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大泉五十”到 ”永通万国” 古代虚值大钱有哪些
Posted 大钱
篇首语:和谐、和谐,我会学习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 ”大泉五十”到 ”永通万国” 古代虚值大钱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 ”大泉五十”到 ”永通万国” 古代虚值大钱有哪些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新朝建立后,其铸发了多种虚值大钱,以便搜刮民财。这些虚值大钱的典型代表就是「 ”大泉五十”钱。图1为一枚少见的大泉五十背「 ”黄帝陈”(篆书)钱,直径约28.4毫米,质重为十二铢,实际重量12.35克。此钱诸谱未录其图,且鲜为泉界所知。因为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于陈。公元前672年陈厉公子陈完因避祸而奔齐,改姓田氏,为大夫。其后代善于收买民心,受百姓拥戴,田和自立为侯(公元前386年),称姜齐王。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齐国,掳齐王建(齐国最后一位国君),但当地仍称田氏后裔为齐王家,后来齐字省略,就改姓王了。王莽称帝以后,为了证明王家本就是皇族,自称出自这一宗族。由此看来,此枚钱币所铸钱文「 ”黄帝陈”,道出了王莽的身世,很是奇特。 图1 另外,此种钱既可流通使用,又是一种纪念性质的特种钱,铸期很短、铸量极少,这是我国古钱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当时有批评者指出,大钱「 ”大泉五十”重不过十二铢,却要当五十倍使用,故王莽的货币改革被时人讥为「 ”瞎胡闹”。 到了东汉末年,先后爆发了黄巾军农民起义和董卓之乱,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此时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由于连年混战,「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运转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边缘。 同时,各割据势力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即财政困难。整个社会「 ”闹钱荒”,货币市场出现了五花八门、质量低劣的「 ”恶钱”。如董卓的「 ”榆荚钱”;民间减重五铢、剪边五铢、侵轮五铢等。 其中,通过发行虚值大钱解决财政困难的,首先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蜀国。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刘备攻打益州,为解决军需,开铸「 ”直百五铢”。这种钱币由两个五铢钱的原料铸造而成,但面值却为五铢钱的一百倍,实与抢钱无异。 图2 相邻的吴国面临的难题是人丁缺乏、财政困难,因此,铸造货币成为当务之急。《三国志·吴志·孙权传》有两项记载:一是「 ”(嘉禾)五年(236)春,铸大钱,一当五百。”二是「 ”赤乌元年(238)春,铸当千大钱。”从当时看,孙权至少铸造过这两种钱币。目前所发现的「 ”大泉当千”钱,最早铸于公元238年,最晚是公元246年,早期的较重,不到三十五铢,后期的则不足二十铢。东吴赤乌元年至九年(238-246年)所铸大钱,直径为3.6厘米,重14.5克(图2)。后所铸钱币直径2.5厘米,重约3.5克。篆书「 ”大泉当千”四字旋读,一当五铢钱一千,是继王莽之后最大的虚值钱。遭社会抵制后,孙权即令停铸并使官府作价收回。但民间因贪其巨值,多以私铸减重钱通行,故传世「 ”大泉当千”所见不鲜。 历史上钱币减重或者大额钱币的出现,都会引起私铸(投机行为)。刚开始,官方铸造的「 ”大泉当千”直径一寸四分,重十六铢,还比较规矩。后来,私铸一发不可收拾,有缩量的,有减重的,甚至有些「 ”大泉当千”钱只比普通五铢钱大一点,重一克多,却当一千个普通五铢钱使用。此外,江浙民间更有仿制盗铸的「 ”大泉二千”「 ”大泉五千”钱。据说当时不少商贩根本不敢收铜钱,索性恢复了物物交换。 而北方的曹魏情况好得多,曹操实行屯田,且规模很大,以边耕边战的军屯方式解决了军民的生计问题。早期时候,曹操要求人们使用五铢钱,不允许使用董卓时期的小钱。然而,谷帛依然为当时主要的流通货币,直到明帝太和元年,曹魏正式使用新的五铢钱,被称为曹魏五铢,这说明曹魏的经济实力远超过蜀汉和东吴。 图3 之后经过东西晋与五胡十六国,在南北朝北周时期,北周静帝宇文阐为解决政府日益严重的财政紧缩,于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开铸「 ”永通万国”大钱,币质为青铜和少量铅材,制作精致。初铸时直径约30毫米(图3),后直径减至25毫米左右。其字廓深峻,形体厚重,面文「 ”永通万国”,为著名的玉箸篆字。「 ”永通”意为永远通行,「 ”万国”以示天下万国可用。值得称赞的是,「 ”永通万国”以及当时铸发的「 ”布泉”和「 ”五行大布”,在我国乃至世界铸币工艺史上,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图4 但那时的老百姓却不乐于使用这种钱,因为其是虚值大钱。一枚「 ”布泉”相当于原来的西魏五铢5枚;「 ”五行大布”相当于「 ”布泉”10枚;「 ”永通万国”等值于「 ”五行大布”10枚,即一枚「 ”永通万国”相当于500枚五铢钱。所以,民间交易依然使用绢布、黄金、金银币等。不过,「 ”布泉”「 ”五行大布”「 ”永通万国”后来亦逐渐减重。如今,泉界将北周的「 ”布泉”「 ”五行大布”「 ”永通万国”称之为「 ”北周三品”(图4),这是从钱币的美术观赏性、铸造工艺水平上进行评价的。「 ”永通万国”钱文和铸工均臻妙境,堪称「 ”北周三品”之首,综合展示了中国古代钱币的文化特点,即文字精美、工艺精湛、形制多样…… 值得一提的是,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都是将军篡权,故将军逐渐出现在了钱币背文上,这也是将军摄政的一种暗示。 图5 「 ”永通万国”的钱文寓意确实很好,以今天的观念看,甚至具有全球一体化的美好意愿。但在当时的丝绸之路上,真正能被沿途各国普遍接受的货币只有真金白银,即金银币。图5是一枚波斯呼罗珊地区铸发的萨珊王朝霍尔米兹德一世的金币与一枚萨珊的俾路支银币。其虽然没有号称「 ”永通万国”,可流通使用范围却比「 ”永通万国”钱大得多! 作者:姚旭东相关参考
隋初货币极为混乱,北齐的常平五铢和私铸的常平钱,北周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钱,以及南朝的陈五铢、太货六铢,甚至刘宋的鹅眼钱,萧梁的剪边钱等,在商业领域继续参杂流通。河西诸郡还使用西域的金币、银币。这些钱
周景王铸大钱 周景王为周灵王之子,名贵。周景王二十一年(前524年),将铸大钱,单穆公谏之,以为作重币,以绝民资。景王不听,卒铸大钱。这一年是我国文献中关于铸钱的最早记录。
唐朝为何爱铸造“大钱” 唐肃宗时,正值安史之乱,军费开支庞大,财政匮乏,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铸“乾元重宝”,以一当十与&ld
★咸丰大钱的来历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内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外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加之清政府赖以铸钱的滇铜(云南省出产的铜料),因太平天国运动而道路阻断,无法运进北京。一方面是急需大量
犹太商人有这样一种商业信念:“只要值得,就要去冒险。”这种信念给犹太商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这种信念值得人们细细地斟酌。犹太人阿曼德·哈默的成功值得人们借鉴。员愿怨愿年缘月圆员日,阿曼德·哈默出生于
各位网友们,大家好,欢迎点进小编的文章,我是一个专一的小编,如若喜欢小编的文章,记得点赞关注哦!这是小编每日工作的动力呢!生肖狗生肖属狗的人,他们本身性格就是活泼开朗,阳光风趣,很会说话,桃花运也是很
说到古代军队的武器装备,我们往往会想到刀、剑、弓箭等冷兵器。其实早在宋朝时,就已经有了类似于枪炮的火药武器。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起源于古代的炼丹术。古代的帝王追求长生不老之药,在炼制这种丹药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国古代性文化知识的传承,从言传身教到春宫图的精髓”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很多人以为中国古代性文化是非常匮乏的,以为相对于国外的开放,国内实在是太保守了,甚至了连性,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对各项事物都有着很文雅的称谓,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古代的各个年龄段是怎么称呼的。垂髫(tiáo):3、4岁至8、9的儿童。这个词的由来是根据小孩子的日常形态来定
1、正一品:天策上将天策上将是天策府官制的一种,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天策府则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