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意孤行 惨吞夷陵之败 陆逊成就自己传奇

Posted 将领

篇首语: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备一意孤行 惨吞夷陵之败 陆逊成就自己传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备一意孤行 惨吞夷陵之败 陆逊成就自己传奇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关羽败走麦城,刘备失去了荆州。在公元二百二十一年七月,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刘备下了一道命令,让张飞赶到江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和他汇合,谁知道江张飞的军队还没有出发,张飞就被部下杀了,而且把张飞的首级送到了孙权那里,孙权有苦说不出,关羽的事情还没解决,又来了个张飞,你们能不能换个人坑啊! 关羽、张飞、黄忠三个,都已经死了(黄忠是病死的);他的重要谋士庞统,早就不在了;法正,也去世了。战将这边,还有马超、赵云、魏延,谋臣这边只有诸葛亮,魏延和马超要防曹操进攻,在北边。赵云不受信任,因为赵云不赞成刘备打孙权,赵云出来劝阻刘备说,国贼是曹操,所以我们应该先打曹魏,一旦打下了曹魏,孙吴不在话下。现在我们一旦和孙吴之间展开了战争,那是不可收拾的。刘备不听,「 ”心里想你个赵云懂个屁啊”,固不让他随行,所以跟着刘备一起去打孙权的,文武两边都没有什么像样的人物。所以,刘备这场战争叫做「 ”出师不利,将帅乏人”。 传统的说法是为关羽报仇,哥们义气,但是这种哥们儿义气恐怕是小说家言,并非政治家的真实想法,刘备会糊涂到这个程度?当然不可能和我一样吧。 刘备发动这场战争,有为关羽报仇的成份,不能说没有,总要找一个师出有名吧,最主要的可能是刘备想打仗了,不打一打显不出自己的实力,打曹魏吧,估计实力不行,万一有个什么被曹魏灭了自己,丢人现眼不说,小命没了,那就只能打你孙权了,相对曹操来说,孙权这个柿子比较软一点。把丢掉的荆州夺回来,没办法,那个地方太重要了,不拿回来,刘备睡不着。 双方实力接近,胜负参半,当时,黄权就建议刘备说,吴军向来就很英勇善战,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而我军顺江直下,易进难退。我顺水下去容易,我退回去是很困难的。请陛下批准做一个先锋探探路,探探对方的虚实,陛下在大后方坐阵指挥,这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刘备不听。 不听罢了,刘备连这个人也不用了,让他该干嘛干嘛去了。这时候,刘备已经热血冲脑,感觉这一次孙权就会被他灭了。 孙权那边一听刘备御驾亲征,心里暗想:这厮怕是疯了,几十岁人了,还找我拼命。 关羽死后,孙刘联盟算是彻底完了,孙权就怕刘备来这一手,早早的就向曹操抛出了橄榄枝,意思一目了然,让曹操罩着。曹操也马上表态,宣布荆州牧是孙权。完全不计较赤壁之战吃了这孙权的亏。 公元220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了魏王的爵位,同年逼刘献帝禅位,自己当了皇帝,这就是魏文帝。 到了公元221年8月份,孙权就上表,干脆称臣了;到了11月份,就接受了曹丕给他的吴王的封号。 他承认曹丕称帝是权宜之计,是为了联合曹魏对抗刘备。 另外,孙权还举家搬迁,迁都了,迁都武昌。孙权这叫有备无患,刘备虽然来势汹汹,孙权也有点怕,但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东征孙权的战争,这场战争发生的地点是在夷陵和猇亭,所以历史上称为夷陵、猇亭之战,又叫夷陵之战,又叫猇亭之战。夷陵猇亭之战是三国史上三大战役之一。三大战役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我们知道,刘孙夷陵之战,或者说猇亭之战,吴军的前线总指挥是陆逊,是接替吕蒙的陆逊,吕蒙是在荆州争夺战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开庆功会就去世了。 公元222年正月,刘备的先头部分到达了夷陵;二月,到达了猇亭,这个时候,陆逊的军队也到达了猇亭。两军对峙,这个时候,陆逊的部下纷纷提出马上迎击刘备。陆逊说: 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 这个时候,陆逊下命令撤退,大步撤退,把几百里的崇山峻岭都让给了刘备,刘备也就往前推进了,推进了以后,扎下营寨,一看陆逊不出来打仗,就命令下面一个将领在平地上再建立军营。这时候吴军将领就说,刘备在山里的时候,大帅说打不得;现在刘备到了平地,总可以打他一下吧。陆逊说不能打,其中必定有诈。果然,由于吴军不出来应战,刘备沉不住气了,八千伏兵从山谷里面杀出来,这时候吴军将领才开始服了陆逊,说大帅果然料事如神啊。 相持到当年的闰六月,陆逊决定攻击刘备。刘备手下的将士都已经疲劳不堪了,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热了,供给也越来越不足了,士气就越来越消沉了,这个时候是进攻的最好时候。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刘备的战线拉得很长,七百里,几十座军营一路连过去,当时他这个布阵方式传到曹丕那儿的时候,曹丕说,刘备这是作死啊,哪能这么干呢。 陆逊看他水军放弃,全部是变成陆军,而且七百里连营,决定放火烧,这一烧不要紧,刘备四十座营寨没有了。猝不及防,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只好调头就跑,跑到马鞍山。跑到马鞍山以后,陆逊又命令部队向前推进,把马鞍山团团围定,这个时候的情况,把史书记载,刘备是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带着几个随从连夜逃出马鞍山,逃回巫县,后来又逃到永安县,永安县原来叫鱼复县,刘备把他改为永安县,逃进白帝城。数万蜀军在这场战争中基本上是伤亡殆尽,损失惨重,刘备靠着众将领的死保,才勉强逃进白帝城,蜀国经历了这次灾难性的打击之后,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和魏吴争夺天下的能力。一生征战的刘备在六十岁的时候却输给了不到四十岁的后生陆逊,刘备的一世英名,从此付之东水。 陆逊的胜利不是天意,第一个原因是高度重视,志在必得。第二个原因是知己知彼,胸有成竹。第三个原因是沉着应战,后发制人。第四个原因是也就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忍辱负重,一心为公。 陆逊本人未有远名,不是一个名气很大的人,不是元老宿将,而他率领的部下,全都是一些有战功的老将军,要么就是亲贵,这些人开始不大听他指挥,叫谁谁不动,陆逊有一次召开会议,把所有的将领都召来,手按着宝剑站起来说,诸位注意,刘备天下枭雄,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现在主公把这样一副重任托付给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团结起来,都应该振奋自己的士气,来对付这个厉害的、狡猾的敌人。 遭受沉重打击的刘备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刘备很清楚,他这一生的英雄生涯很快就要结束了,他将不久于人世了,而他开创的蜀汉政权还必须延续下去,接替他皇位的将是他的长子刘禅只有17岁,还是未成年人,他必须找到得力的人来辅佐,问题是,这个得力的人能够不负他的厚望吗? 刘备为他冲动和不理智付出了生命代价,蜀国也就此没落。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打不过陆逊?陆逊用了哪些计谋击败刘备?

都说东吴占据了一片人杰地灵的地方,这个说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四大都督的出现,让东吴保持长盛不衰。这次要为大家讲的人物就是在夷陵之战上击败刘备的陆逊,这次战役的结果可以说是一边倒,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赵云一到就吓退了陆逊吗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率军伐吴,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东吴陆逊抵挡刘备,战争相持阶段,刘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移营到山林中,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全军覆没,刘备败逃,陆逊率军追击,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输给陆逊?

夷陵之战上,身经百战的刘备为什么会惨败在晚辈陆逊手上呢?其实双方交战前谁也没想到,陆逊能全歼刘备大军,而且还是用的火攻。东吴两次使用火攻分别打赢了曹操和刘备,难道火攻就是东吴的祥兆吗?实际上刘备这次惨

夷陵之战火烧连营后,陆逊为何不追击刘备杀入蜀汉

带你认识不一样的三国ID:shuosanguo夷陵之战火烧连营后,陆逊为何不直接追击刘备杀入蜀汉?其实这太难了~众所周知,夷陵之战是蜀国国运的转折点。当时刘备为了夺回荆州,新率数万精兵出征东吴。而东吴

三国历史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赵云一到就吓退了陆逊吗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率军伐吴,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东吴陆逊抵挡刘备,战争相持阶段,刘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移营到山林中,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全军覆没,刘备败逃,陆逊率军追击,

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如果是诸葛亮带队,能否战胜陆逊

有人问:假如是诸葛亮带队进攻东吴,那么夷陵之战,会不会改变结局?先亮答案,我认为即便是诸葛亮来了,也难以战胜陆逊,但是应该不会像刘备一样孤注一掷,元气大伤。其实较真一点,诸葛亮行兵打仗的能力并不如关羽

历史人物 夷陵之战中,陆逊为什么看到赵云救出刘备就撤退了

本站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夷陵之战,为何赵云救出刘备陆逊就撤退了?他是否真的害怕赵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八月,刘备才刚刚称帝三个月。为了给死在东吴手里的

历史人物 夷陵之战中,陆逊为什么看到赵云救出刘备就撤退了

全榜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夷陵之战,为何赵云救出刘备陆逊就撤退了?他是否真的害怕赵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八月,刘备才刚刚称帝三个月。为了给死在东吴手里

历史人物 陆逊简介,因在夷陵火烧连营击败刘备而一战成名

人物生平吴郡士族陆逊家族,为江东大族。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少年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兴平元年(194年),因袁术和陆康不和,袁术派遣

三国陆逊是如何打败刘备的

陆逊打败刘备陆逊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跟随孙权四十几年,孙权非常的器重陆逊。陆逊自身压实难得一见的将才,就从陆逊打败刘备就可以看出。陆逊也是因为在夷陵击败刘备一战成名,而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