却不明确表态,谁也不得罪,逢人便说他不贪名利,不要权力,不要地盘,只想「 ”解甲归田”,推荐他的部下陈炳焜、谭浩明继任广东、广西两省督军,并暗示撤换与他合不来的广东省长朱庆澜。 黎元洪和段祺瑞都是做官的老手,知道这些话的真实含义是,要更高的权位和更大的地盘,当然不能让他「 ”解甲归田”。 于是在4月10日发布命令,任命陆荣廷为两广巡阅使,节制广东广西两省,这是首次明确巡阅使这一职位节制数省,从此以后,巡阅使就成为一个凌驾于督军之上的大官位了。 陆荣廷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军阀之一,人称「 ”南陆(陆荣廷)北冯(冯国璋)”。 3)后来的巡阅使越来越大,形成一种独特的军事寡头体制 严格来讲,在北洋时期,只有没有权力的人,没有无权的职位。 而几乎所有的权力基础,都来自于兵。 后来的巡阅使管辖范围越来越大,由两省而至数省,比如后来的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直鲁豫巡阅使吴佩孚,是因为任职者所能把控的军事实力越来越强,其亲信的势力越来越大。 吴佩孚在鼎盛时期的势力甚至并不局限于直鲁豫三省,因为唯其马首是瞻的追随者并不仅限于这三省;同样道理,如果直鲁豫三省里面有一个督军,换成了其它军阀的人,虽说吴仍是直鲁豫巡阅使,但实际权力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这些巡阅使几乎都是以一师、一省起家,而慢慢成为割据数省的大军阀;而巡阅使作为所有使职中最长命的一个职位,贯穿了整个北洋时期的始终。

相关参考

明朝时期凌驾于东厂和西厂之上的一个厂是哪个

明朝锦衣卫的前身为拱卫司和亲军都尉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心血来潮,改称锦衣卫,设南北两个镇抚司。作为皇帝的私人卫队,锦衣卫既要保护皇帝、负责仪仗,又要刺探情报、铲除间谍,还要执法执

北洋时期地方军事长设置及军官名录

1、巡阅使兼管两省或三省(有的不辖省,如长江巡阅使),类似于前清的总督,但设置无一定法则,多因人而设,废置不常。但实际权限因人因时而定,未必真有能力掌管所辖诸省。2、督军各省的军事长官。在不同时间正式

清朝最牛官职,权力凌驾于皇帝之上,200多年只有两人高居此位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朝向来饱受争议,对此笔者就不再过多阐述。虽然它是从后金发展而来,但直到公元1636年,皇太极才改国号为大清,通常以此为起点来算清朝的历史,直至公元1912年溥仪退位,

这位民国湖北督军、省长,主管一省5年多,书法不错,却少有人知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从1912年到1928年结束,总共不过16年,却像走马灯一样换了多位大总统(或临时执政)和省级行政长官,从上到下,基本上有一个规律——谁兵多将强,谁团队势大,谁就能主管一方,一旦上面

民国江西第一败家子,数亿家财挥霍一空,少帅张学良逼他签字离婚

清末民初,江西最出名的人物就是张勋,搞张勋复辟的那个人,当年,袁世凯去世,黎元洪当上大总统,与段祺瑞在所谓「”参战”问题上发生矛盾,时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的张勋率辫子军发动兵变复辟,穿上蓝纱袍、黄马

民国江西第一败家子,数亿家财挥霍一空,少帅张学良逼他签字离婚

清末民初,江西最出名的人物就是张勋,搞张勋复辟的那个人,当年,袁世凯去世,黎元洪当上大总统,与段祺瑞在所谓「”参战”问题上发生矛盾,时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的张勋率辫子军发动兵变复辟,穿上蓝纱袍、黄马

中世纪时期主要主题与文学体裁是什么?

欧洲:中世纪的欧洲也就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指17世纪中叶到工业革命前期,这一时期5到12世纪,神权凌驾于皇权之上,绘画,诗歌,小说,音乐都是以歌颂上帝,歌颂教皇,以神学为主题,宗教色彩、神秘色彩、民

民国军阀吴佩孚曾为巩义这座庙题词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

清朝的 ”龙兴之地”如何一步步变成了汉人地盘

「”龙兴之地”是指一个王朝起源、发迹的大本营。清朝最高统治者是来自东北的满人,因此东北地区自然就成了清朝的「”龙兴之地”。清朝入主中原后,东北与中原地区融合到了一起,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清朝前期,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好朋友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仇人的

自从朋友圈成为人类社交的平台,拉黑、屏蔽、删好友现象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喜欢一个人,可以把他的状态翻到五年前,而当你厌弃一个人,朋友圈对他的可见度,就变成了一条线。这条线就像一条三八线,隔绝了革命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